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透过BBVA看开放银行实践

中国金融业很早就启动了针对开放银行的尝试,未来我们的开放银行模式很可能不会采用英国和新加坡政府的监管驱动方式。但从身处欧洲的BBVA身上,我们认为其在开放银行方面的实践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中国银行业学习和借鉴的。

银行业谈数字化转型及开放银行实践,不可避免会遇见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BBVA通过持续深入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行业典范,取得了一系列的开放成果,2017年BBVA的新集团愿景“为所有人带来时代的机会”(“to bring the age of opportunity to everyone”)则体现了开放共赢的企业基因。

BBVA的数字化转型真正帮助他们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根据Forrester Research分析,BBVA连续三年在欧洲移动银行领域保持领先。 BBVA土耳其的专营权公司Garanti银行的总体得分也位居第二。2019年多个全球金融媒体也把BBVA评选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金融机构之一。

BBVA最近还向李开复博士所在的Al投资基金Sinovation Ventures(创新工场)投资5千万美金,进一步开拓中国科技市场。

李开复博士和BBVA集团执行主席Carlos Torres Vila 在BBVA的AI论坛中。

BBVA的数字化野心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5G时代数字化运营商的一个全球论坛上,偶遇当时BBVA的全球客户解决方案首席执行官Derek White(Google金融服务副总裁)。这之前并没有预期一家银行会参与到这样偏行业属性的论坛中来。作为主题演讲者之一,Derek带来了非常精彩的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客户为中心文化的分享,而结场的金句至今震撼尤新 ——

“请不要误解,我们不是要成为数字化银行,我们要成为数字化企业!”

一词之差,促使很多在场企业,包括笔者反思这个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接下来的酒会闲谈中,得到了更多BBVA数字化转型的上下文,开放银行对于BBVA来说就是业务的必然。交流过程中也发现BBVA对于科技的理解确实是世界一流的。

更多的研究发现这家银行在数字化浪潮中进行了非常大胆的尝试,MIT专门的研究机构CISR针对BBVA的数字化转型做了系列分析,其中让我们非常钦佩的是其在数据方面的突破性尝试,最终将数据能力植入到了核心业务之中,成为了其在全球金融,乃至非经融领域的杀手锏。

BBVA在2014年成立了一个“数据科学卓越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并负责其在数据科学方面的领导作用。由于是独立的商业实体,和传统银行就是合作关系,一方面这个数据科学中心被授权访问银行的交易数据,另一方面这个实体需要将数据的能力赋能给银行各个业务条线。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但保证了数据,这样一个新兴科技能力,能够独立发展,也明确数据能力在整个组织的定位。

到2017年,数据中心已经在各个业务条线植入了300多位数据科学家,和业务一起进行分析和创新。商业价值早在2015年就已经非常明确,仅通过数据分析指导银行分支机构的物理分布一项,就为BBVA带来了3900万欧元的成本节省。更为创新的是,通过数据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应用,包括帮助城市更合理规划和自然灾害方面的建模分析等。

数据只是BBVA眼中数字化能力的重点之一,在创新和开放方面BBVA也都有类似大胆的尝试。打开BBVA的首页,我们会看到创新“INNOVATION”被排在了最前面,之后才是金融“FINANCE”。科技趋势和应用分析也充满了整个BBVA网站,表达着这家企业在科技上的开放态度。

从数字化转型角度,之前的文章《BBVA,数字十年》,从客户服务视角分析了BBVA数字化转型的历程。站在开放银行的潮头,不得不说十年的数字化能力修炼给未来的新开放商业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BVA的开放银行模式

BBVA针对Open API、Open Banking 和 Banking-as-a-Service 进行了区分。BBVA认为Open Banking向第三方提供对现有银行客户数据的访问权限,而Banking-as-a-Service向第三方提供对银行功能的访问权限,以便非银行机构可以将银行现有业务范围之外的用户连接到银行服务。两者的基础都离不开Open API,对外开放的API,不论是对外提供数据的访问,还是把银行自身的金融服务变成社会公共平台。

著名的美国金融软件公司Intuit提供的mint服务,是通过用户授权获取类似BBVA这样银行里的交易数据来帮助客户进行针对性地在线理财。这样的案例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比比皆是,只是真正两家不同商业实体之间的开放合作很少,类似阿里这样的企业,会成立自己独立的业务团队去拓展蚂蚁平台上积淀的交易数据。

