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大博弈四:暗算中国、避战、进攻巴尔干,二战丘吉尔的连环套,为何没成?
文接上篇:日本偷袭珍珠港,有人欢喜有人愁,最该高兴的丘吉尔为何喜忧参半
引言:
1942年2月,蒋介石前往印度访问,目的是为了在美国参战,战局逆转时刻搞好同英国,还有英属印度和缅甸殖民地的关系,弄所谓的外交新思维,联合阵线共同抗日。
当时的缅甸,是中国西南大后方,外援的稳定渠道,当时的印度,局势也非常不稳定,此起彼伏的独立运动,还有战争的侵袭,让英国人头痛不已,刚刚才跟印度人达成独立条件。
那就是,印度人帮助英国人打二战,赢了就让你们独立。
在这样的态势下,蒋介石来到了印度访问。
那么它遭遇了什么?
为何让英国报复?
背后深意为何?
牵动了怎么样的大国博弈?
(委屈的蒋介石)
一:印度之行,一场耻辱。
出访时刻的蒋介石是自信的,这自信在他1942年2月5日晚抵达加尔各答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因为这英属印度加尔各答,是盟国方面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储备地和中转站。
第一站去这里,就有了协调内部战线的意味在内,一开始的蒋介石访问也非常顺利,在2月7日面见了英属印度总督林里斯格勋爵,在提出了对加尔各答援助物资运输问题的关切后,收获了英属印度方面支援运输问题的保证。
完成第一个任务之后,蒋介石又和印度独立派代表谈了共同抗日的相关问题。并表达了希望印度方面先放弃独立,缓和同英国关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再讨论印度独立问题的建议。
结果这建议,却遭遇了印度人的软钉子。
在印度独立派看来,这是蒋介石和英国人合谋下的圈套,目的是阻碍印度的独立事业。
(二战英属印度士兵)
一看下面人谈不通,蒋介石说,要不我去见甘地吧?
1942年2月18日,蒋介石跟甘地在加尔各答进行了会晤!
这场会谈上,蒋介石阐述了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的身份和潜力。
随后又说,希望印度能暂缓诉求独立,一起打击法西斯,正确处理印度独立运动和英国宗主国的关系,不耽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
听完蒋介石的意见,甘地默不作声对蒋介石的说法不置可否。
沉默一会后,就开始宣扬起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这背后的不屑一顾,溢于言表。
非暴力不合作理论,让蒋介石听得云山雾罩,耐着性子附和了几声,让深处抗日战争的蒋介石也有点不满了,就找了个机会打断了甘地的话,直接问道:如果日本人直接入侵印度,你也弄非暴力不合作吗?
听完蒋介石的问话,甘地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合作,不合作。
这言外之意是,日本人来了,印度人不合作,不抵抗,由着日本人来。
一看甘地的说法,蒋介石晕了,这是啥人啊?如此倔强,如此不通事理,如此躺平。
(印度的躺平传统)
蒋介石的不理解,是因为不明白印度人的小心思!
在谈话的最后,甘地终于说出了真心话!
印度不会阻碍援华物资的运输,也不会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消极作用,但是,只有英国政府明确承认印度的独立,印度才会全心全意投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中。并希望蒋介石能通过自己的渠道,劝说英国人承认印度的独立。
这回答,让蒋介石访印的战略目的落空。
原本是指望能通过劝说印度人,在英国那里获得好感,收获帮助,结果却被告知,你该劝说英国人,答应印度人的要求。
自视甚高的蒋介石里外不是人,访问印度成了笑柄不说,还让丘吉尔非常不满!
英国人为何不满,又做了什么?
我们继续看!
(丘吉尔)
二:英国人的回应,转手两枪。
老蒋去印度,诉求的是深化跟印度独立运动领袖的联系,缓和他们同英国的矛盾,以便英国人能更好地在远东抗日,达成统一战线的同时多交朋友。
这是明面上的原因,暗地里,也是蒋介石在为战后格局做准备。
这做的准备就是,在二战结束后,通过促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功绩,明里暗里对印度独立运动的理解和支持,收获独立后印度人的友谊,还有在远东区域的威望。
谁曾想,这访问却遭遇了印度人冷遇。
爱好和平的印度人说,中国人为什么要抵抗日本的侵略啊,和平不好吗?
