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带雨》——除了禁忌师生恋,还有中年社畜危机

《热带雨》是新加坡导演陈哲艺蛰伏6年后的第二部长片,第一部《爸妈不在家》获金马和戛纳奖项加持后,第二部作品不负众望,成为2019年平遥电影节的爆款,获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迷影选择荣誉等大奖。

"精炼地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情感悸动,具有穿越地域限制和文化隔阂的魅力。


影片故事简单,以一位近40岁女人阿玲的视角,讲述中年女性在面临婚姻/家庭困境的无奈,社会/职业带来的挫败和低认可感,结婚数年无法生育、丈夫公开出轨、照顾瘫痪公公、工作离职危机、异乡人落寞孤寂,这场中年人的社会毒打,从360度面面俱到,环环相扣,不给任何喘息的机会,给观众极大的共情空间去体会。几者并置糅合颇有意思。

相较于海报展现的师生禁忌之恋,电影更多从40岁中年危机的角度出发,如何从危机四伏的生活里,追寻家庭婚姻的身份认同,在华人社会文化探索中寻求自我觉醒,走出热带雨阴翳背景的心路历程。

  • 男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身份的错位

重男轻女的陋习,影响深远,亚洲或者华人社会家庭,给予男性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好像男性从出生就自带坚强和责任,自动删除了脆弱和低头的基因。

回到电影本身,丈夫不再是家庭的成员,家庭不再是他避难所和温暖港湾,勉为其难尽孝尽责的暂居地。面对家庭生育的问题,借口自己没心情,却早与小三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

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对于背负责任的逃避,解决问题态度的躲闪,或是尝试过解决但收效甚微,不愿花费更多成本去经营婚姻,只好放弃,等待他人去化解,顺从自私的最优解——出轨。

相比男性在关键时刻缺乏果断,反观女性,看起来外表柔弱、内心脆弱,实则在现实中家庭却被迫受压,负责了本该男性在家庭承担的部分,面对家庭或生活中的大事,反而变得坚强,撑起一片天。

在原生家庭的庇护下成年,开始组建个人家庭,是坚强的光环过于缥缈,现实没有按照期望值方向发展,男性在面对家庭或生活的大事,往往不愿或者不敢承担责任。

先不谈亲生父亲瘫痪需要照顾,亲戚小孩的满月酒席让妻子代替,生而为人,摒弃掉血缘联系,若只是为了安逸和舒适,不用背负责任和义务,那类似的背叛是不是可能继续发生。没有根基的爱终究是不牢固的,因为瞬息的热爱,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磨练吗?

"女人不是因为不会出轨才不出轨,而是认为作为夫妻,要互相尊重,所以克制自己"。

不用去讨论为什么丈夫不选择离婚,是觉得道义上自己理亏,还是认为可以一直拥有免费的家庭保姆呢?他只是一个不懂得,面对婚姻出现问题的,如何去处理这件事情,他早出晚归,不是他要早出晚归,而是说他想躲避,需要一个避风港,需要一个空间来释放自己。

  • 亲情空缺位下师生禁忌之恋的错识

片中夫妻关系形同虚设,不管是谁在这个特殊时间出现,都会成为阿玲情感宣泄的选择,只是因为电影背景需要,氤氲出一段特殊的禁忌师生恋,是大胆却又合乎情理的,满足人性的需求,当情感的空档被填充,关注的是被填充的满足感,而不是被填充的内容,这种情感上的交错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两人暧昧纯粹的"爱情",在南国的雨季,只是在亲情缺位、爱情空虚的家庭环境里,闷热潮湿的社会生活中,两只蜷缩太久的鱼,快要窒息,急需一场热带雨降临。

当雨季降临,浇湿身体,也浇醒心境。少年分手后的脆弱:"我的心很痛,真的很痛,我想要hug。"阿玲,何尝不是很痛,"是这样的,以后你就会习惯了"。

作为长者,劝慰幼者的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在人生这条道路上,大家都是在救自己,都是在自我疗愈,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让自己在苦闷的生活里稍微享受一分甜蜜。

