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光线来做设计>——贝聿铭名言
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走过了102年岁月
2019年5月16日,华裔美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在纽约曼哈顿逝世。随之,其人生和职业生涯,画上句号。
笔者用两张地图来回顾和纪念这位擅用几何与光线的建筑设计大师。第一张图勾勒了先生102年的人生简史:
(贝聿铭人生地图:点开查看大图)
贝聿铭,英文名Ieoh Ming Pei,作品署名I. M. Pei,“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是业界对其的评价。
贝氏为江南名城苏州望族后裔,生于广州,其时父亲贝祖贻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生母庄氏为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在贝聿铭氏13岁时过世。继母蒋士云,为中华民国驻外使节蒋履福之女。有1姐、2弟、2妹妹,妻子卢淑华(音译,又名卢爱玲,有人考证为陆书华)为中国留美学生,婚后育有三子一女,贝建中、与贝礼中继承父业,是当代著名建筑师。
中学时代,贝聿铭在苏州
1942年,贝聿铭新婚纪念照
贝先生一家在欧洲
70多年生涯,作品为何只集中这三个国家?
1946年,贝聿铭的毕业作品是为祖国设计的上海艺术博物馆,这一融合了东方和西方建筑理念、风格及文化元素的作品,一问世就获得了高度评价,他的老师格罗皮乌斯先生说: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致的毕业作品。
如果从这一年算起,他的建筑师生涯达到了73年。1948年,31岁的贝聿铭离开校园,进入更大的实战舞台。如果从这一年算起,到他去世,也有71年从业经历。
到20世纪80年代,贝聿铭凭着肯尼迪图书馆暨博物馆、博尔德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等代表作,奠定了在业内的地位。尤其是美国国家美术馆项目,将他“稳稳地推到了建筑界的大师”地位。
香港中银大厦、卢浮宫改造项目的“玻璃金字塔”的问世,更让这位华人建筑师变得妇孺皆知。
梳理他的主要作品,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作为享誉全球的建筑师,贝先生的作品并不那么“全球化”——从大地理馆制作的这张地图可以看到:多数建筑分布在美国、中国、新加坡,加拿大、卡塔尔、日本、德国、法国,各有一座分布。
纽约市艺术协会会长肯特·巴威克曾评价:“贝聿铭的建筑,仿佛变幻莫测的现代世界中一条奇妙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曾是沟通欧亚大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大道。根据贝先生作品的分布状况,这里的丝绸之路沟通的并非中国与欧洲,而是亚洲与美国。
(贝聿铭作品地图:点开查看大图)
上图:70多年从业生涯中,贝聿铭几乎每一件作品都堪称所在国或城市的地标。他的作品跨越欧、美、亚三大洲,分布在美、中、日、德、法、卡塔尔等国。
贝先生九成以上的建筑,集中在美、中、新三个国家。总的来说,呈现“重美亚,轻欧洲”的分布格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种级别的大师的作品,应该全球开花才对。这种分布格局是如何造成的呢?
第一,文化背景影响。
先生出自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家族,少年在广州、苏州、上海的居住时光,让传统的中式美学影响了他日后的设计思想,在中国、新加坡,以及日本这样的儒家文明圈,颇有用武之地。他给儿子取名建中、礼中——透露着骨子里难以割舍的儒家文化情结。
离开故土许久,成年后接受的也是美式教育,但他“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他曾说:
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美国是他接受系统建筑教育的地方,也是其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他超过60%的作品坐落在这里,实在情理之中。作为一个来自大洋彼岸另一种文化背景的移民,要想征服美国建筑界,并不容易,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交出了满意答卷。
虽然是西方国家,但美国是个多元文化融合之地,不像欧洲诸国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里成为现代主义最理想的舞台。
贝先生在欧洲只有两件代表作,一个是卢浮宫的改造项目,也就是那个著名的玻璃金字塔,另一个是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的新翼。有没有发现?这两个作品,严格来说,都不是独立项目,而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的辅助性设计。
卢浮宫博物馆:古老与现代的融合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历史比中国故宫还要早;德国历史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为建于1695年的柏林军械库。
但是,才华横溢的贝聿铭就像一位“魔法师”一样,在历史底蕴深厚的建筑上,植入了全新的地标,虽一度充满争议,但最终赢得了业界称赞。两件“配角”甚至喧宾夺主地盖过了原有的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
不过,除了这两件作品之外,先生更多的代表作是在欧洲之外——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擅长领域和理念推广,在欧洲挑战难度大。
贝聿铭先生专供公共建筑和文教机构领域,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石材。欧洲各国历史底蕴深厚,多数城市的老城保持着中世纪以来的建筑风貌——花岗岩主体的传统建筑,坚固耐用,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这些地方给贝聿铭们的发挥空间不大。
俯瞰传统建筑众多的巴黎
伦敦摩天大厦并不密集
马德里城市景观
夕阳中的柏林
俯瞰罗马城
欧洲新城区街区则多追求生态田园理念,对于玻璃幕墙、摩天大厦并不感冒。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扩展。