除了印度人的冷遇之外,英国人则认为,蒋介石谋求战后地位的举动,是妥妥地挖墙脚,埋钉子,是对大英帝国不怀好意。
有了这番寻思,就有了丘吉尔随后的接连两件事出现。
第一件事:在中国远征军对战日本时,不仅不支援,还坚决反对美国说到,在印度训练10万中国新军,帮助作战的计划。
第二件事:售卖给“高原独立运动份子”十万两白银的军火,弄起了一支反对力量,预谋作为战后跟蒋介石博弈的筹码。
这两手准备之后,头脑发热的蒋介石,好心喂了驴肝肺,吃了暗亏。
(三巨头会议)
那么英国人的思维逻辑是什么?答案是妥妥的敏感期老大帝国思维。
我不管你想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好还是坏?我只看你做的事情,对于我有什么影响,对于战后博弈有什么影响,就算没有影响,只要跟我的利益有瓜葛,我就要反制。
从这个角度看,蒋介石的做派就算是好意,可你插手印度事务了,就是不怀好心。
今日的美国,不也是如此吗?
就算你做了符合美国利益的事情,他们也能曲解成不怀好意,就算你做了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事,也没有伤及美国利益,他依旧觉得你不怀好意。
促成丘吉尔如此敏感的原因,就是他的帝国,还有他面临的时局,让他无奈且慌乱,没了往日的自信。
失去了自信的帝国,都会敏感且歇斯底里。
(危机四伏的英国)
三:失去自信的敏感和歇斯底里。
1942年的世界,是波澜起伏的世界。
两大阵营的对峙,还有不断扩大的战争规模,让所有人都深受其害,也让不少政治家,有了纵横捭阖的机会。
东方,中国在抗争,日本在逞强,美国在预谋反击。
西方,苏联在抗争,德国在逞强,英国在预谋躺平。
这大国各有心思的背后,都是满满的大国博弈算计,但若要问算计最多的是谁,当然是大英帝国丘吉尔。
在经历了最危险的至暗时刻后,希特勒的进攻苏联,让丘吉尔有了缓和跟算计的可能。
远东糟糕的局势还有北非的困境,不算大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稳固英国的基本盘,让英国在战后依旧能成为世界一级。
基于此,才有了丘吉尔的一系列表演。
这表演中,有荒诞,有睿智,有无奈,也有勉力维持的难堪,更有一个大国政治家的远见。
因为好的政治家,要跳过战场看战后。
(孤独的英国)
四:跳过战场看战后。
对执政者特别是大国领袖而言,如果没有透过战争看战后的眼光,都是不合格的。
军事上的失败,在既成事实之后,其实都是可接受的,但政治上的彻底失败,还有战后被彻底清算,将会是失败的叠加。
这点上,曾经的一战故事就是明证。
从一战的欧洲战争结局可知,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在战后都遭遇了重创!
战争中他们拼尽全力。战后却发现,自己的奋战貌似一无所获,还便宜了别人。
战败国,德意志、奥匈、奥斯曼接连瓦解,三大帝国烟消云散!
战胜国,英国成了债务国,法国失去了一代人,最大赢家居然是美国人。
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啊?
惨痛的历史经验告诉丘吉尔,英国最需要做的不是战斗,而是通过借力盟友的胜利,谋求政治上的胜利,获得战后时局的左右权,这才是彻底的胜利。
远东已然糜烂不堪,新加坡要塞的丢失,也让英国无力维系在远东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那么稳固亚洲的基本盘印度,并在欧洲战场寻求补偿也就成了必然。
(维持欧洲格局)
英国虽然是三巨头之一,但主导战争的却是陆权强国苏联和海权强国美国。
如何在美国和苏联夹缝中,寻求英国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正经事,因此,英国在无数战线开始了战略收缩和消极避战。
在远东,中国远征军节节胜利让英国人并不开心!
