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感恩无需教育——《爸妈不在家》划重点

感恩的心,是我们教育中常常听到见到的词。无疑,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词。你否认感恩,你就被摒弃,就失去了被尊重的可能。

感恩当然是对的。人不可不懂感恩。

但是,感什么样子的恩?为什么感恩?如何感恩?感恩教育又应该如何开展?在喧嚣的“正确”背后,似乎不该轻易质疑这些问题。我们因此失去了深一步思考的机会和能力——感恩么,你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好”人,就必须感恩。如果你不感恩,你就不是一个好人,甚至,不是人。总之,家对国、人对家、孩子对父母……感恩,不必多问,去感恩就好了。

感恩教育也应运而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这个,感恩那个——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医护给了你再生的机会,家庭给了你教育的条件,老师为你付出了太多——孩子啊,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为什么不能有一点点感恩的心?在感恩教育中,我们的孩子几乎被压得抬不起头,哪里还敢有自我。他们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始终背负着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们能抬起头来,做一个不要“感恩教育”的人吗?整个社会,有没有意识到,这是每一个都做过小孩子的成年人,以爱的名义强加给他们的。

电影用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个平凡的家庭。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反思的机会和平台。

电影以1997年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大时代背景。从1997年年中开始,因为隐蔽的贷款方式、巨额的贸易赤字和未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等等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原因,包含“四小龙”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危机从泰国起,日韩收尾,其间席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汇率、股市暴跌、公司大幅裁员倒闭、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经济规律以一记重拳,狠狠地教训了正在享受发展红利、尚未成熟却已经得意洋洋的新兴经济体。


电影就讲述了在这场风暴下的,新加坡一个普通家庭的无奈和挣扎。

失败而颓废的爸爸,怀孕而担心被裁的妈妈,顽皮而善良的儿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爸爸公司不景气,被裁员,到处打零工维持家庭开支。妈妈的公司也不咋地,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妈妈整天帮着老板裁人,自己其实也处于被裁的边缘,工作丝毫不敢大意。可是,儿子家华偏偏“极不懂事”,在学校顽皮,被主任“喊家长”是家常便饭,一点点也不体恤父母的艰难。妈妈为此一次又一次痛苦地、偷偷摸摸地离开工作岗位,赶到学校认错、带人。当然了,家华才是小学生,懂事就奇怪了。况且,父母本身也有很多普通人自带的“毛病”,只是,自己看不见自己,或者自己为自己的错误打掩护、找台阶,总觉得自己是大人,要错,都是社会的问题,孩子的错。

很多评论把视角放在保姆和孩子身上。

这是典型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华人家庭常态。

父母每天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儿子家华,不得已,还是得请一个“佣人”。电影里呈现出的新加坡社会风貌,倒是让我们看到很有意思的现象,请佣人,是新加坡普通家庭的一种常态,应该成本不是很高,很像早年中国。

父母无暇顾及的家华和泰丽开始了爸妈不在家的生活。


电影的主角之一,来自菲律宾的“佣人”泰丽出场了。有句顺口溜说,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娶个日本老婆,雇个中国厨子,请个法国管家,用个菲律宾保姆……菲律宾的佣人到底怎么好了?说白了,就是因为艰难的境况,让她们非常珍惜工作机会,再加上天生流利英语——这是崇拜第一世界的天然向往——这些让“菲佣级”的“职业精神”和语言优势,自然会让雇主非常满意。就这么简单。从这部电影中,你能找到相关的答案。

泰丽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在新加坡打工的菲律宾打工仔。在新加坡的“劳力市场”中,这样的菲律宾打工仔比比皆是。泰丽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可以说忍辱负重。为什么呢,因为保姆市场竞争激烈,新加坡监管还严,再加上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萧条,泰丽的这份工作可以说来之不易。

作为一个打工仔,泰丽的苦闷有谁关心?


雇主有雇主的问题,泰丽有泰丽的问题。雇主的问题是防备和猜疑,比如,明明自己淘汰了送给泰丽的旧衣服,看到泰丽穿着,又觉得挺好,心里怪怪地酸。还有就是看到马桶里的烟头,不去想是不是丈夫或者家华偷偷在抽烟,而是第一个怀疑是泰丽。泰丽的问题是困难,电影里的一些细节,暴露了泰丽的困境。比如她和老家的妹妹通电话,因为她作为一个母亲,痛苦地牵挂着自己年幼的“留守孩子”。还有她想尽一切办法,在工余时,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偷偷在理发店再打一份临工。当然还有贪,小小的贪,比如在整理梳妆台的时候,试着用一用女主人的口红。

