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国家生个孩子!”这句话虽是戏言,但很贴合近年来韩国政府的心情。
昨天,韩国统计厅发布预测,韩国人口将在2028年后不断减少。这个世界第11大经济体去年的总生育率仅为0.98。韩媒自嘲是“世界首创”。
韩国不断走低的生育率
一般而言,要想维持人口总数,总生育率需要达到2.1。所以,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韩国总人口将减至目前的一半。
牛津大学的大卫·科尔曼也曾提醒说:韩国将是第一个因人口减少而从地球上消失的国家。
为了激励生育,
政府做过很多努力,但……
为了应对人口危机,新世纪以来,韩国政府就不断加码政策。韩国《中央日报》称,自2006年以来,政府颁布的生育奖励政策多达100余项。
过去三年,韩国政府投入了117万亿韩元(约合6922亿人民币)来激励生育。包括:
1,对养娃家庭直接提供补助;从怀孕到出生头一年,都有津贴。比如首尔每月为养育5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提供约88美元的补贴。
2,向儿童游乐中心、托儿中心等投入补贴资金,使其提供低廉的服务。
3,缩短最长工作时间,从原来的每周68小时减少至52小时;允许抚养8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每天少工作一小时。
4,文在寅政府还规划“小学入学之前医疗费免费”、增加对单亲家庭的支持,补贴企业给父亲发放带薪的“陪产假”,增加双职工中女性的福利……
像首尔这样的大城市,为了打造“母婴友好”的气氛,在餐厅、咖啡馆等空间大力设置供孩子玩耍的空间,有时点上一杯饮料,就可以让孩子玩上一天;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免费停车;有些地段很好的游乐中心,2小时只收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元);政府资助的托儿中心,可以免费寄养孩子长达12小时……
但很显然,这些措施还没有立刻见效。
“政府的补贴无法让女性相信生孩子是个快乐的选择。”韩媒评论道。
自2001年之后,无论政府多么鼓励生育,韩国的生育率最高不过1.3。
有人总结说,对于女性来说,高付出+低地位=不愿生;对家庭来说,高投入+低回报=不敢生;对都市年轻人来说,高压力+低意义=不向往生。
这里面当然有韩国社会自身的原因,但总体上,韩国年轻人并不是特例。整个东亚经济体在生育率方面都表现不佳,全部在世界上处于倒数位置。
台湾地区是1.06,香港是1.07,新加坡是1.14,日本反而算是高的,有1.42。
中国大陆去年推算出的生育率是1.46,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地区来支撑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预计总出生率会向大城市靠近。
而北京的生育率为0.71,上海为0.74,低于东京和首尔。二线城市的生育率虽然略高于一线城市,但也不到1.0。
所以,中国面临的人口压力不比韩国低。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东亚的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孩子,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共同存在的问题。比如房价高昂、就业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工作时间长、抚养孩子成本高,等等,这些压力促使年轻人选择不生——甚至选择不婚不恋。
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叫“生不起”:“就算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学不起;学得起,娶不起;娶得起,生不起……”
像韩国虽然有花样繁多的补助、支持,但在养孩子的家长眼中,仍然远远不够。
比如针对工作繁忙的双职工家庭,推出了可以全天免费寄养孩子的托儿中心,但问题是:如果是这样的工作,不能有时间陪孩子,又为什么要生出来呢?
电影《燃烧》聚焦阶层固化问题。
韩国虽然是一个GDP意义上的“发达国家”,创造过经济上的“汉江奇迹”,但这些财富大多落入了富裕阶层。普通人则承受着高昂的物价,随时担心在竞争中被淘汰,普通人的焦虑情绪很重。
这两年连续扬名国际的韩国电影《燃烧》《寄生虫》聚焦的都是阶层固化这一点。
在就业压力下,韩国也成为一个加班大国。对于女性来说尤其残酷。
虽然政府规定女性有3个月的带薪产假,最多可以休到一年,但事实上,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敢休这些产假,因为担心离开公司太久,回来时就没有位置了。
而都市里的中产父母们,为了增强孩子的职场竞争力,避免其落入更低阶层,就不得不加入激烈的教育竞赛,确保孩子的“高级打工权”。
纪录片《学习的背叛》中介绍,韩国高中生平均每天有12个小时忙于作业,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休息一下就会有“罪恶感”。
在首尔的中产阶层中,孩子每月耗费的补习费用,经常能占到大企业月薪的一半。
这种现象,我们也都无比熟悉。
考虑到养育孩子需要的教育负担,政府的补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只要根深蒂固的学历至上主义没有改变,就很难指望出生率的恢复。
“不想生”是女性的复仇?
除了“生不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想生”,尤其对女性而言。
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掌握生育的自主权,是现代社会典型现象,也是全球的普遍现象。
但是,同为独立女性,为什么东亚城市里的生育意愿会低于很多欧美城市 ?
