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是世界知名的英国科学家,很多事情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却与普通人的梦想有关,今天我们继续讲述追梦女孩梁策的故事。
梁策在石家庄某中学读初中时,13岁的时候去英国游学,因为对科学家霍金的敬仰,专门去剑桥大学拜访霍金,埋下了将来想去剑桥大学读书的种子。我们继续看看梁策当时的拜访霍金之旅。
(三)午后的大学城
我走进音乐教授所致的小白房子,屋子中弥漫着下午茶的味道,有两位老先生在聊天。看到我都起身打招呼,我告诉他们,我想查找一下霍金先生的住址。其中一位笑着说:You find the right place, here got the information you want to know. (你找对地方了,这里有你要找的东西)。边说着,边抱出厚厚一本公文夹开始翻找。在这个当下,我环顾四周,整个儿小屋沐浴在蓝天之下,阳光闪开树影,投在窗户上。呈现出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我不禁联想到此时霍金先生可能正在家中与朋友边喝茶边探讨有关宇宙的奥秘。在这种惬意的环境中,大家安静得做学问,真是十分理想。
正遐想中,那位老先生已找到有关霍金先生的资料,(据回忆,霍金先生应当是住在QUEEN COLLEDGE ROAD即女皇学院路)并告诉我该如何过去。
但遗憾的是我最终没能去成,女皇学院路距离我当时的位置挺远。我从出发就按地图所示方向走,沿途也问了不少人。可是我却总感到越走越不对,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旁,不知该如何下足,迷茫地望着四下。却是很巧,我又一次遇到了那两位热情慈祥的英国老夫妇。
梁策于霍金书房
第一次遇到是在剑桥西路,霍金旧居。我曾说过他们的打扮十分经典,的确是这样的。老先生西装革履,拄着根别致的拐棍;老奶奶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挎一小皮包。这次他们也看到了我,他们主动朝我走来,看到他们,一种熟悉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就好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我希望向这两位老人倾诉。老奶奶关心的问:“did you find him dear?”(你找到他了吗?亲爱的)我告诉他们还没有找到。他们二位同时安慰我:it's ok ,don't worry young lady,you will find him .(没有关系,小姐,你会找到的。)虽然我当时内心十分焦急,但有这麼多好心人在帮助我,关心我,我心中确实是非常感激。辞别了热心的英国老夫妇。我又走了将近十分钟的路。却走却远,路变得的陌生起来。我抬腕看表,已是四点多钟迫近黄昏了,我还要按时回到寄宿家庭。虽然很无奈,我却不得不做出放弃找霍金家的打算。
我开始往回家的路上走。由于不再赶路,放松了心情,我边走边欣赏这座古老的大学城。走在康河岸边,望着河对岸雄伟壮丽的学院,夕阳的余晖投洒在河面上,掠过发梢,使我心中充满了暖意。整个大学城笼罩在温暖的气息下,柔和的调子,美丽的色彩,像莫奈的印象油画。我只顾欣赏,却忽略了看路,走着走着,竟走迷糊了。下了一个斜坡,竟在五分钟后又走过这个斜坡。现在想起当时的慌张,实在是好笑。
(四)巧遇的转机
虽说欣赏景色,没能如愿以偿找到霍金还是很遗憾。可事情却突然出现转机。当我路过一个我曾经路过的学院门口时,我又看到了一个我曾问她帮忙的剑桥学生了,她是位利用假期时间为本学院当游客解说员的剑桥学生。再次遇到她真是我的幸运。她建议我到霍金所在的学院里去找,并告诉我霍金所在的学院是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1348年)。我一想,这真是太好了,即使霍金先生不在剑桥,我也可以让学院里的人帮我转达信息呀。我一下子又振奋了起来。之后,我抓紧时间,向别人打听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1348年)怎样走。终于打听到了,我的心也踏实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毕竟是长这麼大第一次做这种大事呀!其实,我内心除了激动以外,更多的是感激之情。在短短的一下午,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从司机老先生,绅士风度十足的音乐教授,慈祥的英国老夫妇,到为我提供宝贵信息的剑桥学生,甚至于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女士。他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以他们的微笑鼓舞着我。我内心充盈着温暖。怀着这种感激的心情,我决定利用第二天上午,也就是我在剑桥的最后一天,去霍金先生工作的学院拜访。
