X

"八·一三"事变80周年|还记得活跃在抗战第一线的这位摄影记者吗?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场大战役。持续3个月,上海沦陷,25万中国军人伤亡……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击碎了日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也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斗志。

时至今日,虽然硝烟早已散去,但是历史不容遗忘。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摄影记者,被公认为“中国记者的模范”,有人称他为“纪录地狱的摄影师”,更有人把他比作“东方的罗伯特·卡帕”,他的镜头记录了残酷和温柔、邪恶和正义,他就是王小亭。

王小亭(1900~1981)

王小亭原名王海升(H·S Wong),1900年出生在北京,曾在南开大学读书。20世纪20年代,王小亭结识了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著名摄影记者范济时。经范济时推荐,王小亭应聘为“万国新闻通讯社”和《申报》摄影记者,后来又成为赫斯特报系《今日新闻》东亚区摄影记者。

淞沪会战示意图

北伐战争期间,王小亭奔赴前线采访和摄影,并从空中拍摄激烈战斗场面,为图像新闻增色不少。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王小亭来到上海,拍摄了许多群众场景。1930年王小亭担任《申报》摄影部主任,协助该报创办《图画周刊》,采用橡皮影写版大幅提高了新闻照片的清晰度。

可怜难民仓皇出逃(王小亭摄)

抗日战争是王小亭人生最辉煌的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小亭到东北锦州前线以及察哈尔、绥远、热河等地摄影。除了满足米高梅公司需要外,许多照片还在《申报》《良友》上刊登。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王小亭曾化装成菲律宾司机,驾车智闯日军封锁线,在吴淞前线拍摄十九路军英勇抗敌的情景。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日军狂轰滥炸杀戮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疆场,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曲悲歌。这一幕幕惊天动地的画面被王小亭记载下来了,今天我们有幸重睹的历史影像,多数出自他的镜头。这一年是王小亭摄影事业的巅峰,他与谢晋元、杨惠敏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王小亭出生入死,活跃在抗日第一线。哪里炮火最猛烈,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当时流传一句响亮的口号:“王小亭无所不在!”据他儿子王健龙回忆:那时候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后有时很兴奋,有时却话都不愿讲,因为他每天拍摄到那些倒在地上已经死的和正在死的人,心里非常难过。

三百万人嗷嗷待哺(王小亭摄)

8月28日下午,日机轰炸上海南火车站。王小亭携带德国埃尔莫电影摄影机赶赴现场,在烈焰升腾、尸骸遍地的废墟中拍摄,鲜血浸透了他的鞋帮。一个满身血迹的幼童坐在月台上嚎啕大哭,王小亭用摄影机里仅剩的胶片拍摄下了这个永载史册的镜头。9月15日美国公开放映了这段影片,米高梅公司还从中截取一幅画面刊登在10月4日出版的《生活》杂志上。这一惨绝人寰的图景在美国民众中激起了反日浪潮,并进而唤起世界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

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与日军战斗(王小亭摄)

10月下旬,我军坚守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喋血御寇。枪林弹雨中,王小亭犹如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手持摄影机和照相机来回奔走不停拍摄,令苏州河南岸观战的人惊心动魄。他拍了1000多米胶片,成为当时战况最珍贵的影像记录。

烟火弥漫南市精华尽付一炬(上图);闸北一片断壁颓垣满目凄凉(下图)王小亭摄

淞沪战争期间,宋美龄不顾危险多次到前线和战地医院宣传慰问。王小亭拍摄的《蒋夫人慰劳受伤将士》在报刊上登载后,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战火蔓延,大批难民向老北门南洋桥一带奔逃,蜷缩在民国路(今人民路)街头,王小亭拍摄的大量照片真切记录了难民餐风宿露、啼饥号寒的悲惨境遇,一幅幅“现世流民图”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强烈关注。

宋美龄在医院慰问伤员(王小亭摄)