作家维舟曾经给出过一个解释。他认为,由于现代化在东亚社会进行得太快,带来了两个看似矛盾的后果:一方面,它鼓励女性进入职场,去成就自我;另一方面,传统的家长制和男权结构却保留了下来。
两相冲突,带来的结果就是东亚社会对女性在生育上的支持严重不足,自然就会引来“女性的复仇”——韩国媒体将其形象地称为“生育罢工”。
而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同样有女性不想结婚的现象,但社会对非婚生育、对单亲妈妈、领养家庭,提供了多样的支撑——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包括法律和社会意识上的尊重。比如在法国和英国,非婚生育率在40年内从 6%-8%攀升到了40%-42%。丹麦一项统计中,2010年后出生的婴儿超过35%都是非婚生子。
类似这些措施,也带动它们的总生育率企稳,甚至是回升。
在维舟看来,独立女性“不想生”的问题,在中国更为复杂,因为相对于日韩,中国女性获得的独立性更彻底,而职场环境同样不容她们多生孩子。
“‘人口红利’是归国家和社会的,但生育成本则落在你自己肩上,这自然让许多人‘想生都不敢生’”,维舟评论道,“这是一种在中国社会盛行的逻辑,大体可称之为‘有权者的单边主义’: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你的难处。”
不仅不想生,连婚恋也不想了
在韩国人口研究者赵成镐看来,生育率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已婚夫妇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二是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他认为后者是更主要的原因。
韩国近年来不断走低的结婚率,去年为5.0%。中国同样逐年下降,去年为7.2%,上海4.4%、浙江5.9%
韩国有一个流行词叫“N抛世代”,能形象地解释为什么年轻人会选择单身。最初,在2011年时,出现的词还叫“三抛世代”,即放弃约会、结婚、生娃;
2015年时增加了放弃人际关系和买房,变成“五抛”;
2016年演变成“七抛”——放弃梦想,放弃希望;
当年底就演变成““N抛”——什么都想放弃、对什么都不报期望。
这在东亚地区同样具有普遍性,但也有是一些韩国自身的原因。
媒体人南黎明介绍说,韩国人在恋爱方面非常开放,很多青少年都有“男朋友”“女朋友”——“其实就是非常亲密的异性朋友而已,跟成人说的这种情人不一样,所以很多人长时间下去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这是种什么关系了,还需要不断地去分析、去试探才能有答案。”
另外,韩国社会太过强调追求梦想的气氛,年轻人会认为没有梦想是不幸的。但是,“追梦的旅途是没有尽头的,很多沉醉于追求梦想的年轻人其实很难对婚姻生活产生兴趣……婚姻生活对追梦来说是一个绊脚石。”
一对疲惫的韩国新婚夫妇。据统计,韩国婚礼平均花费为4万美元。加上住房等问题,导致年轻人结婚意愿连年降低。
另外,由于韩国偶像剧文化十分盛行,主人公多是富二代的帅哥美女,生活高端精致,它给年轻人提供了解压的幻想,但同时也拉高了择偶标准,好像不遇到那样的人、不过上那样的生活,就不值得走入一段婚姻。
BBC曾采访一些韩国的未婚女性:“为什么你不结婚生孩子?”在收到的答案里,最显著的一个理由是:她们不想因此降低生活质量。
而由于都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单身的年轻人的确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
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
韩国超市供应的“单身香蕉”
有把餐区域分割成单独空间的餐厅;有主打“一人食”的外卖网站;在超市里,还有很多一人份包装的食品:一颗装的鸡蛋,一人量的大米、苹果般大小的西瓜、一天一根的“单身香蕉”……
还有很多分享独居生活方式的网络红人,商场里有面向独居者定制的家具、家电……
电影院里,有的外侧座椅,会与其他座位稍稍拉开距离,避免单身者感到尴尬。
可以说是十分体贴了。
而在《我独自生活》这样的综艺节目中,看到光鲜亮丽的艺人们也有不少是独自生活,同样会让年轻人获得一些慰藉。
面向单身人群提供的家具
而面向单身女性提供的公寓,有24小时无死角的监控,有随叫随到的“管家”、维修工人,和四处巡逻的安保人员……
有统计说,年轻女性对独居生活的满意度高达80%。
“讨厌被干扰,不追求结婚”
社会上也出现了“neo-single族”,这是一个专门的词汇——区别于那些被动的单身者,专指享受单身文化的年轻一代:经济独立,积极拥抱数字时代,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讨厌被干扰,不追求结婚……
有一组数据,与这种观念也不无关系:
韩国是全球情趣用品消费额最高的国家,2017年的人均年度开销达到了526.86美元。
在这种氛围下,独居人口占到了韩国总人口的14.6%。中国的比例与此类似,去年单身成年人口超过2亿。
去年,韩国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33.2岁和30.4岁,结婚人数连续七年下降,创下46年来的新低,离婚数量则持续增长。——这同样与中国大城市的婚恋状况高度吻合。
总体上来讲,韩国社会在家庭观念、教育意识、职场文化等方面,与中国极其相似,很适合当做“前车之鉴”,甚至就是同步发生。
“上学时,觉得单身族都是交不到朋友的人。但现在,我觉得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主动选择。社会竞争太激烈了,你得把精力都花在工作上,谈朋友是次要的。” 年轻女孩朴珍娜如此说道。
……
你会在什么前提下选择要孩子?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news.tvbs.com.tw/ttalk/detail/topic/10501
https://m.terms.naver.com/entry.nhn?cid=43667&docId=932703&categoryId=43667
https://n.news.naver.com/article/469/0000407659
https://i-d.vice.com/en_uk/article/d3k75j/the-death-of-romance-and-the-rise-of-the-loner-in-collectivist-south-korea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91244?spm_id_from=333.338.__bofqi.35
https://dajia.qq.com/original/category/wz20181011.html
阅读原文:「链接」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