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丁乙 隋建国 谭平 王衍成
学术主持:彭锋
策展人:李斯扬
展览时间:2021年9月30日(周四)
— 10月31日(周日)
展览地点:山东美术馆一楼A1展厅
主办单位:山东美术馆 山东艺术学院
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无间
彭锋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当代艺术会像中国这样丰富多彩。中国没有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没有意大利的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没有德国的新表现,没有“英国青年艺术家”,也不像东亚邻居那样,有物派和单色画。中国只有当代艺术的丛林,在野蛮生长中透露出力量和顽强,维持着完整的生态。
中国当代艺术没有潮流!正因为没有潮流,中国当代艺术一直维持着它的当代性。一旦当代艺术汇聚成一个方向,一旦我们发现当代艺术有了共同的风格,当代性就不复存在,当代艺术就走向了终点。现代艺术就是前车之鉴。当现代艺术成为一种可以模仿的风格之后,它的现代性就不复存在,现代艺术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后现代同样如此,它在更加急切的风格化中更快地走向灭亡。当代艺术正在重蹈在风格化中窒息而死的覆辙,一些理论家已经开始使用“后当代”一词。多么可怕的宿命!即使后当代流行开来,它也不会比后现代更坚挺,只会更快地走向终结。
丁乙,《十示 2018-2》,366 x 726 cm (in 3 pieces),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2018
丁乙,《十示 2020-1》,360 x 480 cm (in 2 pieces),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2020
丁乙,《十示 2020-2》,360 x 480 cm (in 2 pieces),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2020
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能够保持当代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在整体上没有被风格化,没有被体制化,没有被标签化。中国当代艺术中混杂了太多因素: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审美与智性,颂扬与批判,建构与解构,观念与技艺,多样与一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它们相互矛盾,相互对照,相互依赖,相互建构,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独有的“间性”。多亏了有这种“间性”,中国当代艺术才抗拒了集体的盲从。
但是,“间性”不是一种风格,尤其不是一种可供追随的宏大风格。对于宏大风格的识别,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对于某种没有外显为风格的特质的识别,却需要一种特别的历史敏感力。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在许多人心目中没有整体面貌,既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没有适合宏大叙事的风格,也因为大多数身在其中的人缺乏必要的历史敏感力。
视频加载中...
隋建国,《云中花园·手迹3#》,300 × 300 × 600 cm, 光敏树脂3D打印与钢架,2014-2019
隋建国,《云中花园·手迹5#》,600 ×200 ×300 cm, 光敏树脂3D打印与钢架,2014-2017
如果说“间性”不是一种风格,它是什么呢?笼统地说,“间性”可以是一种态度,一种在动荡中寻求稳定,在疑虑中寻求判断,在对抗中寻求认同的态度。由于宗教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取得绝对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备容纳“间性”的弹性。除了这种文化的弹性之外,地域的广度,社会的复杂程度,尤其是东西方艺术的强烈碰撞,都是让中国当代艺术充满“间性”的因素。
视频加载中...