独立的移动银行Simple被认为是典型的针对BBVA银行基础服务的FinTech创新,收入主要来源于客户存款的返利。在之前的P2P时代,我们其实也看到了类似的小贷公司将资金完全托管在合作银行,银行提供了关于资金的清核算服务,甚至是账户管理。

The Paypers and Innopay针对开放银行2019年进行的分析报告,BBVA的开发者体验全球领先。

这样的概念区分对于商业模式思考有一定帮助,但实质都是银行将自身能力进行开放,从而能够换取更多的生态合作和创新,持续提升客户体验。BBVA在设计开放银行业务模式上非常关注以下三点。


关注端到端客户场景

开放的前提是服务客户场景、创造客户价值,比如为了帮助西班牙商户能够快速在中国开展业务,BBVA通过API对接了支付宝,利用银行的认证信息加速了合作伙伴方在当地的认证过程,提高了企业在目标市场的转换率。

客户场景上端到端的思维也帮助BBVA持续拓展客户服务的边界,利用数字化技术进入到了不少非金融领域,比如在墨西哥和Uber的数字化合作,帮助BBVA通过出行场景触达了更多的客户。

关注产品化API运作

API是银行数字化能力开放的载体,产品化的运作模式保证了对于能力的专注。能力的背后是持续稳定的团队,能够长期思考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BBVA的API产品家族图谱

BBVA的API家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演进,共同形成了BBVA对外的开放金融平台。平台本身被作为一个大的产品来经营。在关注业务价值的基础上,对于平台使用者——开发人员体验的关注也在持续增强,BBVA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提供真正从API开发到验证全生命周期支持的银行之一。

关注持续跨界创新

BBVA最新的尝试是在全球电商亚马逊上卖东西,初期BBVA将与一家西班牙米其林餐厅合作,销售其废品回收项目生产的各类围裙、手提袋和钱包等物品。目标是尝试电商平台卖金融服务和产品。这样的“奇思妙想”在BBVA的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持续不断,让创新成为了BBVA打造开放银行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

BBVA创新文化的核心在于其实验与学习(test and learn)的方法,通过高校研究机构、创新机构、BBVA创新中心、BBVA创业公司比赛,Innova黑客马拉松挑战赛,BBVABeta测试器,BBVA风投,以及收购和合作伙伴打造整个创新生态圈。BBVA针对创新项目也制定了灵活的预算编制以及敏捷的运营支撑。

2019年11月,BBVA出版了一份名为《创新与科技雷达》(Radar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的专题报告,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尚未出现大规模发展的潜力领域进行了探讨,希望借此为今后银行业革新提供一些思路,其中就讨论了量子计算、增强现实(AR)等新科技对未来金融行业的影响。

开放银行已经成为BBVA的战略名片,随着数字化业务的深化,可以预期更多的开放商业模式在BBVA的数字化摇篮中孕育而出。

BBVA的开放平台基因

BBVA在开放银行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离不开强大的平台支持。BBVA在科技能力建设上的持续高投入,帮助其获取了优于同行的数字化平台竞争力。早在2016年,BBVA就开始通过投资、收购、合作等多种手段构建自己的科技生态,我们熟悉的阿里、Google等科技企业也都是其长期合作伙伴。

BBVA创新科技生态

构建这样的开放平台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科技的开放性思维对于强监管合规下的银行传统业务思维是一种颠覆。BBVA目前先进的开放平台应该说是其数字化转型取得的成果之一。从平台的敏捷构建和持续运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真正的科技基因在BBVA整个组织的生根发芽。

价值优先

任何的API和服务的规划及运营都围绕着客户价值的呈现,打开BBVA开放平台的任何一个API产品,都能够找到明确的价值主张,比如“单次调用完成端到端客户验证”。描述都采用了简单易懂的业务语言,避免那些望文生畏的技术术语。

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BBVA提供了不同针对性的API产品,并通过解决方案和学习案例的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现商业价值,帮助客户理解潜在收益。

价值优先的原则可以很好的约束API的对外开放,保持整个开放平台的简洁易用,避免单纯技术冲动造成的平台设计复杂化,无故增加整体运营成本。

开放技术

BBVA的API设计遵循了互联网的REST架构规范,对于开发者来说是天然友好的。能够满足这样的规范,也说明BBVA的内部IT系统完成了开放技术的改造。这样的开放技术应用,是保证API能够被高效利用、降低使用门槛的必要条件。

