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传统武术代表团近日参加新加坡光武国术团成立81周年庆典暨海南琼派武术和新加坡传统武术交流展示大会。万宁传统武术东山功、马仔功和桩头功在这次展示大会上亮相,赢得新加坡武林人士和观众的满堂喝彩。
此次交流大会共吸引了来自新加坡、越南和中国海南三地的13个武术团体、30多名传统武师参加,他们分别展示了新加坡传统武术(周家拳、凤阳拳、无敌门、七星螳螂拳和蔡李佛等)、海南万州功夫和越南海南拳。
万宁传统武术代表团由万宁当地十几名拳师组成。任少良、林必政、陈亚强分别表演了东山四门桩、马仔四门拳和桩头翻身鹤。今年63岁的任少良是万宁传统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万州功夫的领军人物,也是赴新加坡表演的万宁武术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拳师。他展示的东山四门桩马步稳健、拳猛腿飞、实战性强,赢得了满堂喝彩。殷亚强和邓存月分别表演了东山攻击拳和东山连环拳。62岁的张明新、张明侨和陈建军分别演练了东山掌、大桥大马功和东山猛虎下山。除了拳法,万宁武师还表演了器械。林必政的马仔三股叉、殷亚强的东山棍和陈亚强的桩头三股叉的表演让新加坡观众大饱眼福。
万宁传统武术研究会会长任建新说,2015年,全国新增9个武术之乡,万宁市榜上有名。万宁大茂、北坡、后安、和乐等地的民间武术爱好者很多,东山功、马仔功和桩头功是万宁有代表性的地方拳种。
新加坡光武国术团主席林鸿龙是第一次观看万州功夫表演。他说,万州功夫刚猛有力,腰马稳健,出手敏捷。万州功夫表现了海南文化和海南人的性格。祖籍海南文昌的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林秋雅也观看了表演,她说,琼派武术是海南文化的一部分,希望海南拳以后能在东南亚大力推广。
此外,在交流座谈中,海南省武术协会常务理事宋君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全新诠释了“文武兼修、文以载道、通理达身”的文化养生理念。海南大学体育部李秀教授回顾了海南琼派武术的历史和近年来的发展。
新加坡光武国术团成立于1936年,以传授海南拳为主。近年来,新加坡光武国术团与海南的武术团体交往频繁,两地武术团体经常以讲座、表演的方式相互往来。
万州功夫这次能亮相新加坡,和光武国术团执行主席符福文分不开。祖籍海南万宁的符福文多年来一直在新加坡推广海南拳。
2014年,符福文随新加坡光武国术团到海南屯昌进行武术交流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琼派武术“五形桩”。他当时就被“啊哈嗯·呼哈耶”的发音、简单明了的招式和一进一退的节奏所吸引,萌生了学习“五形桩”的想法。2015年,他来到屯昌,拜“五形桩”第6代传人徐宇焕为师。他说:“我在屯昌住了半个多月,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一直跟着师傅练功了。”在符福文看来,“五形桩”并不好学,虽然招式学会了,但劲道和精髓还差得远。特别是“啊哈嗯·呼哈耶”的发音就让符福文吃了不少苦,他祖籍万宁,而“啊哈嗯·呼哈耶”的发音是屯昌话。为了能准确地用屯昌方言发音,他用汉字把“啊哈嗯·呼哈耶”的发音记了下来。
2015年,学了两段“五形桩”的符福文开始在新加坡推广这套琼派功夫。他先是在一家老人院开业庆典仪式上表演“五形桩”,连续表演了几次后他信心倍增。2016年他“硬着头皮”参加了新加坡传统武术邀请赛。这也是符福文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海南传统武术的“五形桩”。
2016年,符福文开始在新加坡免费收徒,传授“五形桩”。现在,大约有30多人坚持跟他学“五形桩”,这些人当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7岁,他们大都是海南人的后裔。今年56岁的韩珍光祖籍海南文昌,练“五形桩”一年多了,每周坚持练两次。他说,“五形桩”是地道的海南拳,在新加坡,海南人练海南拳感觉很亲切。他的愿望是尽快掌握“五形桩”的精髓,能早日开班传授“五形桩”,让更多的新加坡籍的海南人都来学海南拳。
符福文的“野心”还很大,下一步,他要在新加坡推广万州功夫(东山功、马仔功和桩头功)等一系列海南琼派武术。
【原标题:万宁三大功夫亮相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