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唐山,正在努力甩掉“重工业城市”标签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刘秋娜

唐山,正在变得有些“陌生”。

今年11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唐山是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与北京、成都、南京、长沙等地并列其中。10月,商务部公布了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唐山也位列其中。更早的7月,文旅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的通知》,唐山也榜上有名。

背后的重要变化值得思考。无论是城市空间功能的优化改造,还是便民服务的逐渐升级,抑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效应,这些标签与过往唐山给人的印象很不一样。

不一样也体现在城市的消费能力上。瞭望智库发布的《“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一二季度,在2020年GDP总量100强城市中,唐山的消费健康指数排名始终在前20名之列,二季度更是排名第9。其中,在消费升级分项上,唐山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位列第三。

这样的结果,确实与唐山过往浓重的“重工业城市”标签不太相似。那么唐山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唐山市丰南区唐津运河风光。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唐山,今非昔比

“我们真的没想到,唐山的生意能这么好。”罗森中国总经理张晟感叹。

2020年8月2日,罗森首进唐山的6家门店同时开业。开业当日,万达广场店销售额超过35万元,刷新了中国罗森便利店开业首日营业额纪录;6家门店总销售额突破56万元,创造了中国罗森新店开业综合销售额的新纪录。

“唐山多年打下的经济底子好,一些人有消费能力,也有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加上唐山离北京、天津近,周末游的概念吸引了不少游客。即使疫情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整体向好,大家消费理念的升级也越发明显。”唐山自媒体从业者“店哥”这样看待唐山消费蓬勃的原因。

在他看来,近几年唐山的变化几乎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南湖公园、唐山宴、培仁历史文化街成了新地标,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大剧院等场馆的规模品质全省领先,静吧、Livehouse、高端西餐等新潮休闲场所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同时,唐山辖内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举办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南湖公园,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迁西县,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曹妃甸十里海河豚小镇、迁安山叶口村、迁安白羊峪村,等等。

唐山市南湖公园的景色。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些景区不仅激活了本地消费,还吸引了外地游客尤其是京津游客到唐山消费。唐山的部分旅行社还针对自驾游旅客推出了个性化服务:游客可以在多个景区中进行自选并组合,定制行程,既兼顾了自驾游的乐趣,又免除了食宿的后顾之忧。并且,当地还涌现了一些专业的景区营销服务机构,将刚开发的小景区组合起来打包推广。

加强硬件开发的同时,唐山不忘升级服务软实力,这才能整体上向优质城市梯队迈进。“总之,作为唐山人,真心希望自己的城市越来越好,真正成为‘渤海明珠’。”“店哥”说。

转型,早已开始

曾经,唐山是一座贴着“不爱消费”标签的城市。

2007年以前,唐山的消费主力群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收入水平相对偏低、而基数又相对较大的产业工人、失业者、学生和各区县人员,他们流连于小山服装批发大厅、建国路市场、煤医道夜市和赵庄早市等地,在那里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

另一类是收入较高的人群,这些人的消费流向了北京、天津。唐山开有数条直达北京大红门、天意小商品市场、动物园批发市场等地的购物专线,乘客只须将自己的住址和电话号码提供给专线负责人,购物大巴便会按约定的时间上门接人,购物完毕,再将乘客一一送回。唐山一些旅游公司甚至推出了“北京大红门一日游”项目,来满足唐山市民的购物热情。2004年有一个统计:唐山每年流向北京、天津的消费额达30亿元。

2007年是个转折点。

唐山市政府时任相关领导对未来的发展形势作出了一个判断,唐山面临“四个难以为继”:一是资源支撑难以为继;二是生态环境难以为继;三是经济持续增长难以为继;四是改善民生难以为继。

为此,唐山也首次确定了“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奋斗目标。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污水处理区。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08年,位于城市中心的南湖公园正式开工。经过植树绿化、景观亮化、扩湖引水,改造后的南湖水域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之后,唐山在南湖公园周边建设了大剧院、图书馆、城市规划展馆、工人文化宫、南湖国际会展中心等场所,举办了华北风筝风车节、电子音乐节、群星演唱会等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服务业发展。

除了南湖公园外,2007-2010年,唐山建设了现代化标志性新城区——凤凰新城,邀请了香港嘉里、大连万达、新加坡和美、澳门恒和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建设,吸引了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国际零售巨头纷纷入驻唐山。

同时,唐山周边郊县开始修路、环境整治、开发和推广旅游景区。2009-2010年,唐山的旅游开发投入持续增加,旅游总收入也持续增长。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当年唐山旅游资源开发投入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9.0%;旅游总收入62.68亿元,增长40.0%。2010年统计年鉴显示,当年旅游资源开发投入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旅游总收入94.08亿元,增长50.1%。

政府引导之下,传统企业也迈出了转型步伐,开始多元经营,工业厂房纷纷变成了工业旅游区。开滦集团开发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水泥经营了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德龙钢铁建了工业旅游文化园,等等。

“通过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推动了工业城市向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转变。”北京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沈体雁认为,这是唐山市消费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游人在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游玩。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挑战,也不容忽视

繁荣是一时的,还是长久的,要看根基稳不稳。“要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一抓手,提高市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沈体雁认为,这才是消费能够持久繁荣的根基。

在这方面,唐山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下来。

首先,居民整体收入仍然偏低,新兴的文旅和服务行业仍需要努力。

唐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9412元,与2019年的75454元相比增加3958元,增长5.2%,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工资97379元;分行业门类看,19个行业门类中,高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仅有6个,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行业有13个,大部分行业达不到全市的平均工资水平。

其中,工资最高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平均工资为130136元;收入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仅为9651元。

旅游业和消费行业看似欣欣向荣,但是与之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的工资在排名上倒数第二,年平均工资仅为42208元。

其次,贫富差距突出,住房负担牵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根据唐山市统计局数据,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为131843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年平均工资最低,仅为48304元。

“唐山规模以上企业以传统资源型行业居多,这些企业对资源依赖较重,对技术创新依赖程度较低。因此,掌握资源的老板和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沈体雁说。

唐山的房价同样是普通市民茶余饭后的吐槽点。2020年,北方楼市普遍表现不佳,唐山却成为了一匹“黑马”,甚至在8月,唐山新房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1%,登上了全国首位。

如何把人民群众的收入提升上去,把消费能力从房产中释放出来,是唐山值得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再次,传统行业占比较大,就业面不够宽,年轻人外流,可能导致消费潜力不足。

根据唐山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21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3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7亿元。第二产业占比高于多数经济大市。

“周围人主要的就业岗位还是在矿场、铁厂、水泥厂,除此之外就是进入体制内,成为老师、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一位回到唐山的年轻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能不能留住,对于唐山而言,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根据唐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长1.86%,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18%;15-59岁人口与2010年相比,比重下降10.3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22.81%,比重上升8.43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传统资源型、工业型城市带来的城市污染问题,也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为解决这些问题,唐山仍在努力,变化正在发生,或许,还要再给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