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神秘的中医(五)——简称“神医”-京视网手机台文化科技频道

(五)中医“药食同源”的美妙精髓

中医提出“未病先防”的理念,这与西医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大为不同——中医倡导“上医治未病”,也就是现在说的养生。

那么传统饮食养生理论,其精髓何在呢?

有人认为,中医传统饮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质,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或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

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

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调补阴阳,是指通过合理饮食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

中医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阴平阳秘”的健康状况,如果机体失去阴阳的平衡状态就会产生疾病,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阴阳以保持健康。例如,人们常用甲鱼、龟肉、银耳、燕窝等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以补阴虚;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虾仁等来温肾壮阳,益精填髓以补阳虚。这些就是饮食调补阴阳的体现。

审因用膳,是指根据个人的机体情况来合理地调配膳食。我们知道人体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黄帝内经》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如阴虚者多进食补阴的食品;阳虚者多进食补阳的食品;气虚者多进食补气的食品;血虚者多进食补血的食品;体质偏于实症者多进食一些有清泻作用的食品。

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合一。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因为这些是自然演化的形式,而不是自然真空纯至净的本质。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灭,人与形式合一,不是就会随同自然的形式变化和生灭吗?有变化,有生灭,人的精神不就会随同事物的变化和生灭而痛苦吗?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有灭,自然的本质没有变化和生灭。人的精神与自然同一性,是高于一切形式的存在。

所谓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回归自己的本性,达到无善无恶,无佛无魔,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归根复性”、“返本还原”、“西方极乐”等说法不一,但其内在本质指的都是同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种精神成果。中国食疗文化,以饮食治疗疾病为目的,与中医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是渊源流长、丰富多彩的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殊的组成部分。而道家文化以求得健康长寿为宗旨,对中国食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药食同源”是食疗文化产生的基础 “药食同源”是中国食疗文化形成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黄帝内经》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道教产生后,许多道士兼通医学,被称作“道医”。他们认为将“食疗”与“药疗”相结合才是上工之术,主张把饮食养生引进治病养生的领域,将“食治”放在医治疾病的重要位置。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例如庄子、孙思邈、葛洪等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养老大例》论述了154种食疗食物的内容,其中包括食物性能、食用价值、医疗效能等方面,认为:“君夫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食治重于药治的思想渗透其中。

二、食疗与天人合一

道家饮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人与天地参”的理论,讲求“天人合一”。孙思邈的“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的观念,强调的就是“知食宜”。所谓“知食宜”就是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环境的不同、体质的差异以及疾病的属性,而实施“食养”或“食治”的规律。这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与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知食宜”就是要懂得施以食疗时适宜的气候、适宜的环境、适宜的体质、适宜的时间、适宜的配伍等等,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孙思邈《摄生消息论》对四季饮食养生有精辟的论述,认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尔,故宜养心”。将四季变化与人体五脏相对应的养生观,符合中医理论“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学说”。后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季五补”的治疗原则,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长夏淡补,秋季平补,冬季温补的原则。“知食宜”之环境的认识,主要认为是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地区,饮食调理的方法也相应不同,气候干燥的西北平原,应该多吃柔润的食物;气候潮湿的东南山区,则应多吃辛辣食物。只有因地施膳,才能祛病延年。在“食治”的实践中,要懂得不同的地理环境易患的疾病,正确的辨因施食,才能取得好的疗效。道医认为,不同的体质对食物的调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体胖者远肥腻,多清淡;体瘦者远香燥,多滋阴生津。阳盛实热之人,宜清热泻火之饮食,阳虚有寒之人,宜温热养阳之饮食。对患有疾病的人,则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偏盛,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来加以确定。“知食宜”之季节、“知食宜”之环境、“知食宜”之体质体现了道家饮食“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念,至今对现代食疗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仍有现实意义。

三、食疗与“清净无为”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由此可见,道家饮食观与世俗饮食观的最大区别,是认为其饮食的生理功能不如宗教功能,即所谓:“食为行道,不为益身”。道教以谷肉为粗鄙,其饮食的目的不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修行长寿。因此道家的饮食观属于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体现了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这种饮食观具体表现在倡导“服石与炼丹”及反对“虐生”两个方面。所谓“服石”是指内服矿物类药物,如石钟乳、石胆、曾青、禹余粮、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十几种石药,古时都列为能“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药。“炼丹”是指人工炼制的金丹。服石和炼丹的区别,在于所服的“石”一是自然矿物,一是矿物的人工炼制品,其目地是追求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道家学者认为,植物、动物类食物只能果腹养生,而要长生不老,必须服食“清净”的自然金石和人工炼制的“纯净”金丹。因此,魏晋时期“服石”、“炼丹”成风与道家学者追求“清净”、求“仙”求“道”的饮食观大有关系。道家倡导服石炼丹,是道家“清净”思想在饮食养生中的具体体现。虽然其中有一些迷信成分,却也不乏合理的养生因素,对后世的饮食养生颇有启发。

道家认为,“为”是为了私人利益拂逆事物之理强而行之,所以是有求于人的;“无为”是听任事物顺应其自然之理而成就之。要作到“无为”就必须取法乎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饮食养生的观念上,对禽兽肉类的选择、屠宰方法、饲养环境等方面,都主张尊重生命,遵循规律,善待动物。否则就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应。

道家饮食观中的“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思想,曾对古代中医食疗理论的形成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食疗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中医食疗文化伴随着道医著作的广泛传播而深入人心,成为百姓生活的指南,引导着人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科学的饮食养生观。然而,在人人都想享有健康保健生活的今天,道家“天人合一”、“清净无为”思想表达的“知食宜”、“服石与炼丹”、反对虐生”的饮食养生观,适应了人们要“吃出健康”、“吃出长寿”的需求,顺应了人们探索饮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追求。同时其本身也蕴藏着大量的科学信息。因此,继承学习和深入研究古代道家的饮食思想对于促进现代中医食疗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来看,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行走于大江南北,品食于千桌百宴,终会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中国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讲究“色、香、味”于一体,食不厌精、食色统一、美轮美奂。

万物的根源只有一个,人的精神本质只有一个,精神的最高境界和归宿只有一个。如果你听到不同的说法,不同的理论,就要用你的理智和智慧去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