因为胜利意味着中华民国的影响力扩大,为此英国奉行撤退收缩战略,一口气退到了英帕尔山脉以西,选择了闭关自守,不仅不帮忙,还拖后腿。
英国人的目的就是,只要印度不丢,外面的事可以不闻不问,坐看中、美、日、苏博弈。
在欧洲,英国也是如此,北非少有的抵抗那是做做样子,欧洲战线主要在苏德战场,英国人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
世界大国打得越热闹,英国人看得越开心,只要不波及英国,你们互相斗就是消耗自己的实力,战后我的筹码就越多。
为了能让美国、苏联、德国继续激战,才有了英国对于在欧战核心,开辟第二战场时候的各种不配合,各种作妖。
(你们打的越热闹越好)
五:侧翼战略还是正面战略。
这不配合的举动和作妖的做派,集中体现在英国力主的“侧翼战略”上。
什么是“侧翼战略”?
简单说,就是相对直接登陆法国西海岸“正面战略”的另一个进攻方向。
丘吉尔认为,盟军直接在法国西海岸登陆,将对冲严阵以待的德军精锐,死伤惨重不说,进攻也不会顺利,高明的战略家应该懂,打仗要选择避重就轻,选择攻敌虚弱。
因此,英国在丘吉尔的支持下,一直主张以“侧翼战略”开辟第二战场。
按照丘吉尔的如意算盘,盟军应该从地中海的数个半岛区域进攻德军,打击德军防备孱弱的中南欧区域,从哪里开辟出一条通往柏林的捷径,进攻第三帝国的心脏。
这个计划说实话,有点荒诞,特别荒诞。
原因无他,熟悉地理的都知道,欧洲南部的那些半岛,都是山脉丛生的环境。
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巴尔干群山,可谓处处都是山,到处是阻隔,你让大兵团在这样的地方行动,这仗咋打?
传统的陆军大兵团作战战法,并不适合在这里进行,这区域只适合小规模战斗。
因为这一系列狭长的半岛,在盟军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后,特别适合用蛙跳登陆。在海空配合下,控制小规模陆上阵地后在扩散地盘,仗也是可以打的,而且遭遇的德军威胁也不多。
如果仅仅满足于争地盘,这个战略是适合英、美两军发起反攻的。
可是二战不是争夺地盘啊?而是总体战,是决战!
从这个角度看,争夺地盘,或许才是丘吉尔建议的深意!
这深意背后,是因为这地盘在战略层面,关乎大英帝国兴衰,能阻遏美苏联手瓜分世界。
对丘吉尔而言,如果英、美联军从法国西海岸登陆,苏联从东部进攻,两军最后在柏林会师,就意味着两个强势大国联手瓜分了欧洲,还将欧洲打成一片焦土,彻底沦为两大强国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东西联合进攻的必然结果。
(欧洲激战)
但要是将这东西进攻,变成南北进攻,状况将大为不同,变得非常有利于英国。
因为英国最关注的地中海势力范围,将在这南北进攻中获得强化。地中海势力稳固了,经由地中海去红海还有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当然也会强化。
如果一切顺遂,英美两国将在接连攻克意大利、巴尔干,拉拢土耳其之后,用武力完成对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德国附庸国的招安!
这样的战略态势成型,等于将苏联势力,封锁在西进的半途中,止步波兰。
当苏联和德国在波兰平原上激情厮杀的时候,英国就有了在后方整合欧洲一众小国的可能。
英国也将在战后,借助于对欧洲小国的控制力,推进欧洲的统一,这就是丘吉尔的算盘。
那么是什么让丘吉尔如此自信?
自觉能完成这个战略?
最后又为何没成?
(咄咄逼人希特勒)
六:暗手、仰仗,遭遇斯大林和罗斯福的藐视。
有一种人叫做一时之雄,能改变一个时代,但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
二战中的希特勒、斯大林就是这样的人?
