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来生还想再做您的儿女

孙吉龙

母亲陈水玉出生于马来西亚,1947年与父亲在新加坡结婚,翌年便随父亲回到故乡集美孙厝。她和父亲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十二人。

刚回乡时,大家都叫母亲“番婆”,担心她没法过苦日子。可母亲没有退缩,卷起袖子上山,打着赤脚下田,学着种田、种菜、养猪、养鸡、缝补浆洗……时间不长,村里人都对她刮目相看。

我们兄弟姐妹共六男六女,母亲养育我们着实不易。平日里,母亲经常是背一个、抱一个,手上还牵一个。因为忙不过来,没能及时给孩子把尿,背上的孩子就直接尿在母亲身上,时间一长,母亲背上的衣服都被尿液渍得黄黄的。在艰辛的岁月里,我们家粮食不够吃,饭一上桌,我们兄弟姐妹你一碗我一碗,干一点稠一点的一会儿就扫光了,有时连米汤都没剩。母亲一声不吭,有剩的就吃,没剩就喝几口水算一餐。

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的衣服是哥哥姐姐长个了就给弟弟妹妹穿,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但每到过年,母亲总会想办法让我们穿上新衣。临近腊月,母亲忙完家务,哄我们睡觉后,就将伯父及外祖父从新加坡寄来的布料拿出来,在昏暗的灯光下裁裁剪剪,一针一线为我们做新衣。后来,家里买了一架旧的手动缝纫机,母亲才省力些,可即使如此,母亲也常常忙到深夜。

我们家是严父慈母。小时候,我们兄弟几个打闹就要被父亲打;与别人家小孩吵架,只要有人告状,无论对错,我们都要被家法“伺候”。母亲事先知道,都会叫我们躲起来,她想只要父亲过了气头就不会打那么狠。每次父亲打我们,母亲总要用身体护着我们,父亲的竹梢就直接抽在了母亲身上。

母亲也不是无原则地袒护我们,她经常给我们讲道理,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小时候,看到生产队田里偶有没收拾干净的小地瓜、邻居家种的番石榴熟了掉到地上,我们会如获至宝捡回家,母亲会教育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小时候,家里十分拮据,我们去捡碎玻璃、牙膏皮、陶瓷片,卖了贴补家用;等再大一点,我们去捡牛粪和猪粪,那时,捡牛粪、猪粪是可以记工分的。母亲总是教导我们:“大富由天,小富由勤俭,做事要勤劳,生活要节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洋的亲戚有时会寄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给我们,每次父母都要匀出一些送给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我们不理解,母亲总会说:“亲朋和邻里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别人帮助我们都要记住,做人要有良心,要感恩。”

母亲没文化,但明事理,家与国、公与私,孰轻孰重,分得清清楚楚。2008年3月18日父亲去世,隔天我所在的单位有重要公务,我向母亲说明情况,她毫不犹豫地说:“你去忙吧。”2012年10月24日,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第二次理(监)事会在江苏召开,正遇上要办家族大事,母亲说:“你去开会吧,公家的事重要。”2013年父亲的忌日,我却被邀请前往山东临沂参加孙氏宗亲联谊会,母亲说:“你去吧!你爸爸会保佑你的。”

母亲在,家就在。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心目中,母亲是蜡烛,是春蚕,是避风的港湾,是遮阳的大树,是避雨的天棚。2014年7月12日,母亲安详地走了,享年90岁。敬爱的母亲,我想告诉您:您生生世世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来世我们还希望再做您的儿女!母亲,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学习您的勤劳、善良、豁达,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