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半岛及苏门答腊岛簇拥的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80%以上的原油输入需依仗这条上千公里的狭窄水道。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咽喉要道一旦突发险情,将给我们的能源安全及经贸往来带来极大隐患。那如何破局呢?
1.中缅油气管道
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石油运输渠道的多元化,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增强了石油供应的安全性。
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之马德岛,设计输送能力为2200万吨/年。2015年初伴随着阀门开启,30万吨级邮轮“新润洋”号所载中东原油首次从印度洋登陆缅甸,注入马德岛首站的储油罐内,后“换乘”直径813mm的中缅原油管道,跋涉771公里后,自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境内。踏入中国的油气资源会在贵州安顺实现管道分离,原油管道直达曾被油荒困扰的重庆,而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广西贵港。
2.中巴经济走廊
乃一条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集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四位一体”全覆盖的贸易走廊,预计在2030年全景呈现。
中巴经济走廊可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多元化的互利互赢。对中方而言,以此为枢纽,波斯湾地区同中国边疆腹地链为一体,进而开辟了绕开马六甲海峡的内陆能源通道,有效降低了海上石油进口之风险。
3.中欧班列
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集装箱班列,主要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自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肇始以来,成都、郑州、武汉、苏州等地亦陆续跟进。其中义新欧路线自小商品集散地义乌至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行程1.3万公里耗时20余日,是目前行程最长、境外铁路换轨次数及途径城市和国家最多的火车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