可他们的存在,都是历史偶然和必然叠加的产物,真正能维系久远的,从来都是文化传统上的向心力,政治制度上的凝聚力,还有战略态势上的持续力。
一个强悍的人,或许能改变一个时代,但面对深厚的历史沉淀,其实也不算什么。
这就是文化体系、政治制度和战略态势的重要性!
希特勒高举的法西斯旗帜,不可能永远不倒,他总会死,他死后,德国会如何,谁也说不准,如日中天的帝国,在领袖横死后,就烟消云散的故事,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
同样的,斯大林也是如此,就算苏联制度先进,能一直存续,但文化隔阂,让苏联诉求欧洲的势力范围,本就力有不逮。
德国和苏联的问题,就是英国的机会!
如果希特勒死了,英国在德国扶持起一个亲英的执政者,然后跟他灌输欧洲一体化战略,抵制美国和苏联的干涉,用制度和地缘格局,诱惑德国人,这样的联合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那个时候,一个不在暴力,有了妥协余地的德国,将不是英国的对手而是英国的助力。
同样的,丘吉尔在二战法国投降之后,就立马接纳戴高乐,也是为了战后谋划的一步暗手。
(戴高乐)
一个被扶持的戴高乐,如果回到了法国,让自由法国变成法国,那么法国是不是可以拉拢?
德国转向,法国被拉拢了,再加上英国,欧洲三强走在一起,欧洲不就有了跟美国和苏联分庭抗礼的可能?
所以,德国变成一片废墟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拥有一定实力的德国,才是符合英国战略诉求的国度。同样的,让德国和苏联媾和,然后结束二战,也是英国可以接受的。
因此英国对待德国的态度,从不是赶尽杀绝,而是有所保留。
这就是丘吉尔“侧翼战略”的思维逻辑,他看的从不是战争,而是战后的格局。
丘吉尔凭借苏联人的抵抗,干便宜自己的事情,精明的斯大林如何看不透?
由此,才有了苏联的坚持,那就是尽快开辟第二战场,而且指明要求在法国西海岸,德国军队最多,更接近德国心脏的地方开辟。
原因无他!
苏联压力太大是其一,需要英美联军缓解压力。
战后格局需要是其二,如果英国算盘成了,苏联将被封锁在波兰平原,这仗打的就没意义了?
为此,苏联不惜威胁英国,如果不按照我的来,那就别怪我胡来了。
这胡来是啥,就是跟德国进行秘密接触,反过来施压英、美,特别是美国。
相较于苏联的坚决抵抗,美国人对于英国的计划也非常不满意。
因为这是用美国的战略资源,稳固英国的地位,美国人会有那么好心吗?
基于此,才有美国海军部长约瑟夫-金的公开抱怨出炉,他说丘吉尔的最大兴趣:从不是战争,而是保住大英帝国的地位,跟美国合作赢得战争反而是次要目标。
主要目标,维持英国地位,次要目标,赢得战争胜利。
丘吉尔就这样成了三巨头中,最不受待见的那个人。
(三巨头)
那一刻的英国人,在美国人看来,是害怕苏联多过德国,居然寻思保留纳粹德国,维护大英帝国存在的角色。
这左右看,都是有悖联合作战义务和初衷的做法,弄的美国和苏联意见非常大。
不过意见归意见,英美同盟也很重要!
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罗斯福下场稳定局势,并表达了跟丘吉尔站在一起的态度。
唯一说的话就是,英美联盟是不能破裂的,但是美国的利益也是要维护的!
这维护美国的利益,就是不将英国人的建议放在眼里啊?
英国人咋办?没办法!
丘吉尔,就这样在美国和苏联的联合压力下,虽然不断延缓第二战场的开辟时间,依旧阻止不了盟军最后进攻法国西海岸的步伐。
但是在那之前,美国人依旧有忧虑,这忧虑就是,法国西海岸不好打,如果遭遇失败,将很难组织下一次进攻。
苏联人可以不在乎,因为只要打了,德国人的精力就会分散,自己的压力就能缓解。
可英国和美国不能不慎重啊?因此进攻时间,因为战争准备问题一拖再拖,不到万不得已,就是不发动。
但苏德战场战况激烈,美国人也担忧!
