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致礼去世一年后,杨振宁再娶,长子杨光诺:翁帆是个善良的女孩

杜致礼去世一年后,杨振宁再娶,长子杨光诺:翁帆是个善良的女孩

有一次,著名主持人杨澜在采访中曾直言不讳地问翁帆:“你对杨振宁先生的感情究竟是出于崇拜还是出于爱?”

翁帆略微沉吟后回答:“当你一开始崇拜的男人对你表达出喜欢或者是爱意的时候,你可能很容易就爱上他了……”

无独有偶,1985年一名记者在采访杜致礼时记录了如下对答:

杜致礼去世一年后,杨振宁再娶,长子杨光诺:翁帆是个善良的女孩

“您觉得杨博士的文章写得怎么样?”

“如写科学文章,简单明了,不擅修辞。”

“写情书时也是这样吗?”

杜致礼眯了眼睛说:“杨振宁写信好比有清楚模式‘第一点,我爱你;第二点,我爱你;第三点,我爱你。’看来一目了然。”两任妻子对杨振宁的皆是满满爱意。

夫唱妇随,鹤伴终老,二度梅开引风波

杨振宁的第一任夫人杜致礼,其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杜聿明将军,她与杨振宁的结合,说起来归结于一次巧遇。

1949年圣诞节,美国普林斯顿中餐馆飘荡起温柔的圣诞节曲子,衣着雅致、颇具温婉气质的东方女孩杜致礼托着腮在单人餐桌前发呆。

当时的她正因为父亲在国内被传“叛变”的消息暗自伤神,过了会儿,进来了一位华人男青年,两人的视线于无意中对上。

杜致礼

敏慧的杜致礼立即认出对方是她在国内昆明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的代数老师,他叫杨振宁。

而杨振宁也是眼前一亮,只不过有点不敢相信,他踌躇着走过去,这才确认,眼前清纯靓丽的女孩子确实是他曾经在国内辅导过几次的那位“官小姐”。

两个人彼此重新介绍了自己,不由都会心一笑。

此前,杨振宁从同乡处得知杜致礼于两年前,被宋美龄安排进入美国女子学院“卫斯理学院”就读,但没想到会在普林斯顿遇到她。

杜致礼对杨振宁说,她刚进入距此百公里远的纽约东布朗克斯区圣文森特山女子学院,来访在普林斯顿大学进修的友人,临时分别后决定在此地坐一会儿。

其实,在西南联大时,并无“官小姐”做派、聪颖过人的杜致礼就给杨振宁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这次师生二人异地重逢,一位聪明俊朗,热情自信。

另一位秀外慧中,出尘脱俗,杨振宁那久未拨动的心弦莫名动了,后来他回忆这次重逢时描述当时的感受:“我突然就有种‘过电’的感觉,奇妙极了!”

这次见面不久后,杨振宁对杜致礼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每个周末要从普林斯顿赶到纽约去和杜致礼约会,甚至为此推掉芝加哥大学给他的“五年长期聘书”。

他对友人解释他正在date1(类似“拍拖”之意)杜致礼,一定要留在普林斯顿。两人拍拖大半年后,在1950年的8月于纽约举行了婚礼。

婚后,杨振宁投入到他的学术研究中,杜致礼进入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中文,杜致礼主修文学,也爱音乐。

她说:“两个物理学家结婚,上班、下班都是谈物理,岂不枯燥?”两人交往的物理学家里,也有很多玩乐器的。

杨振宁虽然不会弹奏,但也逐渐学会了欣赏,他们不仅听巴哈、贝多芬的古典,近代的音乐也不放过。

1957年,杨振宁携手李政道拿下诺贝尔物理奖,当天晚上,诺贝尔基金委员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盛大晚宴。

按照礼节,身着银白色旗袍、神态美丽而优雅的杜致礼挽着瑞典国王的臂弯入场。

当晚的媒体这样写下对她的报道:这是一位成功男性背后伟大的女性,她具有着高贵迷人的东方美人的魅力。

随着杨振宁在科学界的地位提升,蒋介石也起了拉拢之心,杜致礼的母亲曹秀清一度被作为人质困于台湾,暂时无法回大陆。

1963年,杨振宁乘机想办法让岳母回到了大陆,1971年杨振宁作为首位回国探访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被周总理接见时,翁婿两家人才得以再见。