在日军铁蹄蹂躏下,江南鱼米之乡成为焦土,上海粮米匮乏,王小亭的组照《三百万人嗷嗷待哺》生动展现了“金钱难得,米尤难得”的恐慌气氛。日军进攻南市,我军抵抗三昼夜,大地黑烟缭绕、一片灰烬,王小亭“冒绝大之危险”拍摄的这些凄惨景象是仅存的绝版镜头。法国神甫饶家驹发起在南市设立难民区,王小亭深入难民区内采访拍摄,全方位报道了难民的生活和医疗教育、生产自救等情况,为后人研究南市难民区留下了详尽而直观的史料。

三百万人嗷嗷待哺(王小亭摄)

《良友》推出了五天一期的《战事画刊》,全面及时报道抗战新闻,是当时最热门的图片杂志。其中,数王小亭的照片最多最精彩,人们称他“以一人之力,撑起了一份抗战画报”。该刊《火焰中之上海闸北专号》和《上海南市沦陷特辑》几乎是王小亭的专辑,张张照片血泪浸染、恸人肝肠,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抗日将士的忠勇,在王小亭的镜头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马贵贞在前线慰问抗日将士(王小亭摄)

王小亭与夫人马贵贞是一对抗日模范夫妻。在丈夫一往无前的精神激励下,马贵贞和上海妇女界代表宋文斌携带衣物,到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并以“为国奋斗,为民族争生存”相勉励。王小亭、欧阳璞等摄影记者把这些动人场景传播到四面八方,国内外报刊竞相登载,《战事画刊》甚至把它用作封面。

《战事画报》刊登我军与日军展开巷战的画面(王小亭摄)

1938年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王小亭和各国记者一起来到前线,用镜头记录了日军的残暴和战斗的惨烈,通过各种媒体源源不断展现在世界民众面前。王小亭还拍摄了日机轰炸重庆的影片,成为控诉日军罪恶的又一铁证。王小亭曾被日机炸伤脚部,在治疗期间仍坚持前往战地拍摄。为表彰王小亭在新闻摄影上的杰出功绩,美国新闻协会于1938年6月向他颁发了一枚新闻奖牌。

抗战期间,王小亭足迹遍及祖国东西南北。他机警灵活、艺高胆大,取材和拍摄角度都别具一格。他扛着摄影机,同时携带四五个照相机,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因此他拍摄的图景比其他记者拍的更深入感人。王小亭还随同美国“飞虎队”几十次飞越喜马拉雅山,拍摄缅甸和印度的战事。

王小亭(右三)等记者采访台儿庄战役

日本军阀把王小亭视为眼中钉,声称他的照片是伪造的,高额悬赏缉拿,并派骑警、特务四处搜捕。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电线杆上经常可见悬挂着爱国人士的头颅,王小亭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日本军方深知王小亭酷爱摄影机,便策划由日本商人出面约王小亭在外白渡桥旁商谈购买摄影器材事项,届时趁机加害王小亭。恰好王小亭被一英国朋友拉扯去办公室闲聊,耽误了与日本人的约谈,侥幸躲过一劫。在租界当局和米高梅公司的安排下,王小亭全家于1938年底转移到香港,逃脱了日军的魔爪。在香港正遇“全港海陆空军大演习”,王小亭不失时机进行了拍摄,通过媒体作了宣传报道。

王小亭在战地拍摄

此后王小亭经常在东南亚地区拍摄风光纪录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王小亭随盟军在新加坡、菲律宾、婆罗洲一带战地拍摄。

1949年后王小亭定居台北。他1960年退休,1981年逝世。去世前,王小亭有一段异常朴素的肺腑感言:“一方面拍摄战争的影片,使我亲身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尤其看到同胞们被炸死,也磨练我对战争的深刻认识;一方面也使我的收入增加,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一点。”这既是他人生观和摄影理念的总结,也是他卓越和平凡一生的写照。

(栏目合作:区档案局 编辑:黄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