在构建开放平台的同时,BBVA也拥抱了开源的技术文化,BBVA的GitHub仓库里逐步开源出了不少围绕API的开发和测试工具。

和很多人认知不同,对比传统银行惯用的私有技术和设计,面向互联网的开放技术在设计和实施上有更完备的规范。互联网的不可预知性,历练出了一整套面向开放的可行技术标准和方案。不去拥抱和利用这些经验是不应该的。

广泛连接

开篇提到BBVA投资李开复博士在中国围绕AI能力的创新工场,只是BBVA此类科技连接的众多尝试之一。针对科技能力的获取,BBVA专门成立了投资公司Propel(https://propel.vc)。Propel在过去几年已经连续投资了超过30多家科技企业,而这些投资的逻辑都是为了帮助BBVA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客户。

投资的同时,BBVA也广泛地参与到了全球技术社区的活动中。围绕金融科技和数据应用,BBVA尝试打造了Open Summit平台,吸引全球的专家和学者共享、交流和碰撞。

在这个科技时代,想要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能力,组织必须要形成多元化的人才连接,才能拥有真正的科技生态。

BBVA 2019年开始用“datathon”代替面试,寻找下一代数据科学家。

中国开放银行借鉴

中国金融业很早就启动了针对开放银行的尝试,甚至可以说我们在移动支付上取得的成绩正是开放思想的运用。未来我们的开放银行模式很可能不会采用英国和新加坡政府的监管驱动方式。但从身处欧洲的BBVA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专注客户、市场驱动的开放尝试,正是这些尝试让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由此,我们认为BBVA在开放银行方面的实践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中国银行业学习和借鉴的。上一代金融科技驱动的开放平台,如蚂蚁金服,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在金融业的颠覆力量。而这样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开放银行的探索必然将推动数字化银行的更进一步落地,创造出更深入、更广泛的客户和市场价值。

打造科技生态

对比BBVA,中国银行业在科技的采用上更多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大行最近几年科技人员成倍增长。这样的模式长期来看显然是无法持续的,并且也是无法为很多区域性银行所接受的。

科技应用的突破很多时候来自于异业的借鉴,而跨界的合作就必须走出去,融入到不同的产业中,才能真正找到商业模式的突破。很多银行在思考如何介入到产业互联的模式中去,但应注意要给予底层科技生态建设足够的重视。

专注业务成效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上一波热潮仍然给大家“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很多银行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和平台团队,起初都是干得热火朝天,但最终都发现很难找到真正的业务场景。

BBVA在大数据的应用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成立专门数据公司之初,就明确了数据业务价值探索和赋能业务数据能力的定位,由此取得了卓越成效。

金融科技发展仍然在加速,银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科技焦虑:一方面科技的投入已经是生存相关,另一方面投入和产出总是难以估算。我们建议银行在坚定科技投入的同时,一定要从业务成效的视角去规划金融科技的引入,以精益的方式,建立快速的价值验证闭环,在实战中迭代思维。

赋能员工成长

由于中国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企业普遍对员工成长这个长期话题关注度不够,总是希望用换人来解决科技带来的技能升级要求。然而,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对于员工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会随着市场和业务变化持续改变。一家企业必须要建立起针对员工持续赋能的机制,才有可能迎接一次又一次的市场变革。

限于本文的篇幅,BBVA在数据和创新等领域赋能员工的努力不再详述。我们国内一些领先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都在科技创新赋能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逐步在改变着整个组织的基因。

真正有远见的管理者都明白员工的持续成长是关系到一个组织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关注短期业务成功的同时,必须要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员工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取新技能。对于新一代的员工,我们还要思考如何才能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发挥,构建组织级的创新平台。

BBVA只是全球开放银行浪潮中的先行者之一,在接下来的金融科技推动下,会有更多的银行创造出新的开放模式,衷心希望我们中国银行业也能够产生这样的数字化时代的弄潮儿!

本文分析数据和信息全部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

  1.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bbva-trialing-making-sales-on-amazon-2020-1
  2. https://www.atmmarketplace.com/news/bbva-launches-sales-on-amazon-with-eye-towards-financial-products/


文/ThoughtWorks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