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如何从咖啡胶囊看出酒店品味?

在酒店备品中,除了茶包、洗漱品之外,另外一样值得被顺走的应该是咖啡胶囊或咖啡包。这些咖啡品牌的选择有很多,从中也能看出一家酒店的品味。

今天,我们找来几位最挑剔的同事,在办公室里测评酒店里的咖啡。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舌头都被黑咖啡浸泡得无比毒辣,耐受性极高,一尝便知这些咖啡有多少斤两。

在酒店客房中,最常见的一定是 NESPRESSO 雀巢。由于胶囊的口味和种类丰富,咖啡机本身也相对使用方便,NESPRESSO 成了大多数的选择。我们这次测评选用了数家不同酒店的 NESPRESSO,还用了美式、拿铁、卡布奇诺等方式炮制,看能幻化出什么风格?

Volluto 主打的是平衡型的香味,是由巴西和哥伦比亚的阿拉比卡豆混合而成,带有拉丁美洲的风格特色。

在雀巢的官方浓度表中,它的浓度指数是4,应该不算浓烈的咖啡。果然,当我们把咖啡机调成了大杯装的Americano后,口感是比较清丽的。虽然从杯中可以看出,咖啡豆的油脂还不错,但苦度和酸度却是中等偏弱,水的稀释味道比较大,可能更适合调配成Espresso饮用。

出没地点:

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

北京宝格丽酒店

名古屋The Strings Hotel

京都格兰比亚酒店

成都费尔蒙酒店

第二款尝试的是Ristretto,这款咖啡属于中深度烘焙,以巴西的阿拉比卡豆为基底。中文名是「短萃取浓缩咖啡」,可以说是精华版espresso

同样,我们第一杯先喝为敬的是美式。在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热水后,掺水的稀薄感比较明显,在中性口感的氛围下加入罗布斯塔豆,添加了些许的烟熏感。果酸不明显,但醇度和苦度的确比Volluto提升了不少。

因为很多咖啡店会用Ristretto调配馥芮白,所以第二杯我们也打了奶,调制出一杯拿铁。

同事很用心地炫耀了一下她的拉花技术,可惜没用,这杯拿铁依然变成了一只不能打的小奶狗。因为奶香味完全盖过了咖啡的豆香,很淡,喝起来甚至不如办公室咖啡机打的浓缩好喝。

终于知道为什么咖啡店会用这款咖啡作为基底来调制馥芮白了,可能它本身就是适合偏好奶香味突出的人群。

出没地点:

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

上海柏悦酒店

上海和平饭店

米兰阿玛尼酒店

这款佛罗伦萨咖啡主要特点是由巴西和哥斯达黎加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共混而成,而且针对豆子的特性,也采用了不同的程度的烘培,据说特别适合用来调配香甜的玛琪雅朵。

我们限于手头的原材料不够丰富,就只做了卡布奇诺。但口感完全不输。油脂丰富且浓醇的咖啡配上轻盈的奶泡,可以喝出绵密的口感。

和之前的拿铁对比,即使这杯也加入了大量的牛奶,却依然能突出浓郁的可可香。用来当作下午茶的饮品,搭配甜食应该可以相形益彰。

出没酒店:

北京东隅酒店

三亚亚龙湾瑞吉酒店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

北京宝格丽酒店

虽然雀巢的一大优势是口味多,通用性强,但还是有少部分酒店,为了讨好情怀卦的住客,而选择了机器造型更复古、更小众的意大利品牌illy。

虽然我们办公室的茶水间没有配备illy咖啡机,但为了对比测试的完整性,也买来了illy深度烘培的胶囊,准备拆开之后重新填充进雀巢的胶囊里,鸠占雀巢(谐音梗扣钱)。

由此而得出一个非常痛彻的领悟:illy 的胶囊真的很结实,我们捣腾了一个小时,才把咖啡粉从胶囊里面弄出,成功从雀巢咖啡机中萃取了一杯 illy 的 espresso。

从咖啡的挂杯程度可以看出,油脂还是很浓稠的。口感也确实没有让它的意大利血统掉价,一致赢得了嘴刁的众人好评。

后来为了创新口味,我们还在酸奶中淋上了illy的espresso。融合的味道也不错,吃起来有点像淋上了咖啡的香草冰淇淋阿芙佳朵,建议在家里的话可以试试。

出没地点:

上海镛舍

香港奕居

成都博舍

试完了胶囊咖啡之后,我们把目光移向手冲,第一款尝试的是悦杯客,这是一家本土的咖啡品牌,而咖啡豆则有来自各个地区的拼配。

在这杯手冲中,我们用了25克的研磨咖啡粉,加上250ml热水,加上两层咖啡滤纸慢慢滴漏。按建议,房间里有一个法式咖啡滤壶,只要倒下去冲泡就好。但我们用滴漏的方式,口感会更顺滑。入口之后,感觉花香味浓郁,但苦度略高。

出没地点:

东隅酒店

北京希尔顿酒店

Bon Café是一个新加坡牌子,有着50多年历史。除了咖啡门店,他们还为很多东南亚、澳洲的酒店提供咖啡豆和咖啡粉产品。所以即便你在酒店房间里没喝过这款咖啡,但是说不定在酒店早餐或其他场所,你都尝试过了他们的咖啡了。

这次的手冲研磨咖啡,我们加入了10克咖啡粉和150ml的热水,可以看得出咖啡的色泽和亮度,是挺诱人的,但绝对不是因为残留了洗洁精的效果。

而品尝起来会有些草药味,一丢丢果酸,和一丢丢回甘,估计咖啡豆是东南亚或者云南这边产的。

出没地点:

新加坡Carlton Hotel

新加坡嘉佩乐酒店

当然还有常见的速溶咖啡,我们也尝试了一款。这是来自日本的UCC优士三合一咖啡,他们是世界首个发售罐装咖啡的公司,拥有在牙买加蓝山的咖啡农园。包括在日本和台湾各地开有的上岛咖啡厅也是属于他们的。

但不得不说,速溶咖啡真的是处于咖啡链的底端,这款咖啡也是我们测评中最难喝的,入口只有人造奶精的味道,齁甜,也无咖啡香气,完全一星推荐。

下次在酒店房间里看到速溶咖啡,还是绕道而行吧。

出没地点:

台湾思泊客酒店及日本快捷酒店WBF

最后尝试了一款同样在日本的酒店中很常见的挂耳咖啡。这种咖啡和手冲类似,只是它更为方便,即使你没有滤纸、滴壶等工具也能冲泡。

Muji酒店中,就放置了他们自家产的同名咖啡挂耳包,果然很会做生意。而这款哥伦比亚慧兰也分为了普通型和低咖啡因型两款。

只要撕开咖啡包,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杯子最好选一个杯身高一点的,这样能让咖啡有空间滴漏,而不至于整体浸泡在热水中。

咖啡冲泡出来的颜色清淡,透亮,入口有微微果酸,不算特别有哥伦比亚风味,低因和普通版的咖啡味道也不算有很大差别。但挂耳包就胜在便携性,旅行去哪儿,带上一包即可随地而泡。

出没地点:

Muji Hotel

还有哪款客房咖啡你觉得特别好喝?

在评论区里告诉我们

我们将会抽取3位读者送出胶囊和挂耳咖啡

策划/悦游新媒体

编辑/Phillip

撰文/Helena、Skye

版式设计/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