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书院“前世今生”知多少?六家书院掌门人共话书院返本开新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5月16日,一场有关“文化复兴 书院‘活’起来”的论坛在河南本源书院展开。来自岳麓书院、湖北经心书院、北京四海孔子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上海守中书院和本源书院的贤达学者、文朋书友共聚一堂,共话《返本开新,灵根自植——民间书院的双创发展》,探讨书院过往与未来。

书院“前世今生”知多少?六家书院掌门人共话书院返本开新

追本溯源 书院从何而来?

放眼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书院,今日仍然能够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作用者已不多见,而岳麓则是其中翘楚。在业界被称为“邓书院”的岳麓书院副院长邓洪波致力于书院研究近40年,颇有发言权。

书院产生的文化背景是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与激荡,而技术背景则是印刷技术的出现。围绕着书,书院开展了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从唐代到清代,绵延1200多年,遍布除今西藏之外的所有省区,数量在7500所以上。书院培植了学风士气、民俗风情,也为养成国民的思维习惯和伦常观念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明代开始,书院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美国旧金山等欧美地区。近代以来,因为新学、西学的加盟,书院还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遗憾的是,1901年光绪皇帝一纸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大、中、小三级学堂。

不过,书院仍然贯通在中国文化教育的血脉之中,书院的制度文化具备的教育功能、蕴含的警事济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在今天仍然可以发扬和继承。

书院“前世今生”知多少?六家书院掌门人共话书院返本开新

六家书院“掌门人”的聚会有何意义?

中原文化是华夏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之魂,是黄河文化的主流和主干。河南省政府参事王守国感慨在源远流长的书院文化发展史上,中原书院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唐宋迄今,千余年来,书院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影响巨大,成为最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貌的美丽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改革开放以来,书院这一深具人文传统,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样式繁荣复兴,焕发出了鲜活饱满的勃勃生机。

王守国认为作为当代书院的优秀代表,六家书院相聚于此,探讨书院的未来,这既是全国书院界的一大盛事,也是河南读书人的一大韵事。

本源人文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杨冰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书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它是文化复兴的号角,是复兴的起点。然而二十年的创生探索,只是解决了“有”的问题,那么未来当是解决书院“活”的问题,如何让书院在当下“活”起来,精神性地继承,创新性地活化,安立书院的现代性,扩大与发挥书院的教化作用,是今天面对的课题,也是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所在。

书院“前世今生”知多少?六家书院掌门人共话书院返本开新

人文空间、教育基地、儒家道场!现代书院应承担什么责任?

书院追梦人、上海守中书院院长刘强认为,“书院梦是学术梦,贯通文史哲;书院梦是文化梦,出入儒释道;书院梦是教育梦,关系你我他;书院梦是民族梦,承载家国天下”。他认为书院是体制之外的、给孩子更多心灵养护和人文熏陶的道场,希望能够发挥更多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年轻”书院,北京四海孔子书院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书院院长冯哲认为,书院是中国文化美丽的隐喻,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空间,是儒家的道场,凸显了读书人的自由意志,直达人性本源。

“任何学问最后都会发展成人格典范,儒家学问是以人形自觉和道德觉醒为本位的学问,儒者应该有君子情怀和现实担当,现代书院应该为新时代的儒者提供一个有生活化、国际化和时代特点的平台。”冯哲说。

湖北经心书院监事、董事魏彬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书院文化担当》进行了主题演讲。

杨冰认为,书院是文化传承与人才养成的阵地,如当年的新亚书院一样,为文化复兴蓄积人才。书院也应成为思想交流与对话的平台,甚至成为国际间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的使者。书院又深具民间性,它是市民心灵归属之地。书院不是一汪死水——只能临水凭吊、思古感叹,而是渊渊之泉——不间断地滋养与其亲近的人。儒学精神植根于生活之中,滋养中国人的心灵,这是其生命力之所在。这些维度的探讨,将深具价值。

返本开新是现代书院的历史使命,它既是理论问题,也应付诸实践。其中的先行者,应以其示范效应带动全国书院,发挥真正的生命力。如此,书院方是实至名归。

上一篇新闻

两名温州警察在意大利街头 与同行开展联合警务巡逻

下一篇新闻

不满新冠肺炎疫情新规,意大利多所监狱发生暴动事件,有囚犯死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