  • 企图在异国寻求身份互文认可的错判

作为中文老师,阿玲在事业上的价值是——传承和延续华语的文化意义。但在新加坡资本主义浪潮逐利的浪潮和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华语文化的影响力已经不能带来更多的现代化效益,因此受到了华人乃至政府的冷落与抛弃。

从70年代开始,新加坡所有华校转为英校,新加坡教育体制对中文课缺乏重视。明明置身于满是华人面孔的学校,阿玲却仿佛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学生对于华文考试泛善可陈的态度;以及同事掩饰不住的吊诡眼神,这些职业价值上的挫败并且,纵观整座学校,似乎没有哪个人能同她一道分担这份落寞,除了阿伦。

电视里放的武侠经典《侠女》的观众只剩下年迈的爷爷、伟伦的武术长拳比赛,场上也是用英文标记海报和分数,爱武侠却失语的老人和华文差却喜欢成龙的少年,形象上形成鲜明的反差,也能在面对汉字书写问题时,在手背教授书写,达成双向的积极影响,实现延续华语族群的传统意识的无缝融合。

影片多次出现女主/阿公/学生三人同框的场景,三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于身份的归属,也纠缠于对于国界与族根的文化认可。阿公替代孩子成为联结分崩家庭的纽带,而学生则替代丈夫施以情感抚慰,他们暂时构成了一个家庭,一个完整但又不现实的家庭,彼此取暖,彼此释怀。

这三个就像是"迷失在中文记忆里的人,游荡在华语电影中的魂"。

三代人,在不同历史语境下出生,在艰难的当下坚持平衡的价值情结,在导演的情绪环境下,找到彼此依附的存在位置,也完成了对于这座城市未来文化传承的微妙构想。

  • 华文社会认同的时代错失和新生逆袭

陈哲艺的专访,多次提出自己的"华文隐忧":其实新加坡的年轻华人已经有点排斥中文了,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所以我在电影里出现武术、汉字、华语电影、华文教育等元素,希望通过电影来唤起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文化意识。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管是马来人或者华人必须要有根。

人必须要有一种存在感,我们的价值是需要一种存在感,没有根的话,就不存在了。我担心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是完全断了根,我们要怎么往前走下去。你要看到未来必须回看过去,必须了解自己的背景。”

跨文化的语境讨论,深层来看是社会问题。

新加坡华族人口占比

狮城新加坡,既是东南亚最现代化、国际化的国家,又是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在这座花园城市里共存。

华人至今依旧保持着77%以上的人口比例,按理说华人文化应该理所当然占据重要一席,出于历史原因,英语被作为官方行政语言,中文乃至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和重视,反而正随时代的发展而日渐式微。

最远负盛名的华文大学——南洋大学难逃被吞并命运


相较于导演对于新加坡本土华语文化传承的焦虑,值得欣慰的是,当下的新加坡政府也开始意识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以及新加坡华语丰富的生命力, "讲华语运动"推广40余年之际,总理李显龙鼓励国人把华语融入日常生活中,总统哈莉玛也用中文拜年,鼓励传承传统文化。

经济必要性和文化归属感,将华文的复兴摆到新加坡社会的面前,呼吁中华文化回归的声音愈发强烈,华语倡导,自然水到渠成。

  • 最后的话,人性要秉承希望,电影也是

"如今的观众不想看太苦情的戏,我是一个热爱生命的导演,我不希望拍的电影太悲情,我相信生命虽然很痛苦很残忍。但是我是一个乐观者。我希望我们还是能走出来。最后,还是要有一些阳光和希望,我觉得越苦涩的生命,它有时候越艰难越好笑。"


这也印证了影片光明的"小尾巴",在大雨侵袭窒闷的环境中自我解放后,女主角发现自己怀孕了,离开新加坡,回到家乡,雨季结束了,这座热带的小城,抬头阳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