谭平,《纪念2020》,200×640 cm,布面丙烯,2020
谭平,《纪念2020》,200×640 cm,布面丙烯,2020
当然,“间性”并非意味着不做决定,而是指不盲目做决定,或者说有选择性地做决定。
在“间性”中做出决定,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艺术家的个体性。这也不意味着像浪漫主义时代那样,艺术家享有绝对自由。艺术家在“间性”的网络中获得自由。这里既有个体的自由,也有群体的关联,二者共同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的丛林生态。
王衍成,《无题》,210×780cm,布面综合材料,2021
然而,就像现代、后现代、当代、后当代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可以模仿的风格而失去它们的原本意义,尽管我们已经有所警惕,但“间性”也有这种可能。正如《道德经》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了保留词语的鲜活意义,看来我们得采用冯友兰所说的“负的方法”,像禅师们那样“随说随扫”。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保留“间性”的唯一方法就是“无间”了。
艺术家简介
丁艺
1962 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1983 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90 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丁乙的创作领域包括绘画、雕塑、空间装置和建筑。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他将视觉符号“十”字以及变体的“X”作为结构和理性的代表,以及反映事物本质的图像表现的代名词。
丁乙的作品在全球不同机构和画廊广泛展出,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0)、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2019);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美国纽约,2017-2018);德国柏林戴姆勒当代艺术(2017);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15);德国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等地美术馆联合群展(2015);意大利罗马MAXXI 博物馆(2011);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2010);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7);瑞士伯尔尼、德国汉堡、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美术馆巡展(2005-2009);德国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2001)等。大型国际双年展包括第45 届威尼斯双年展(1993) 、第1届亚太三年展(1993)、第11届悉尼双年展(1998)、第1届横滨三年展(2001)、第6 届上海双年展(2006)、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2012)、第7届釜山双年展(2016)等。
近期在国内外多家机构举办个展,包括龙美术馆(重庆,2020;上海西岸馆,2015),Nova Contemporary(曼谷, 2020),Rüdiger Schöttle画廊(慕尼黑,2019),广东美术馆(广州,2018),香格纳画廊(上海,2018;新加坡,2015),西安美术馆(西安,2017),泰勒画廊(伦敦/纽约,2017),湖北美术馆(武汉,2016), Karsten Greve 画廊(巴黎,2007、2014、2019、2021;圣莫里茨,2012;科隆,2008、2020),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1), 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博洛尼亚,2008),Ikon 美术馆(伯明翰,2005)等。
隋建国
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隋建国在自己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度理解和认识。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多次参加国际艺术群展。
近期个展包括:“生灭与真如——隋建国”(壹美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隋建国2008-2018”(OCAT,中国深圳,2019),“肉身成道”(佩斯画廊,中国北京,2017),“盲人肖像”(中央公园弗里德曼广场,美国纽约,2014),“隋建国的掷铁饼者”(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2012),“运动的张力”(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09),“隋建国:理性的沉睡”(亚洲美术馆,美国旧金山,2005)。
近期群展包括:“物之魅力”(郡立美术馆,美国洛杉矶,2019),“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海口日月广场,中国海口,2018),“罗丹百年大展”(大皇宫,法国巴黎,2017),“三人同船”(玛格基金会美术馆,法国尼斯,2015),“城堡中的花园——第九届巴腾贝格雕塑双年展”(德国法兰克福,2013),“见所未见,UNSEEN——第四届广东双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12),“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国上海,2012)。
谭平
艺术家、教育家,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八十年代末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中心主任。
在长达40年的艺术实践中,他始终探索于绘画、版画、多媒体、设计等多个领域。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波特兰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
主要个展:“谭平:绘画是什么 1984-2021”(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21), “双重奏:谭平回顾展”(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9),“……”(北京,元典美术馆,2017),“谭平”(丹麦霍森斯现代美术馆,2017),“彳亍”谭平个展(美国坦佩,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2015), “画画”谭平作品展(北京,今格空间,2015), “1 劃”谭平个展(中国美术馆,2012),“谭平版画作品展”(北京,德国驻华大使馆,2011),“谭平作品展”(深圳美术馆, 2008),“刺痛与抚慰”谭平绘画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8),“谭平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2005),谭平版画作品展(德国,柏林艺术库, 2000),谭平作品展(北京,红门画廊,1995),“北京—柏林”谭平版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1994)等。