且不说欧洲,即使在波士顿这样的美国城市,贝聿铭也曾遭遇过“抵制”,这是美国东部“最保守”的城市——这里在美国属于历史相对悠久,有许多殖民时期的古典建筑。当地人将老建筑集中地考帕列广场视为“新英格兰的雅典卫城”。
包括摩天大楼在内的新式建筑,在这里不受欢迎。贝聿铭设计的汉考克大厦达到了60层,1968年8月刚一开建,当地建筑师便在媒体上撰文“讨伐”:
“我们无法想象,这片优雅古老的土地上,会建造出比它(汉考克大厦)更笨重、违和的建筑。”
在拥有欧洲遗风的波士顿犹如此,何况在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美学深刻影响的欧洲诸国。贝先生所擅长的中式美学思想,在华语地区可以被接纳,在欧洲难以被广泛接受。建筑师是艺术家,也是经济学家——谁也不愿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亚洲各地,虽然也有古老的文明影响,但那里曾长期经历战火洗礼,旧时的建筑难以容纳新时代城市的人口压力——现代主义建筑在这里也颇有发挥余地,贝聿铭在新加坡的作品,均为摩天大厦。
香港中银大厦及周边建筑
所以,贝先生在亚洲的作品,既有时尚的摩天大厦,也有充满中国传统美学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
需要声明的是:贝先生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但并不排斥传统风格,他甚至曾经反驳恩师:
气候怎么处理?历史怎么办?传统怎么办?
他在亚洲地区的作品,非常注重与当地气候等地理环境的结合。
他的作品,总体来说,擅用几何图形和光线,但又很少雷同,每件作品往往既能标新立异,又能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
日本甲秀美术馆坐落于丛林,颇有《桃花源记》中的哲学意境,台北路思义教堂打破过去教堂的条框,又与周边热带红壤自然环境相协调,老中有新,新奇中致敬传统,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形式、材质完全是现代主义作品,但用色和格局又植入了江南园林的美学,极其绝妙。
苏州博物馆正门
苏州博物馆墙壁
台中路思义教堂
香山饭店前的“曲水流觞”
日本美秀美术馆廊洞设计
美秀美术馆廊洞外观
|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驻美大使馆|
位于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重亚太,轻欧美”格局,丝毫不影响大师的地位
“重亚太,轻欧美”的格局,并不影响贝聿铭建筑大师的地位。尽管在欧洲作品不多,但丝毫不影响欧洲人对他的认可和褒奖。
如,贝聿铭他是法兰西艺术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院士,曾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法国密特朗总统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 、法国国家艺术勋章 、法国政府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 。
1984年,贝聿铭夫妇在法国出席被授予法兰西艺术学院外籍院士活动
优秀大师,精而不多,精而不广。各行各业誉满全球的大师,未必一定要追求所谓的广度,贝聿铭就是这样,他70多年的建筑师生涯,几乎两年一件作品,这个数量并不算高产,对于一位声誉这么大的设计师来说,他并没有“滥用”自己的话语权和名誉,把自己的专长和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七八个国家,一样可以成为行业巨擘。
他内心一定深知母国那句朴素而伟大的哲理:有所为,有所不为。
20世纪80年代,贝聿铭在苏州园林
附贝聿铭主要作品目录:
中国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1956-1963)
美国博尔德国家大气中心(1961-1967)
加拿大蒙特利尔圣玛丽城广场(1962)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设计(1967,外聘顾问)
美国波士顿基督科学教会中心(1968-1974)
美国雪城艾弗森艺术馆(1968)
美国哥伦布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1969)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70,后曾翻修、扩建)
美国波士顿海港大楼(1971)
美国达拉斯市政厅(1972)
美国伊萨卡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馆(1973)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1974-1978)
新加坡华侨银行大厦(1976)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学生活动中心(1976)
美国波士顿汉考克大厦(1977)
美国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1978-1982)
美国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1979-1986)
新加坡莱佛士国际中心(1980-1986)
美国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暨博物馆(1979)
美国休斯敦摩根大通大厦(1981)
中国北京香山饭店(1982)
中国香港中银大厦(1982-1990)
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威斯纳馆(1985)
新加坡史丹福瑞士酒店(1986)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1989)
德国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1990)
新加坡新门广场(1990)
美国纽约四季酒店(1993)
中国北京中国银行总行(1995)
日本甲贺市美秀美术馆(1996-1997)
美国克利夫兰摇滚音乐名人堂(1998)
中国新竹市环境保护局(2000)
中国新北市八里垃圾焚化厂(2001)
中国苏州博物馆(2002)
美国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2004)
中国澳门科学馆(2006)
卡塔尔多哈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6-2008)
中国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200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