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永远不要打听女士的年龄,但“新航空姐”除外。
“新航空姐”(The Singapore Girl)是一个闪亮的名字,是多彩的天使,有时候也被翻译成“新加坡女孩”。她诞生于追求时尚、创造和变革的1970年代,虽历经数代传承,仍隽永如新——美丽、优雅、隽永、时尚。 时光流转,新加坡女孩早已经成为新加坡国家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航空姐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无疑就是他们那身带有浓浓南洋风情的制服。身着标志性沙笼可芭雅制服的她,早已被全世界视为亚洲热情好客的象征。沙笼可芭雅(sarong kebaya)制服由法国知名的女装设计大师鲍曼(Pierre Balmain)在1968年设计,以传统亚洲蜡染布料精制而成,初期是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MSA)的空乘制服。
制服沿袭了马来沙笼可芭雅服饰的传统线条,并针对马新航空的企业文化在褶边、袖口、领口和前襟处进行了设计方面的创新。1972年马新航空分家,新加坡航空开始独立运营。1974年新航再次邀请鲍曼对制服设计进行了修改,通过对领口的圆润修改使其更符合东方女性的面部特点,宝蓝蜡染面料的选用也更突显了新航的地域特征。如今,沙笼可芭雅制服早已经是新加坡航空的标志性符号。
制服面料共有四种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级别和职位的新航空姐。蓝色代表一般意义上的空姐,绿色代表高级乘务员,红色代表乘务长,紫色代表总舱务长。虽然颜色多元,但是制服的款式和整体设计在诞生后的四十多年间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从而也让新航空姐这四个字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镌刻在了新加坡的国家品牌簿上。
新航在最初对空姐的选拔方面,条件比较苛刻,诸如年龄必须在26岁以下、身高不低于170cm、容貌姣好还必须是符合国际化审美的亚洲面孔等等。在女权组织的呼吁下,这一标准才有所放松,以弱化原来的男性中心主义。
不论是制服还是个人容貌条件等等都只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新航空姐概念的打造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其严格的品牌塑造流程和高效的品牌管理体系。借助完备而贴心的机载娱乐、口感满足的餐饮、周到及时的地面服务、高效稳健的安全驾驶等,在塑造了新航品牌的同时,也让这一品牌的核心参与者新航空姐这一文化符号得以确立。
翱翔在蓝天上,与新航空姐的每一次邂逅都成为新航客户的美好回忆。在很多的乘客心里,新航空姐就是天使的化身。天是蓝的,天使却是多彩的。因为她们的名字叫:新加坡女孩。
新加坡航空
新加坡航空公司是新加坡的国家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以樟宜国际机场为基地,主要经营国际航线,在东南亚、东亚和南亚拥有强大的航线网络,并占据袋鼠航线的一部分市场。除此之外,新加坡航空的业务还有跨太平洋航班,包括以A340-500来营运的全球最长的直航航班新加坡-纽约和新加坡-洛杉矶。新航还是首个营运全球最大型的客机A380的航空公司。
新加坡航空公司对其旅客的关心和照顾为其赢得了许多航空界和旅游界大奖,包括第 27 次获得 Business Traveler 的“世界最佳航空公司”大奖、连续 20 年获得 Travel+Leisure 杂志的“全球最佳国际航空公司”大奖,并在《财富》杂志的“2015 年全球前 50 名最受钦佩公司”中名列第 19 名。
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其对旅客服务的专注。所有服务舱级的机上菜单都会提供由国际知名厨师团队烹饪的美味食物,所有旅客也都能享受到公司最新的机上娱乐系统,可提供业界最多的电影、音乐和游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