是人都有缺陷,所有的缺陷都证明着一种真实。也因为如此,任何缺陷也都无法就轻易否定一个人。

从电影里的情节看,《爸妈不在家》有点像新加坡版的《一地鸡毛》,说的是生活的琐碎,以及生活中人们疲惫的周旋和抵抗。

父母给孩子的爱,总是无法替代的。


从电影的风格看,《爸妈不在家》又有点像新加坡版的《一一》,难怪本片在台湾获得金马奖(2013年金马奖最佳电影),是台湾人熟悉和喜欢的味道——生活中没有想象中的激情和浪漫,更多的是周而复始的平凡平淡。这是生活的本味。

电影本身有很多角度可以解读。可以看成佣人和雇主之间完美和解的治愈系,也可以看成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挣扎。不过我倒是认同一个观点,这部电影是导演的自传。家华就的导演本人,他只是在讲述自己生命中的一段类似经历。导演把故事讲完了,电影也就结束了。只是,结束得有点悲伤,悲伤得让人难受。

心灵无处安放的妈妈稀里糊涂就被传销洗了脑,本来就不多的积蓄连个水花都没有溅一个,就被“营销”培训忽悠得七荤八素,当诈骗自己的骗子作为“反面典型”出现在了电视新闻里,妈妈如梦方醒,彻底对自己没有了自信。

电影拍得非常平实,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死要面子的爸爸工作丢了不谈,炒股也亏得一塌糊涂。

眼看着经济危机如泰山压顶袭来,泰丽的工作显然也要失去了。而这时,家华已经对泰丽有了浓浓的依赖。这种依赖怎么理解呢?有人说是性启蒙,有人说是陪伴的力量。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强的原因是孩子太弱,他们对家庭、父母、环境,无法做出选择,他们必须适应,再差的环境也得适应,更何况,还有一个充满职业精神又善良的泰丽长久陪伴着自己呢。这种依赖感不难理解。家华努力想挽留泰丽,他觉得只要有钱,泰丽就会留下来。受父母买彩票的影响,耳濡目染的家华天真地以为能够找出中奖号码的规律,事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是啊,规律如果能被一个小孩子推导出来,那彩票公司还挣什么钱呢。意料之内,家华和他爸爸一样,也“赌”输了。

家庭小经济的崩塌,折射着1997年的那场经济危机的惨烈。泰丽和家华一家,只是那场风暴中的一粒尘埃,一败涂地。

有陪伴和小满足的孩子,是多么开心。家华的笑容在影片中难得一见。

对于泰丽的道理,家华从一开始是不接受的。


泰丽要回菲律宾了,回到更差的经济生态和现实生活中。而家华非常痛苦,他舍不得泰丽的离去。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家华在泰丽离开汽车走向候机厅的一刹那,剪下了泰丽的一束头发。这是有着非常寓意的一个细节。还记得刚到家华家时,泰丽背着家华伺候他洗澡,家华趴在泰丽的背上说,“你的头发好臭。”而一段时间的交往后,家华已经对泰丽“好臭”的头发完全有了好感。

回到《爸妈不在家》吧。有人看到城市底层的挣扎,有人看到保姆阶层的不易,有人感觉到了人性的复杂。不要到导演那里去寻找答案,因为,导演可能只是把自己的那段记忆用一个故事说出来,或者只是讲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而已。就好比不要试图用中学试卷去考问鲁迅,他自己写的时候恐怕也没有想那么多“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如果对电影感兴趣,只管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好了。

《爸妈不在家》让我陷入沉思的是,是孩子的感受,是关于感恩的话题。

为什么婴儿出生,都在哇哇大哭?有一个玩笑说,他们都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大家都把这个回答当做一个玩笑。因为,婴儿懂什么啊,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或许这就是一个玩笑,我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为什么哭吗?是怕,是难受,是痛苦,是不爽。婴儿离开子宫,开始用肺呼吸,应该是极其不爽的事情。哭是正常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太多的不爽,那些导致他不爽的原因是,所有的事情他们都没有遇到过。所以,你跟孩子谈感恩,他感恩个毛线啊。来,不是他自己要来的;来了之后,那么多的第一次不断地让他承受,要抱怨还来不及呢?

