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千多年时光洗礼的古邑龙川,历史沉淀了许多丰富且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独具魅力的非物质遗产更是擦亮了多彩龙川这张鲜活名片。这不龙川非遗引得央视发现之旅《聚焦先锋榜》关注报道!
龙川这里有古老且有活力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独具匠心的非遗制作技艺,更有舌尖上的非遗美食
传统民间艺术——龙川杂技
龙川被誉为杂技之乡,龙川民间杂技有着上百年的文化历史。
1956年收编组建成龙川杂技团,技术力量雄厚,曾多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及中南五省的杂技汇演,并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和广东省杂技发展创新奖。
龙川杂技经常在国内特别是在中南五省作巡回演出,改革开放后分别赴香港、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地作长时间演出,演出共2000多场次,观众达100万人次,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并被誉为“南国艺坛一奇葩”,2018年龙川杂技入选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5年为适应文艺院团改革和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
龙川杂技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只从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在五彩缤纷的艺坛上将展现它更迷人的风采。
传统民间艺术——手擎木偶
龙川手擎木偶戏已有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古老又有活力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它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传承记载着龙川几代民间艺人的艰辛与梦想。
龙川木偶戏曾经几度创造辉煌亦曾几度陷入低潮,在饱经岁月风霜中木偶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镜头中,龙川木偶戏第四代传承人骆志鸿向主持人讲解了龙川木偶的独特之处。与一般直把不同的是龙川木偶是枪把,使得木偶能够多角度转动,更为生动有趣。
龙川木偶戏之所以远近闻名
与骆氏家族的传承分不开
如今龙川木偶已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也在黎咀镇设立了省级龙川木偶戏传承基地
同时结合传承人传习活动
达到根植民间传承发展的目的
推动和传承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持续发展
非遗技艺——金狮狮头
舞狮是客家人逢年过节
世代相传的喜庆活动节目
要舞狮就离不开狮头的道具的制作
龙川黎咀镇虎口村丘氏制作的金狮狮头名扬全国,畅销国内外。这道传统工艺始于1876年,今年90岁的丘俊老先生是第三代传承人,现在丘老先生制作较多的是瑞狮和瑞狮唐僧师徒四人脸谱。
丘老描绘的作品层次分明惟妙惟肖,一个人完成整套作品需三至四个月,实属不易。
舌尖上的非遗——牛筋糕
老隆牛筋糕,这道老少皆宜的美食伴随着龙川人的生活
是龙川市民的集体记忆
龙川县老隆牛筋糕有300多年的历史,成品牛筋糕色泽金黄,味道清甜,微软耐嚼而不粘齿。
采用传统手工制作的牛筋糕尤为美味。将优质冬糯米采用最原始的石磨碾成粉,拌入上等冰糖、花生油,经装盘、压实、蒸熟、切片而成。
老隆牛筋糕是河源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龙川始终以传承、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传承下来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让这座千年古县独具魅力。
龙川现有3个省级非遗
至目前,龙川手擎木偶戏、龙川杂技、廻龙李埔马灯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个市级非遗项目
龙川共有客家山歌、打马灯、山歌剧、牛筋糕、车田豆腐、佗城豆腐丸、廻龙禾粄、花灯制作技艺、金狮头制作技艺、香火龙、舞龙、舞狮、竹木雕刻技艺等16个市级非遗项目。
这些各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擦亮了多彩龙川这张鲜活的名片。而龙川对众多非遗项目的挖掘和保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托于人的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声口相传中延续。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庆幸仍有人在传承,让这些承载着厚重文化的生命持续散发光芒。
图文来源:田心报、聚焦先锋榜栏目
抖音号:搜“河源旅游”加关注
公众号:搜“万绿河源”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