“归乡情更怯,故土爱深沉”,相隔20年,亲人热泪盈眶,杨振宁抓着妻子杜致礼的手,他们此刻的幸福与辛酸高度共鸣。

杜致礼曾对杨振宁有过“抱怨”,那是1971年杨振宁从中国探访后回到美国后的一段时间里。

在那段时间里“杨振宁像‘着了魔’一样忙于四处发表亲中演讲,致力于推动美籍华人学者回中国探访,作各种技术性研讨。”

这在当时要冒着极大的风险,不仅要被美中央情报局时不时请去“喝茶”,同时要承受住国民党驻美机构施加的压力。

“他既完全忘了自己,忘了这个家,我就得处处操心,只能暗暗为有这样的丈夫感到骄傲和自豪。”

杨振宁还在随后的”保钓运动“发表了《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引发在美中国青年的爱国运动潮, 杜致礼只得在各方面更加低调。

因为两人自婚后生育共有二子一女,此时小女儿刚满10岁,常常被一些半夜突然敲门的人吓到睡不好觉。

相互扶持、不离不弃,两人携手走过所有艰难或者甜蜜的日子。到了2003年10月,两人的婚姻在第53个年头划上句号,杜致礼因病先杨振宁一步离去。

就在人们以为杨振宁教授会选择孤独终老之时,一年后出现的一位叫翁帆的青年女孩成为他的新女友。

接下来的舆论让人联想到阿根廷影片《杰出公民》中的故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重回故乡之后,发现遇到的并不全是温情和善意。

媒体向来最愿意以配合大众的姿势博取流量,很快有人挖出,杨振宁与翁帆早就相识,在1995年杨振宁夫妇前往汕头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时,是翁帆作为学生代表接待了二人。

两段婚姻,两次人生,有幸再结伉俪

时间回溯至1995年夏,杨振宁携手杜致礼前往汕头大学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有着出色谈吐、较高双商以及靓丽外形的翁帆被学院选为学生代表之一。

正是那一次,她给当时的杨振宁夫妇留下了极佳的印象,三人当时还一起合了影。

左一翁帆

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是与她久已不见的杨振宁教授,他在电话中邀请她前往中山大学。

翁帆考虑到杨振宁已经82岁,一路上是否需要有人搀扶,谁知跑去见面后,发现“杨教授与九年前并无太大变化,依旧那样健谈,思维反应速度也令人惊叹。”

与九年前不一样的是,翁帆更加美丽优雅,只有率真与直言的性格还是一如既往,在交谈中杨振宁得知翁帆离婚了。

她的婚姻维持时间较短,之前嫁给了香港的一名普通职员,因为婚后两个人在各方面越来越格格不入,翁帆很快便向他提出了离婚。

两人年纪相差颇多,但与九年前一样,一见如故的感觉并没有消失,正如杨振宁后来在采访中所说,翁帆有一个优点。

就是她不把杨振宁当作是自己的长者,虽然对他有尊重和崇拜,但会把自己的见解不留余地地讲出来,他认为在做学术方面,这一点其实特别可爱。

一开始翁帆以为杨教授来到了她的城市,所以邀她出行,因为他爱到处旅行,翁帆有空就陪他到处走一走,后来她发现他们原有的那种默契让两人到达了交流方面的新高度。

杨振宁就像一位通晓世事的睿智长者,他不仅在学科知识和人生经验方面能给她以有效体贴的指点和帮助,且在心理方面也能够与年轻人无代沟式贴近。

用翁帆的话说,“所有的天才都情有可原,因为他是杨振宁”。

2004年11月,两人一起到广西北海旅行时,杨振宁送给翁帆一台松下牌的相机,翁帆用它记录下了两人骑着双人自行车游玩的画面。

她发现自己的感情变了,杨振宁教授有那种能力,“让一切事情水到渠成”的能力,她没有进一步去探问,独自考虑了近一个月。

与大众不同的是,无论是杨振宁的兄弟、家人还是翁帆的父母或同学,大家在得知二人的恋爱后都没有作出太大的异议。

一则两个人都不是轻易下决定的人,二则从翁帆这边说,她自小家境殷实,情感健康,不必担心她像外界说的是得了什么“失心疯”或者“贪图钱财名利”。

而在杨振宁那边,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翁帆的答案。

12月24日,两人在汕头正式举办了婚礼,对二人来说,他们都是第二次走进婚姻,只不过一个是82岁,一个是28岁。

对两人来说婚后的生活需要注意的并非年龄差距的问题,而是彼此在日常生活方面的习惯,这一点对于翁帆来说尤其需要努力去克服。

杨振宁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他与翁帆的婚姻:“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人,婚后,我们彼此学习到一些自己以前没经历过的事情。”