当我们长大后,渐渐地好了伤疤忘了痛。成长过程中的痛苦、艰难,被健忘的我们抛到了脑后,而功利社会的需求,又激发出每个人心中的欲望,很多人恨不能把自己的经验、教训统统复制给孩子,告诉他们要这样,告诉他们不要那样。比如那种滚滚而来,骄傲而“正确”、高高在上的感恩和感恩教育,就是戕害,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缺少同理心、恃强凌弱的霸凌行为。

影片《爸妈不在家》中,家华的父母在职场中苦苦挣扎,在大时代中备受煎熬,他们自认为孩子应该早熟,应该能够体恤自己的“辛劳”而懂事,让自己少操心。这是多么熟悉的画面和心态啊。

想到了罗大佑的那首《童年》,多唱几遍,再看看电影,会有特别的感觉。


可事实的另一面又是什么呢?单向的感恩教育是不顾被教育者感受的教育。为什么要孩子感恩?多半是自己付出后的一种矫情般的情感补偿需求。客观的事实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只是这种付出,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爱的结晶。但这种爱,不应该异化为社会和文化向孩子撒下的一种“情感勒索大网”。

早在东汉末年,王充在《论衡》中说:“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这个观点或许因为陈述事实,显得大胆粗俗。但话糙理不糙,我们为什么会去生养孩子,说到底还是人的生物本能。同时代的孔融又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中,出则离矣!”

中国最富自由哲学思考和大师辈出的时代有三,春秋、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民国。随着科学与民主的深入人心,更多的人有勇气面对传统的观念。胡适在在一篇文章中就谈到了父母之恩:“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福,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决不期望他报答我的恩,因为我已宣言无恩于他。”

王充、孔融、胡适,他们的观点只代表他们个人,但,感谢这种思辨,让我们可以在咄咄逼人的教育即将开口式,踩下刹车。不要急着怪孩子,不要急着喊口号、挂标语。让我们冷静冷静,思考一下感恩教育到底该怎么开展?

显然,感恩肯定没有错。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让感恩的情感用恰当的方式传承下去。


胡适的话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引发我们对父母之恩的思考。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后,“父母就对子女有恩”吗?不对,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会有牵挂、责任、义务,会有许多之前没有过的情感,但唯独不应有“施恩”之感。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怎么成长的吧。有天生“懂事”的孩子吗?有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吗?有自然爱学习的孩子吗?可能有,但那是奇迹,是极少数的奇迹,是我们只听过没看过的传闻,永远是“人家的孩子”。更多的情况是,孩子们不是有意要不懂事,要惹父母生气,让老师不满意。那只是孩子正在成长。就像家华对保姆泰丽从不喜欢到离不开,所谓“懂事”是需要过程的。和“懂事”一样的“感恩”,也是在感受到爱,感受到平等、尊重之后,自然而然会产生的一种反馈。当孩子在“爱”的环境下,一点一点缓慢地长大后,感恩的心不需要教,不需要说,就有了。一切不在于你怎么说,而在于你怎么做。当父母、社会用耐心、爱心和尊重,把自己对孩子爱、责任和感谢用实际行动交给孩子,所期待的“感恩”就会像“春种一粒粟”一样,在未来收获“万颗子”。

人类是善于学习的,这恰恰是智慧生命的珍贵之处。所谓的感恩,是智慧在渐渐成熟后,从自发成为自觉行为的高级样子。

有人说,就算我们不太合适地开展所谓的感恩教育,似乎并没有引发什么不好的结果。那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笔者在夸大感恩教育的弊?非也。其实,恰恰在这时,我们要感恩伟大的人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次地在“霸凌级”的教育环境中“受虐”,但人性的善良依旧发挥着强大的力量。长大后,作为“人”,渐渐地知道了父母的苦心,他(她)会自己劝说自己忘记过程中的苦难——毕竟,父母是为自己好啊!可是,对于人性善的存在,反观正在做父母的人们,为什么不用更好的方式,把“爱”和“为孩子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观点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对孩子“谦卑”级平等的爱,对初为人父母者,要求可能过高,甚至是不切实际的。现实的压力,让父母们忙不迭地要“起跑”、“带着孩子起跑”,在和孩子共同度过美好岁月的路上,犯错或者错过,总是常态,周而复始。

什么时候,孩子能够开心?


在《爸妈不在家》中,家华是片中的“主角”,但在真实的生活里,他和很千千万万孩子一样,是父母的“配角”。他的痛苦有谁在意?他的压力谁能理解?没有人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们应有的“爱”和“尊重”。这也是千千万万孩子苦难成长岁月的一个样本而已。

其实,要说感恩,做父母的可能要学着感恩孩子,是孩子给自己的爱有了释放的平台,是孩子让自己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孩子是一面镜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纯净,更有机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严重不足。有一句极端的俗语叫“父母皆祸害”,或许言过其实,但也许是一个反省的提示,不要总以为是孩子“不懂事”,更多的是自己不懂爱,不懂感恩,不懂教育。

当然,我们不应该强求年轻的父母,他们自己可能尚有待成长。但从社会层面,至少应该反思,应该知道哪种方式更好更值得尝试,从而在开展所谓的“感恩教育”时,谨言慎行。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