第二天一早,在被允许自由活动后,我就直奔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1348年)。这所学院离我常去的市中心不远,它的侧面对着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对面有一个跳蚤市场。走进学院大门,在回廊的右侧有间屋子,屋子外有桌椅,是个咨询台。这所学院的建筑是18世纪的风格,里面的陈设也是古香古色。在咨询台,有两位老先生,在读报纸。看见我走进来,其中一位问:Morning may I help you? (早晨好,我能帮你什麼吗?)为了核实,我问:Is this 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这是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吗?)“yes to whom you are looking for?”(是的,你找谁?)“I am looking for Professor Stephen hawking, does he work in this college?”(我想找史蒂芬霍金教授,他在这里工作吗?)“yes, but he is not in Cambridge now ,I am afraid to tell you that he would not be back in these few days.”(是的,但霍金教授现在不在剑桥,我想他在这几天是回不来的。)听说我是来拜访霍金教授的,他们的表示很惊讶,这时又有两个老先生从咨询室走了出来,这四个人穿一样的制服,显然是这个学院里的工作人员。但霍金不在剑桥的消息实在是太令我失望了。他们四个也为我十分惋惜,因为我是中国来的,这四个工作人员对我十分好奇,也都向我问这问那。他们问我为什麼要找霍金教授,还问我中国的学校是怎样的。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从他们的言谈中看出,西方人对于中国了解的甚少,还停留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状态。对于第一个问题,因为我的英文水平有限,我只能用现有的一点英文叙述,我想他们并没有真正听懂我所讲的吧,但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听我讲完了。一位老先生给了我一张留言条,叫我写下了我的名字、通讯地址等。在留言条上,我也简单地写了我对光学的一些看法,自然也写了来访的目的,当然,许多英文单词我都不知道,还要现查随身携带的电子辞典。写完了一共不到两百字的留言条,并请四位工作人员帮我转送给霍金先生的我亲自绘画并出版的一套明信片。这套明信片,我也分别送给了这四个工作人员。
其中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也许觉得我从遥远的中国来一趟实属不易,也许认为我勇气可嘉。他竟主动提出可以带我参观一下霍金先生工作的办公室,我真是万分感谢。随他走进霍金先生的办公室,内心激动不已。首先映入视线的是一个将近占了一面墙的大书架矗立在屋子的最左边,陈列着霍金先生的书籍。我大致看了一下,书大都很厚,我都怀疑平时生活都不能自理的霍金先生是怎样看这些书的。更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这不很大的书房的两面墙上,分别挂着两张画儿。我原以为霍金先生是科学家,书房中应有许多宇宙模型之类与科学有关的东西。没想到,在这有限的空间里,竟放置了两张画。我能注意到这点,是因为我会画画儿的缘故,是出于对画的敏感。其中一幅是别人为霍金先生画得像,这显然是出自大师之手,虽是用西式的线条勾得白描,却是很流畅。另一面墙上挂的是一幅霍金先生与家人的油画。画中的霍金先生正在与一个孩子下棋,我猜这个孩子有可能是他的儿子。我想这张画儿的有意义之处在于:无论是霍金先生还是谁,都希望看到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吧。可见霍金先生也是喜爱画的。激动之余,我更感谢艺术的力量,我暗暗地想,说不定霍金先生在艺术上与我有共同语言呢!这就能为探讨光学问题提供极好的帮助。(因为父亲是在画画中发现光学问题的)我问老先生是否可以拍些照片,“of course,I think Mr. hawking would be very happy if you do so.”(当然,我想霍金先生也会高兴你这样做的) 老先生的话使我感到欣慰,我在办公室里拍了几张照片,也为那位好心的老先生拍了一张照片。
当我站在霍金的办公室里,大师工作的地方,一种万分崇敬,真理至上的感情油然而生。带着激情我对自己说:应该再回到这个地方。
在剑桥的这段日子,这是我做过的。也是迄今为止我认为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没有见到霍金,但在寻找霍金的过程中学到了使我终身难忘的东西。每当我遇到使自己担心害怕的困难时,就会想想我曾去拜访霍金的经历,我感到底气是十足的。(end)
此文为梁策13岁游学英国时拜访霍金先生的经历.(文章曾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及中国一些报刊发表)
剑桥大学录取通知书
后来梁策去了新加坡继续中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大学和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光耀政策研究院做助理,作为研究助理和导师一起出了很多书,和一些著名的学者一起作研究,硕士论文也很快在业界发表,在专业领域小有成就。
三年前梁策又继续努力,考取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到剑桥大学读书的愿望终于实现,在霍金去世后,她回顾自己少年时代追梦的故事,发表了一些列的文章,我为她的勇气称奇,更为的实力赞叹。看起来这个理想比较高远,但是梁策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剑桥大学。
现在的梁策已经撰写了两部八万字的博士论文,超额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是找工作,在投简历和选择阶段,一些相关的研究部门也发来橄榄枝,我们相信她的未来前途无量,因为她走的每一步路都很踏实,我们也祝愿这个怀揣梦想的女孩更上一层楼。
欢迎关注常青的菜园,发表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