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建频道
编者按:2020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第五个年头,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自贸试验区研究院也迎来成立五周年的日子。如何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把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打造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开放合作的新高地?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自贸试验区研究院五周年系列笔谈。
挂牌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自贸试验区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为国家开放试制度、为政府治理立标杆、为区域发展筑高地”的战略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较好完成了国家、省里重点试验任务,自贸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虹吸效应日益凸显。2019年12月,中改办、商务部评估组开展全国自贸试验区评估时,肯定了福州片区建设工作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创新高地初步形成
以企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围绕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推出15批198项创新举措,63项全国首创,推广全国23项、全省94项。完成国家205项重点试验任务,完成福州片区新增特色试验任务199项。在中山大学发布的24个自贸(片)区2018-2019年度制度创新指数排名中,福州片区位列第八。
一是投资便利化加速“升级”。推出50项投资便利化举措。在全国率先推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为全国“多证合一”改革提供了经验。推行“一照多址、全城通办等18项商事制度改革,形成从企业登记到项目投资审批、企业经营服务、企业注销退出的全链条系统集成服务。
二是贸易便利化不断提升。推出86项贸易便利化举措。在全国率先实施“关检一站式”查验、电子口岸入网全程无纸化、先放行、后改单等措施。全国率先简化台港澳原产地证书手续,引领大陆与香港、台湾等地通关便利化改革。
三是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布五批80个金融创新案例。建成两岸金融创新示范区、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基金小镇等一批金融载体。区内金融及类金融企业达2921家,比挂牌前增长13倍。全国率先试点区块链金融业务,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全国率先推出“反向参贷”“材料银行”“外汇快捷通”“六贷一透”等,区内融资成本比区外低1个百分点。
四是事中事后监管更加完善。全国率先出台国内首个规范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地方标准,为全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供了样本。梳理55个监管风险点,制定88条对应防范措施,公布“市场经营行为负面清单”2084条。全国首创网络餐饮“e治理”,被评为2019全国餐饮安全十大创新之首。获国务院批复为全国首批创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二)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国际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通过对标世行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着力减环节、降成本、提效率。
一是企业开办时效全国领先。设立“单一窗口”实现企业登记多部门并联办理,实施“刻章零延时”等特色服务,企业开办由挂牌前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在材料齐全情况下承诺3小时可办结。
二是口岸通关环境高效便捷。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完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升级,覆盖国际贸易主要环节,口岸通关无纸化达99%以上。2019年12月福州关区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达到23.71小时、1.12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9%、90%,压缩时长全国领先。出口退税从7.81个工作日压缩至3.37个工作日,居全国前列。
三是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完成868项政务服务标准建设,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现69.32%事项“一趟不用跑”,98.5%事项“最多跑一趟”。全国首创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推出28组“证照联办”套餐服务,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四多一简”集成改革,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率先在水产品市场建成“一品一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四是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全国首创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得到国台办的充分肯定。设立自贸试验区法庭、检察室、国际商事仲裁院。设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无缝对接,已实现区内45家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检察院进行经验推广。
五是企业办税时效不断提升。全国率先推进国地税协同服务创新,为国地税合并和现代征管体系建立探索经验。全国首创“线上 线下”刷脸实名办税模式、办税3A一掌通,实现“一站式”“全天候”办税模式,年纳税时间由挂牌前252小时减少至162小时。
(三)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重点业态蓬勃发展
把制度创新与平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保税 ”“金融 ”“互联网 ”等新业态,打造了一批重点平台,有效带动流量经济发展。
一是物联网产业蓬勃兴起。以获批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引进华为公司等联合建设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物联网云计算创新中心等应用平台,推动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建“全国物联网人才培养基地”,落成全国物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区内物联网核心企业180多家、制定行业标准123项。形成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管网、车联网等物联网应用及配套产业集群,挂牌以来,物联网产业核心产值突破1000亿元。
二是跨境电商成倍增长。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功获批,推行“海关税收同业联合担保”、“免征不退”、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等创新政策。建设20万平方米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福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5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eBay、网易考拉海购、京东、拼多多等境内外知名企业在区内设立跨境电商平台。2019年跨境电商累计进口票数585.53万票,同比增长75.48%,三年平均增速达到211%。
三是整车进口稳居全国前列。全国首创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模式,江阴港成为全国首个提供整车进口全方位3C认证服务的试点口岸,车辆通关由4-6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效率居全国前列。率先开展平行进口汽车保税展示交易。累计到港整车3.2万台,连续五年进口量居全国26个整车进口口岸前7位、新批口岸前3位。
四是金融业态创新集聚。基金小镇落户首家全国性基金管理服务平台,集聚基金类企业374家、规模达1536亿元,占全省六成以上,投向全省实体项目95个、237亿元。新引进的958家融资租赁企业(挂牌前的87倍)创新租赁业务80多亿。全国首创进出口外包金融服务平台,为2万多家进出口企业办理国际结算约20亿美元。全国率先开展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等试点。
(四)发挥对台特色与优势,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