德国依旧有力量,苏联抵抗很勉强,第二战场开辟之前,苏联要是崩了,这仗就更难打了?
(寸土必争)
七:焦虑的美国和精明的丘吉尔。
准备不足,还有苏联的弱势,让美国很心焦!
一看美国人有摇摆,丘吉尔立马说,法国不好打,可以先打北非啊?一样可以牵扯德国的精力,随后蒙哥马利出动,进攻隆美尔!
北非的胜利,让丘吉尔主张的侧翼战略,有了第一次尝试,也适当缓解了苏联的压力,弄的丘吉尔非常高兴,准备继续弄侧翼战略。
丘吉尔立马说,要不我们在弄一次有限进攻,目标西西里。
谁曾想,这西西里登陆还没开始,意大利国内汹涌的民意,就让墨索里尼遭遇了软禁。
一看意大利内乱,早已准备好了的盟军,开始进攻意大利,直接将意大利干出了轴心国。
意大利的服软,还有跟英美接触表达合作的态度,让丘吉尔看到了自己侧翼战术成功的可能,丘吉尔开始大肆鼓吹自己的侧翼战略价值非常。
只要让意大利投降,在巴尔干的意大利24个师就会成为盟友,拥有了这兵力,在配合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游击队,盟军将完成低成本登陆,长驱直入巴尔干。
完成进入巴尔干后,在迫使土耳其加入战争,就能顺利招降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这些小国,本就是受迫于第三帝国压力,才进行战争,现在有了新帮手,他们也不会纠结倒戈的问题啊?
更何况德国在法国也有隐忧!
地中海沿岸是维希法国地盘,老贝当也是个精明的政客,他的眼光势必会看到战后的世界格局,如果在那一刻,他选择倒戈一击,主动迎接英美登陆,盟军将兵不血刃解放半个法国。
(维希法国)
这算盘打的飞响背后,都是丘吉尔的小心思。
但这如意算盘,都是忽悠而已,精明的斯大林和罗斯福并不认可!
原因无他!
首先:看意大利问题,意大利军队那拉跨的战斗力,对盟军反击而言,根本无济于事。
其次:看土耳其问题,土耳其是否愿意参战?是个问号,强扭的瓜不甜。
再次:看巴尔干小国,他们和德国深度绑定,就算要转向,也需要莫大勇气,他们有没有?
最后:看法国的问题,老贝当是一个狡猾的人,法国也本就做了两手打算,戴高乐不还在英国待着吗?他们不急,不如坐看欧陆迭起,最后找补。
这一番思虑之后。
斯大林认为:这是英国人抢在苏联西进之前,争夺苏联的胜利果实,在苏联和德国之间弄战略平衡,是暗箱操作,必须坚决反对。
罗斯福认为:意大利人不靠谱,土耳其人不参战,最后还是要美国人出钱出力,可便宜的却是英国人,美国人不干。
丘吉尔的算计,遭遇了斯大林的坚决反对,就连罗斯福都说:地中海战略到头了,如果登陆法国有困难,美国就先专注于进攻日本,暂缓欧洲行动。
美国的态度,彻底终结了丘吉尔的侧翼战略,也等于告诉英国人,我们给你的甜头到头了,下面你就别管了。
(死对头成配角)
尾声:
美国和苏联的轮番反对,宣告了丘吉尔的自救之路到了尽头。
英国人在欧陆战场的意见不再被重视,诉求的战后利益也不再被重视。丘吉尔力主的欧洲联合,遏制苏联保留德国也就成了泡影。
那一刻的苏联和美国,用第一次联手行动,击败了孤立无援的大英帝国和算计非常的丘吉尔。
丘吉尔会甘心失败吗?会认怂吗?
且看下篇:丘吉尔二战后期极力谋划的三强制衡,为何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