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两个军事技术大国,依靠开展国际间军品贸易,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润和政治利益。当前世界武器装备主要存在着美俄两大体系,美国和俄罗斯也是世界上武器出口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但最近几年间,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涌现了许多新兴国家,国际军品贸易进入了相对复杂的发展时期。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2014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上五大常规武器出口国为美国、俄罗斯、德国、中国和法国,这5个国家的出口额占全球武器出口总额的74%,市场份额分别为30%、26%、7%、6%和5%。美国和俄罗斯的总出口量占全球武器出口量的56%。全球最大军火进口国是印度,2-3名分别为中国和巴基斯坦。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武器出口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根据目前情况,美国的传统军贸市场中,北约成员国需求较为旺盛,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资金实力雄厚,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也倾向采购美式装备。俄罗斯传统武器出口市场为独联体国家,近年来开发了如印度在内等新兴市场。俄美两国相比较而言,在武器出口的方式上,美国以出口整套武器装备为主,俄罗斯以技术出口为主。例如,俄罗斯和印度进行苏系列飞机联合生产项目。此外,除了美俄两国,如今,西欧国家在世界军贸市场的所占份额也逐渐增多,以色列和韩国等新兴军事贸易国家也开始进入国际军贸市场, 日本政府也决定放松武器出口禁令,允许与外国联合研发生产武器。综上,近年来全球军贸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已经由传统的美俄两强争霸,正逐渐转为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局面。
中亚五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及其国防工业均以继承苏联遗留为主,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上述三国同俄罗斯保持着紧密的军事合作。例如,俄罗斯在1993年向塔吉克斯坦派驻约8000名士兵,用于协助塔保卫边境安全;2003年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坎特机场设立了空军基地;2010年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交付S300防空系统;自1994年起,俄罗斯一直在租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为提高吉塔两国军官素质,俄罗斯邀请吉塔军官赴俄进行学习培训。俄罗斯力图利用上述三国增强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1.哈萨克斯坦
1.1政治安全与经济形势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领土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2013年哈萨克斯坦GDP总值为2203亿美元,人均GDP值为12933美元。2013年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总额为1314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俄罗斯(占比17.9%)、中国(17.1%)意大利、德国等。哈萨克斯坦出口的主要商品为能源、矿产、金属及其制品等,主要进口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哈萨克斯坦人口有1695万(2014年8月1日),由130多个民族组成。哈萨克族占66%,俄罗斯族占21%,还有乌兹别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德意志、鞑靼、维吾尔、朝鲜、塔吉克等民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还有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
哈宪法明文规定哈总统候选人必须熟练掌握国语——哈萨克语,而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其本民族尚有30%以上的成员几乎完全不懂哈萨克语,遑论其他民族了。这实际上排除了其他民族人士竞选哈总统的可能性。在哈萨克斯坦的国家议会、总统办公厅、国家司法和安全机关、海关、银行、国家税务机关以及科研、文化教育部门中,重要岗位的负责人80%---90%由哈萨克族人担任,而哈萨克族人仅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其他民族的人尤其是人数众多的俄罗斯族人难以担任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职务。据不完全统计,在1992年哈萨克斯坦总统发布的38人的领导职务名单中,没有一位是俄罗斯族人。
1.2现有装备体系
