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形水鬼(格兰杰莫斯普货,英国)
英国著名艺术家透纳曾说过:“没有一种艺术比雕塑更需要单纯的气质、情感和趣味的了。”
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可观赏、可触摸,给人以直观的审美感受,不仅是艺术家们热衷的艺术门类,也是装点城市的首选。优秀的雕塑作品总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人们从中获得生命的暗示。今天,小编给大家罗列一些全球范围内让人惊叹的雕塑,并讲讲它们背后的故事。
雕塑1:被施了隐身术的梵高
这是法国艺术家Bruno Catalano的《Le Grand Van Gogh》。雕塑的人像是荷兰画家梵高,独特的是,梵·高像是被施了隐身术,隐去了躯干,实力演绎“身体被掏空”。Bruno Catalano这件雕塑的灵感源于一次偶然,2004年,Bruno Catalano发现自己的雕塑《Cyrano》的胃部竟然有个洞,当时他沮丧不已。但与此同时,他开始思考,如果把这个洞变大一些呢?于是,他制作出了第一件没有躯干的作品,为他后来的雕塑风格定下了基调。
雕塑2:引起市民报警的跳楼者
这件空中雕塑是艺术家David Cerny的作品,由于远看过于像一个准备自杀的人,因此这件雕塑曾在布拉格、伦敦等地展览的过程中,多次引起市民报警。其实,这件作品描述的是弗洛伊德在思考坚持还是放手的过程。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在其职业生涯最顶峰时期,他遭受着对很多事情的恐惧,比如死亡。
雕塑3:有催眠功效的奥运会火炬
这件动态雕塑《Rio Cauldron》是美国著名艺术家Anthony Howe的作品,他受童年时拼装玩具的启发,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主火炬为模型,制作了这件华丽梦幻,久看还有很强的催眠功效的动态雕塑。他说:“我希望作品能在静止时呈现出一种线性的优雅,在被风吹起时变成喧闹的动画。”
雕塑4:熔化后的口香糖
下面这件粉色雕塑是意大利雕塑家Morisot Savini用口香糖制成的,他喜欢用口香糖制作雕塑,他有两个助理专门负责剥开每块口香糖的糖纸,然后把口香糖加热熔化,熔化后的口香糖就可以制作雕塑了。Morisot Savini认为口香糖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它和可乐一样,都是欧洲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雕塑5:出逃奔向自由的人们
Zenos Frudakis的作品《Freedom》通过“雕塑出逃”的形式,直白地向人们传达着对自由的追寻。仔细观察雕塑,你还会发现作品中隐藏着艺术家用来制作雕塑的工具、硬币、25个人头,甚至还有他养了20年的猫。这些分量十足的细节,为观者提供了不断获取新发现的乐趣,还被《独立报》评为世界十大公共艺术作品之一。
雕塑6:遭遇枪杀前的平民脱掉的鞋子
如果在布达佩斯沿着多瑙河东海岸漫步,你会在河边发现很多金属鞋。这些都是由电影导演Can Togay设计、雕塑家Gyula Pauer制作的雕塑,以纪念二战期间在布达佩斯被法西斯杀害的3500名平民。战争时期,鞋子是非常有价值的商品,因此这些平民在遭遇枪杀之前,会被勒令脱掉鞋子。正是得知这段历史故事后,艺术家创作了60双和当时被杀平民穿着相仿的鞋子,以纪念那些只留下了鞋子的遇难者。
雕塑7:钢柱拼出的曼德拉的脸
这是2012年南非艺术家Marco Cianfanelli向曼德拉致敬的雕塑作品,50根钢条代表曼德拉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而被捕后的50年。每一条钢柱都是当年曼德拉被监禁的象征,仿佛凝结了沉重又漫长的时光。50根钢钢柱沿道路依次排开,只有在特定位置,才能看到钢柱拼凑出的曼德拉的脸。Marco Cianfanelli说:“当你穿过这件建筑时,它就像一阵光芒,象征着人们的团结。”
雕塑8:摆脱标签做自我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断地被贴上标签——性别、种族、国家、职业……我们常常被这些标签束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忽视了自己最内在、最本质的东西。艺术家Paige Bradley用破碎的雕塑,探索着人类能否摆脱定义着我们的标签,遵循内心和本质自由地生存。
雕塑9:未来感十足的喷泉
这是由捷克艺术家David Cerny制作的雕塑作品《Metalmorphosis》,也是他第一件被美国永久保留的公共雕塑作品。它是一件由多层不锈钢组成的可旋转雕塑,旋转过程中偶尔会产生一个巨大的人头,同时也是一座喷泉。《Metalmorphosis》内部杯嵌入了马达,并通过专门的程序操控作品,使雕塑可以分为七层同时旋转360度,未来感十足。
雕塑10:拉住地球的女人
意大利雕塑家Lorenzo Quinn的雕塑《The Force of Nature》以一种极度的张力展现了地球的惊人力量:一个就快要被风吹走的女人,用布带使劲拉住地球这个风的制造者。艺术家用这种强大而愤怒的形象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大自然都有可能带给我们突如其来的毁灭。Lorenzo Quinn是在看到世界各地的飓风带来的破坏后,创作了这件作品,而该作品后来也发展成了系列作品,被放置在全球多个国家,仿佛在替人类祈求着平安。
雕塑11:托住被淹没建筑的巨手
威尼斯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艺术之城,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加剧,海平面不断上升,威尼斯极有可能在2100年之前被淹没。艺术家Lorenzo Quinn用放置在威尼斯运河之中的雕塑作品《Support》,呼吁人们对全球变暖做出回应。Lorenzo Quinn以他孩子的手为原型,制造了两只巨大的手,这两只手从水中托着即将被淹没的建筑,展现着下一代人的无奈与天真。
雕塑12:钢丝绕成的仙女和蒲公英
艺术家Robin Wight用细密四散的钢丝,组成了仙女飘逸的头发和柔软的蒲公英,营造出起风的戏剧效果。钢丝之间的空隙使仙女在周围的环境中若有若无,十分神秘。这件雕塑的灵感源自于他之前在丛林里拍摄的一张照片,在那张照片里,阳光透过树林散落下来,形成了一个人形的光影,若隐若现,缥缈不定。
除此之外,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奇葩”雕塑,在颠覆着人们的想象力:
路人(弗罗茨瓦夫,波兰)
鲑鱼雕塑(波特兰,美国)
河边的人(新加坡)
蜘蛛(伦敦,英国)
河马雕塑(台北,台湾)
下沉的建筑(墨尔本,澳大利亚)
工作的人(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
二战场景等比例还原(恰纳卡莱,土耳其)
商业街的猪(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未知的官员(雷克雅未克,冰岛)
鲨鱼(牛津,英国)
雕塑艺术可以突破语言、文字、国家及民族的界限,生动形象地记录科学、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是全人类共同享受的艺术。雕塑常常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即使表现的对象不是人,所揭示的也是人的情感、思想与精神,这是雕塑的灵魂所在。
(版权属原作者)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