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智惠铜川”高端科技创新智库论坛

陕西省科协、铜川市委、市政府、有关高校联合举办的“智惠铜川”高端科技创新智库论坛将于9月29日在铜川新区举行。

本次论坛以“新材料、新健康、新经济”为主题,邀请省内外数十位重磅嘉宾、知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

活动设主论坛及“新材料创新合作 产学研互融互促”“智汇药王故里 共襄健康产业”两个分论坛,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科技经济融通平台,服务产业技术需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等内容建言献策,为推进铜川新材料、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材料 新健康 新经济

主办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政府、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陕西省硅酸盐学会、陕西省自动化学会、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铜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铜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铜川市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单位:铜川市中医药发展中心、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

参会人员:省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铜川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铜川市高新区、产业园区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等参会。

论坛时间和地点

9月29日(星期二)


上午8:30在铜川大厦举办主论坛。

下午2:00同步在铜川大厦举办新材料产业分论坛,在正阳国际酒店举办中医药产业分论坛。

论坛内容

主论坛

邀请院士专家围绕

新材料、中医药科技产业

做主旨报告。

分论坛

1、“新材料创新合作 产学研互融互促”

2、“智汇药王故里 共襄健康产业”

联系方式

论坛演讲专家介绍(部分)

1、报告题目:智能制造与先进传感技术

蒋庄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英国伯明翰大学名誉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教授。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陕西省科协主席、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2004-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学部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微纳制造与先进传感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与测试技术及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在高端MEMS传感技术及系列器件、数字化精密测量与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工程科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微纳米技术相关基础理论和生物检测技术及仪器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1项,并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西安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等。


2、报告题目:“柔性电子+”智慧未来—打造西部碳谷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有机电子学与柔性电子学的主要奠基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FEIAP主席,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名誉博士、俄罗斯科学院名誉博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黄维院士是国际上最早从事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并长期活跃在有机光电子学、柔性电子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致力于跨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起来的有机光电子学、柔性电子学等国际前沿学科研究。在构建有机光电子学科的理论体系框架、实现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有机光电子、柔性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在有机电子学、塑料电子学、柔性电子学等领域取得了大量颠覆性、突破性、革命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以主要作者身份在SCI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原始创新性科学研究论文800余篇,国际同行引用逾86000次,h-index为137,是ESI化学、材料全球高被引学者,获授权美国、新加坡和中国专利360余项。出版了《有机电子学》、《生物光电子学》等学术专著。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


3、报告题目:铜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全国首届“岐黄学者”中医药领军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研究室主任、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药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发展联盟理事长等。

近年来致力于中药资源化学及资源循环利用、方剂功效物质及中药配伍禁忌研究,作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60余篇,其中SCI收录260余篇;2014~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作为第一授奖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6项。


4、报告题目:协同创新推动秦药产业发展

唐志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育部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综合咨询评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药产业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等职。

现为陕西中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中药资源产业化团队带头人等;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高层次领军人才等。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研制中药新药与新制剂12项,其中 6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30余篇;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2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成果奖10余项。

智慧铜川H5

新材料 新健康 新经济


| 编辑:小科

| 审核: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