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徐州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喜

7月8日,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近年来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的有关情况和下步打算。

据市政府、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介绍,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我市建立市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制定实施《徐州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确定了9大类34项重点任务,并进行项目化落实。将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沿东陇海线经济带重要战略部署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配套制定实施了《拓展双向开放新空间打造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增长极实施意见》《徐州市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政策支撑。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端重要枢纽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我市正在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淮海国际陆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徐工巴西产业园等开放平台载体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西开放和经贸往来,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新提升

郑徐客专开通运行,徐宿淮盐铁路、徐连高铁稳步推进;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睢台高速公路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开展,徐韩、徐丰、徐沛高品质快速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完成了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与圆通公司全面合作航空物流,加密韩国全货机货运航线,设立宿迁城市货站,实现进口货物电子化、无纸化放行。确定了徐连运河规划方案,开通了徐州至上海港等集装箱运输航线,进一步提升了国际运输服务能力。

国际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效

今年1至5月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5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量的41%,较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一带一路”沿线(含香港)国家和地区在我市投资外资项目62个,协议外资15.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44%。

全市开放平台取得新发展

中欧班列目前开通徐州—莫斯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徐州—莫斯科(经二连口岸出境)、塔什干—徐州(经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三条线路。截至5月份,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38列,贸易额突破3.3亿美元;无水港铁海联运班列已累计发运货物1937车,贸易额2.92亿美元。电子口岸“单一窗口”实现基本覆盖;观音机场进境水生动物、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外国人落地签等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目前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数量达16家,位列全省第三;同时徐州综合保税区和新沂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18年底正式通过国家和省海关验收,并封关运营。

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

近三年我市共编制56个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总投资56亿美元,培育出了徐工集团、徐矿集团、新春兴集团等众多国际化企业。境外园区建设方面,徐工巴西产业园正在加紧申请省级境外园区,还在积极筹建印度和巴基斯坦电动车产业园,逐步实现境外园区从无到有和壮大发展。

人文交流取得新进展

目前我市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已与法国巴黎达成合作共识,将在巴黎举办“汉源文化周”和“巴黎徐州汉文化活动”等活动,并计划汉文化旅游节期间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开展徐州汉文化及旅游资源宣传推广周活动,展示汉服、汉舞、汉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徐州文化旅游品牌国际形象。文体交流方面,我市已连续举办3年国际马拉松比赛,今年更是把2019中国徐州国际马拉松赛、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徐州站)和多哈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选拔赛“三赛合一”。连续举办了4年的“丝路汉风”国际武术大赛等,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徐州有条件、也有责任建成“一带一路”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高地和江苏向西开放的门户。为推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我市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明确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打造“米字型”高铁枢纽,构建“1小时交通圈”;公路构建“互联互通、快联快通”的淮海经济区路网大格局;航空建设连通全球的空中运输网络,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国际客运航线和货运航线;航道加强内河水运网建设。二是依托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邮港,构建铁、公、海、水、空多式联运陆港运输体系,打造淮海经济区国际中转枢纽陆港。三是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引导工程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现代农业等企业,到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和区域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有效释放优势产能。四是合作园区建设方面,支持徐工巴西工业园创建省级境外经贸园区,鼓励企业入驻我省境外园区,降低企业走出去投资的风险和困难,实现更加稳妥地走出去。五是外贸合作提升方面,充分发挥平台经济作用,提升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无水港”、电子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平台建设和运营水平,大力培育跨境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六是人文科技交流合作方面,放大“舞动汉风”文化品牌效应,促进民间文化交流。推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落户徐州,打造国际武术文化名城。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开展跨国研发和技术合作,探索建设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联盟,构建区域开放的科技合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