主要群展:“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抽象——当代中国非具象油画艺术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17),“抽象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巡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7),“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16),“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2015),“伟大的天上的抽象”(中国美术馆,2010),“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西班牙马德里文化中心,2008)等。
王衍成
王衍成,出生于1960年广东茂名,祖籍山东。2021年荣获意大利国家艺术院通讯院士、2020年荣获意大利国家米开朗基罗勋章、2019年荣获意大利贝里艺术奖、2015年获法国国家文化司令官勋章、2013年获法国国家文化军官勋章、2006年获法国国家文化骑士勋章、法国 Fonds De Dotation DesBeaux - Arts De Wyc美术基金会主席、法国国家比较沙龙Salon Comparaisons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国际造型协会 AlAP UNESCO成员、IACA国际艺术中心副主席、罗马美院客座教授、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国际美院联盟UAA特聘教授。
他是法国著名画廊Galerie Lelong、法国著名画廊 Galerie Louis Carre、美国著名画廊 Galerie Acquavella等知名画廊的签约画家,自1993年以来,举办过个人展览50余场,联展多达百余场。
2021年9月—2022年6月法国皮诺先生Francois Pinault收藏基金收藏艺术展。
2021年“无间”当代艺术四人展山东美术馆。
2019年9月—2020年2月“微观与宏观”(意大利国家现代美术馆王衍成艺术展)。
2019年10月—2020年2月意大利国家艺术院“色彩的光芒”王衍成油画展。
2020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展。
2020年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收藏作品展。
2020年济南首届国际双年展。
2019年9月美国著名画廊 Galerie Acquavella个展。
2019年上海西岸博览会。
2018年—2019年纽约弗里兹大师展 Frieze Masters。
2018年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个展。
2018年今日美术馆“新沂蒙”美术作品展。
2017年—2021年法国巴黎大皇宫FIAC国际艺术博览会,法国Galerie Lelong画廊。
2017年日本上野美术馆王衍成油画展。
2017年法国泰勒基金会“今日抽象”艺术展。
2016年—2021年瑞士巴塞尔香港艺术展,瑞士巴塞尔瑞士艺术展,瑞士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展。
2016年“衍”王衍成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圆厅。
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
2015年—2017年伦敦弗里兹大师展 Frieze Masters。
2015年法国尼斯亚洲艺术博物馆王衍成油画展。
2014年台湾台北历史博物馆王衍成油画展。
2014年—2020年比利时当代艺术博览会。
2014年—2018年Tefaf Masstricht艺术博览会,法国Galerie Trigano画廊。
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大区馆个展。
2010年法国巴黎Montparnasse蒙帕纳斯美术馆。
2001年—2021年法国巴黎艺术展Galerie Trigano画廊。
2000年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王衍成油画展。
2000年广东省美术馆王衍成油画展。
2000年“百年中国”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0年中国第二届青年美展并获三等奖。
国内外重要收藏作品包括Francois Pinault皮诺收藏基金会、意大利国家现代美术馆、法国Groupe Dassault达索集团、法国Montparnasse蒙帕纳斯美术馆、法国Nice尼斯博物馆、美国Galerie Acquavella画廊、美国Stephen Wynn收藏基金、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钓鱼台国宾馆、解放军大剧院、香港新世界集团基金会、广东省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
自 2000 年至今,法国著名画廊 Galerie Trigano、 Galerie Protée、 Galerie Louis Carré、 Galerie Lelong,美国著名画廊 Galerie Acquavella 定期为王衍成举办个人画展,并携王衍成作品参加欧洲、美国顶级艺术博览会。
学术主持
彭锋,美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委员、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展览策划、剧本创作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出版《艺术学通论》、《美学导论》、《回归:当代美学11个问题》等学术著作15部,《艺术的语言》、《景观美学》等译著7部,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Philosophy East and West、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Aesthetics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策划“弥漫——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意大利威尼斯,2011)、“时差——中德新媒体艺术展”(德国汉诺威,2012)、“平面与深度——中国当代绘画展”(韩国首尔,2014)、“相遇丝绸之路——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乌鲁木齐,2014)等艺术展览200余场。
策展人
李斯扬, 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生。曾参与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2019平遥国际雕塑节等展览的策划工作,2020“年鉴与档案——杨超的影像(2005-2007)”、2021“非常形——霜凝抽象艺术新作展”执行策展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