一是深化对台服贸合作。推出21项对台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推动1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全国率先开展海峡两岸AEO互认。开通大陆第二条对台邮件总包水路中转全球航线。成立福州首家大陆与台湾地区律师所联营办公室。推动融达通公司在马祖设立海运快件中转仓,引导百鲜食品等企业吸引台湾水产在榕扩大加工和贸易规模。
二是加强两岸先进制造业合作。成立两岸先端材料研发合作中心,引进15名台湾科研人才,研发全国领先的抗菌超薄玻璃;新大陆公司携手台湾科研机构,研发全球首枚二维码解码芯片。建设两岸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与台湾检测机构联合为台湾企业电子产品提供检测认证。
三是两岸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彰化银行福州分行成为全国首家开业即可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台资银行。设立对台、离岸金融等特色业务中心10家,累计办理对台跨境业务1500多亿元。全国率先建立台企资本项下便利化的“白名单”制度。全国率先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台资板。
四是深化两岸青年交流融合。挂牌成立在榕台湾居民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办公室,成立对台离岸创业基地,有力促进6大台湾青创基地发展,累计吸引台湾青创项目289个、台湾青年就业1043人次。成立大陆首个台湾社工服务中心,创新“三社联动”两岸社区治理模式,吸引台胞来榕参加大陆社工考试。
五是加快落实台胞同等待遇。全国率先启用电子台胞证,全省率先实施公办中小学可聘用台湾全职教师,允许台胞参加大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率先采认台籍专技人才职业资格。全国首创台湾建筑专业人士劳动关系认定方式。全国率先开展台企台胞在台湾地区信用记录查询业务。
(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对外开放桥头堡
一是扩大双向投资。支持宏东渔业、闽柬实业等区内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远洋渔业、航运物流、精深加工、能源开发利用等投资并购,融资近200亿元。吸引澳洲百斯顿集团、美国宝曼公司在区内设立全球分拨中心。
二是加强贸易往来。与4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AEO互认;取消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非处方(OTC)药品进口经营许可。打造4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商品展示馆,引进上万种商品。推动原油进口资质、江阴港进口肉类、粮食口岸资质获批。推动纵腾网络公司等设立海外仓46处。2019年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会展92场。
三是打造国际物流新通道。江阴港获批为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和全省唯一的中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船籍港,开通26条外贸航线,其中“海丝”航线10条。引进德国爱马仕物流,开通榕欧直飞航线,通过汉堡、莫斯科、巴黎等欧洲枢纽城市形成榕欧空中物流通道。推动亚联商贸开通福州-洛杉矶、芝加哥等地的跨境电商货运包机。构建“榕满欧”海铁联运通道,实现市场化无补贴运作,已吸引东南亚、台湾地区等地区货物经由江阴港区进出集散。
(六)释放改革创新红利,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虹吸效应凸显。经过5年的发展,福州片区新增企业3.6万户,比挂牌前增长5倍。其中,新增外资1066个、注册资本719亿元;台资415个,注册资本59亿元。以不到全市千分之三的面积,吸引了全市近一半的外资、台资新增企业数。
二是进出口额倍增。福州片区进出口总额累计986亿元,2019年进出口额181亿元,比挂牌前增长72%,其中,出口比挂牌前增长84%,进口比挂牌前增长57%。
三是港口吞吐量扩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1291万标箱。2019年江阴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05万标箱,相较2015年增长1倍。
四是金融业务倍增。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额250亿元,是挂牌前的10倍。截至2019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5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713亿元,分别比挂牌前增长了253%、361%。
五是开放窗口效应凸显。挂牌以来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0亿美元,其中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备案44项,合同外资总额4.4亿美元;核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22项,协议投资总额7.9亿美元。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努力在“国家试验田”“制度创新高地”和“种苗圃”等定位上下功夫,不断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对标先进、查找短板弱项,力争推出更多改革创新成果经验,加快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耕改革“试验田”
力争2020年推出30项以上具有福州特色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出抗疫复工创新举措。对照香港及新加坡自由港标准,探索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以滨海新城核心区为主探索自贸试验区扩区。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二)以世行最新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
持续对口岸通关、企业开办、获得信贷、政务服务等指标进行深度优化。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推进多缴退税电子化,拓展居民养老保险、房地产交易等方面的区块链应用。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集成范围,实行海关业务办理“全通模式”,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三)以高质量招商引资集聚发展新动能
利用“云平台”开展线上招商,出台政策支持跨境电商、整车进口、物联网、海产品贸易、会展经济、基金小镇等重点产业发展。全力促成深圳货拉拉公司等外资公司落地,促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探讨与香港贸发局、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澳门贸促局建立“3 1”经贸洽谈合作机制。
(四)以“三个福州”引领打造特色平台经济
采取“一个平台、一个政策、一套人马”的方式,通过制度创新对重点平台作进一步提升,扶持基金小镇(2020年基金规模2000亿)、物联网(2022年核心产值500亿)、跨境电商(2020年1000万票)等平台做强做优,为福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五)以重点政策新突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争取离岸贸易、二手车试点、干细胞研究、私募基金股权报价转让试点、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等政策落地。实施更高水平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政策、争取本外币合一的银行账户体系试点。探索“区块链 金融服务”创新。探索搭建江阴港化工油品交易平台。
(六)以政策先行先试深化对台融合发展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惠台政策,进一步推动对台港口物流、金融、青创、社工、知识产权等领域对台合作,帮助区内外贸企业通过“福州-台湾-全球”海运物流新通道出口货物,探索建立“虚拟台青创基地”,将自贸区率先打造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七)以交流新平台搭建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
建立“海丝”双向投资服务平台,推动与加州自贸区、塔科马世贸中心的合作。探索在新加坡、印尼等国建立联动“海丝”自贸仓。依托“丝路海运”联盟等平台增辟新航线,做大“海铁多式联运”“国际中转”等业务,力争202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20万标箱。
(八)以自贸区优势在稳外贸促发展率先突破
应对疫情全球蔓延局势,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外贸通关降本提效,降低融资成本。把握国际展会、跨境电商、新零售等新业态发展机遇,开通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航线,加快亚联商贸等跨境电商新平台建设,打造直播电商基地,加速纵腾网络、海比科技等企业海外仓布局,筹划线上展会,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本文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管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