作为中亚军事第一大国,2012年哈萨克斯坦的军事支出均为14亿美元,是塔吉克斯坦军费的20倍,吉尔吉斯斯坦军费的45倍。目前哈萨克斯坦武装力量战术素养和技术装备性能在中亚地区位列第一。哈全国分为阿斯塔纳、东部、西部和南部4个军区,总兵力约8万人。陆军约4.7万人,空军约1.9万人,边防军约1.5万人(含海军)。
哈萨克斯坦武装力量包括陆军、空军、海军、航空机动部队和特种部队。其中陆军包括导弹和火炮部队。国防部、陆军总部、空军总部和海军总部位于努尔苏丹,而航空机动部队位于阿拉木图。
哈萨克斯坦空军包括空中战斗部队、防空部队和无线电技术部队。拥有米格-29、苏-25、苏-27、米格-31、米格-27、L-39等飞机,此外还装备米-24、米-8、米17、米-26和EC-145直升机。
前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工业曾在苏联的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苏联军工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能够生产大量的海军装备(鱼雷、海基导弹)、无线电电子设备等。苏联陆军11%的火炮系统和18%的步兵战车由哈萨克斯坦生产。在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仍保留部分军事工业基础。2003年,哈萨克斯坦成立了“国家‘哈萨克斯坦工程’公司”的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工程”公司),该公司整合了全部与国防生产有关的重要的科学研究所和企业。
哈萨克斯坦从苏联国防工业继承的遗产可分为如下几个领域:
首先,哈萨克斯坦继承了苏联主要的鱼雷、水雷和抗水雷装备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1997年,中国就曾向哈萨克斯坦购买40枚VA-111“飑”式水下火箭鱼雷,但该批鱼雷并未用于装备。该型号鱼雷在中国国产超空泡鱼雷的研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其次,在火炮、轻武器和装甲车领域,哈萨克斯坦继承了曾专门为苏联生产战术和战役导弹及自行发射装置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重型机器制造厂、在苏联时期曾专门生产GTT系列履带式越野运输-牵引车的塞米帕拉金斯克机器制造厂。但1991年后,上述企业经常处于困难之中,企业经营步履维艰,目前均已经转产石油天然气工业设备。
此外,哈萨克斯坦从苏联国防部继承了一系列修理厂:塞米帕拉金斯克装甲坦克修理厂(今“塞梅伊工程”公司)、第812汽车修理厂和第832汽车修理厂。
在航空领域,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曾有两家民用航空修理厂——位于阿拉木图的第405航空修理厂和位于阿克秋宾斯克的第406航空修理厂,它们从事轻型飞行器的修理,包括安-2、雅克-18飞机,米-2和卡-26直升机及其发动机。后苏联时期,尽管第405航空修理厂还承担米-8系列直升机的修理工作,但这两家企业经营活动实际上都已经处于停止状态。
在电子和仪器仪表制造领域,“哈萨克斯坦工程”公司系统中包括一系列电子和仪表制造企业,其中最大的是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工程电子”公司,目前从事数据传输设备和系统、无线通信网络、计算机设备、信息防护设备、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国防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发,是哈萨克斯坦强力部门的通信和电子系统供应商,还从事一系列雷达系统的修理,近年来独立研发了“机器-AM”野战火炮自动化火控系统,并正在研制其他一些军用自动化控制系统。
阿拉木图“花岗岩”特种技术设计局以前是莫斯科“花岗岩”生产技术企业的分部,目前“花岗岩”特种技术设计局正在为哈萨克斯坦防空部队开展工作,包括研制“金雕”武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空军移动式指挥所,研制P-18雷达升级为P-18М。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尝试将“哈萨克斯坦工程”公司转向用进口部件组装产品,同时努力以联合企业的形式组织这种生产。
例如,在商业电子产品和通信设备生产领域,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ZTE公司和新加坡的SET公司分别成立了联合企业;在军用光电系统和热像仪领域,2011年与土耳其阿塞尔桑公司成立了哈萨克斯坦阿塞尔桑工程联合企业;2011年在哈萨克斯坦工程电子公司的基础上与欧洲泰利斯集团(Thales Group),成立了泰利斯哈萨克斯坦工程企业,从事第三、四代短波、超短波战术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组装;与西班牙英德拉公司成立了英德拉哈萨克斯坦工程联合企业,从事电子战装备和雷达的组装;2005年,“哈萨克斯坦工程”公司就与俄罗斯卡马斯开放式股份公司在科克舍套的特内斯工厂成立了从事卡马斯卡车组装的“卡马斯-工程”联合企业。
此外,哈萨克斯坦境内保留了苏联塞米帕拉金斯克核试验场、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目前俄罗斯仍在上述试验场进行导弹试验和火箭发射工作。
综上,在原苏联遗留的军事工业基础上,哈萨克斯坦在鱼雷、水雷、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军事工业能力。哈萨克斯坦曾向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出口如反坦克导弹、直升机、牵引火炮等军事设备。具体进出口情况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