他们平时会一起看看电影,念念诗,也会有一些彼此间的小游戏——在逛博物馆的时候,两个人看的时候都不讨论,等出来后各自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画。

有时在家里杨振宁还会出数学题考考翁帆。对于翁帆来说,她所珍惜的生活十分简单,比如有一次她肚子疼,杨振宁下楼去取了麦片泡成粥然后一口一口喂她吃;

还有一次出差,杨振宁醒得早,一个人躲到卫生间去看报纸,因为怕打扰到她睡懒觉。

二人的好友葛墨林夫妇曾记录他们夫妻之间的一些相处细节,四个人在新加坡逛植物园时,每过十几分钟翁帆就会提醒“杨先生,要坐一坐”。

然后她会拿出一块手绢擦一下附近的石头,杨振宁就得去坐一会儿。两个人走着走着,杨振宁偶尔下意识回头去抓一下翁帆的手。

国家栋梁,择偶严苛,一生难得一人心

作为首膺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杨振宁教授在世界物理学术范围领域被公认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是目前唯一可以比肩爱因斯坦的世界物理学家。

在婚姻大事受到大众空前和广泛的关注之前,他的名字大多数时候只会出现在相关的专业领域,或者大多也出现在某国内(外)知名学院的院士名单上。

因为与翁帆的婚姻,杨振宁于一夜间变得像娱乐明星似的可以被所有人随便和轻佻地谈论。

其中有两条热度居高不下,一是传言翁帆的父亲娶了杨振宁的孙女儿,一是说翁帆与杨振宁的第一任夫人杜致礼神态相似,实质是杜致礼的替身。

对杨振宁教授来说,第二任妻子翁帆表面上不大爱说话,温温柔柔,实际内心委实孤高,她的温婉与执著是呈一贯性的,这也是他下定了决心再娶翁帆的理由。

流言一度尘嚣日上时,翁帆关掉了身边一切的通讯设备,不是看书就是趴着写论文,其它的事一概不理。谁能想到杨振宁是更加紧张的那个人。

在第二段婚姻中,需要付诸更多勇气的其实是他,这不仅因为他的声名关乎整个国家的脸面,且他必须保证这段婚姻是“纯净的,对翁帆是负责的”。

杨振宁很怕将来留下翁帆一个人以后,对方难以再嫁,因此坚持不要孩子了,翁帆于婚后不久将夫妇二人将近200万美元的存款捐赠给了清华。

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只遵守最简单的原则。需要提及的是,这并不是杨振宁的首次捐款,杜致礼在世时,夫妻二人已陆续向清华等国内学府捐款计有300万美元。

有知名媒体人就此事对杜、翁二人作出对比:杨振宁的第二位夫人翁帆的确和杜致礼女士相似,只是相似的不止是外貌,或许还有心灵。

到了2021年10月,杨振宁教授在《晨曦集》一书中公开一张全家福照片,里面是他们夫妇、第一任妻子杜致礼留下的三位子女以及他的一位侄子。

在媒体对杨振宁长子杨光诺做采访的时候,他开口评价翁帆:她是一位难得的女性,是善良和踏实的人。

也许,幸福纯属是一种个人的体验,二人的“惊世骇俗”之举,敢于坚持自我需要更多的勇气。

只是对于大众来说,尊重个体选择,彰显文明水平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吧,很多事只好交给时间慢慢证明,或者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

参考资料

[1]《北京教育》,2021年12月10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同途——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院士侧记》

[2]《北京晚报》,2011年6月27日,《杨振宁传:杨振宁首次正面回应与翁帆的婚姻》

[3]《中国新闻网》,2008年10月26日,《杨振宁:孤独不是我的个性 没遇到翁帆也会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