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教授爆红:“热血的鸡汤可以喝,但别喝多了”

1991年出生的李琳,因为被南方医科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而备受关注。网络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90后教授”的文章,大家赞叹之余,也在为自己的“平庸”感到无奈。

90后教授爆红:“热血的鸡汤可以喝,但别喝多了”

其实“90后教授”不是只有李琳一人。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的王虹也是一名“90后教授”(出生于1991年);还有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的胡剑,他是该校首位“90后教授”(出生于1990年)。

为何年纪轻轻就能走上了如此重要的岗位?为何这些“90后”能在同龄人还处于迷茫期时,找准方向,并获得巨大成就?他(她)们身上有哪些特质?这些成功又是否可以复制?人们试着挖掘“90后教授”背后的“成功秘笈”。

而从这些“90后教授”的简介和访谈内容中,我们发现,他(她)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持续专注某个领域,且有极大的耐性和毅力。比如华东交通大学“90后教授”胡剑,他曾经好几个月每天6点左右去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宿舍。可以说,有着这样的精神,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

90后教授爆红:“热血的鸡汤可以喝,但别喝多了”

于是很多人得出结论,奋斗,坚持不懈地奋斗;努力,不顾一切地努力,一定会走上人生巅峰,成为“众星捧月”式的精英。不少家长也从中得到一些“感悟”:要悉心教导孩子,尽己所能为孩子创造最优学习环境;丢掉手机陪孩子一起成长……

可是人们忽视了两个问题,第一,努力到什么程度才叫足够努力?第二,是不是真的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就会有对等的回报?

第一个问题比较主观,没有人能准确判断自己能努力到什么程度,而别人只会以取得的成就来评判他们,也就是说,即便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一百分的努力,但只要取得的成就不明显,别人还是会认为他们不够努力;第二个问题与客观现实有很大关系,有些人非常努力,回报平平,有些人轻轻松松,却有不菲的回报。因为努力只是影响回报的一个方面,能力大小、有无资源等,对回报的影响更大。

不知道自己是否付出了足够努力,如何不顾一切地努力?不认为付出多少努力就会获得相应多的回报,又如何有不懈奋斗的信心?因此,所谓的“坚持不懈地奋斗、不顾一切地努力”大多是一种鸡汤式的口号,在必要的时候给人们打打鸡血。也可以认为,这仅仅是在贩卖“社会焦虑”。

“热血的鸡汤可以喝,但别喝多了”,如果一个人喝多了“热血鸡汤”,会看不清自己的能力所及、水平所至,会误判自己的真实状况,甚至会“高看”自己。这是非常危险的。

比如早前某位辞职考研的大学毕业生,他曾经是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觉得事业发展受限,就准备通过考研提升自己。本来他的打算是“稳扎稳打”,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备考,工作繁忙的他明显感觉精力不济。在犹豫是“边工作边考研”还是“辞职全力备考”的这段时间里,他看了很多鸡汤文,内心充满了斗志,于是辞去了工作,专心考研。结果,研究生没有考上,工作也丢了,如今的他在一家企业上班,整个人的状态很颓废。

“世上还是有天才的,大部分人就算再努力,28岁也做不了教授、博导”,“勤能补拙,可是得承认有天才的存在,90后教授所到达的高度,大多数人即使拼掉脑袋也达不到”……一些网友的评论虽有点丧气,但句句真实,真实得让很多人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每当看到某个人颇有成就,我们总是想他(她)的成功是源于奋斗和努力,却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不去关注他(她)的资质。每个人的先天性条件都是不同的,我们承认这种事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把自己逼近“死胡同”。

根据社会分工,处在“塔尖”位置的“90后”教授、“社会精英”等,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只能在普通岗位上度过一生,他们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以“90后”教授为榜样,做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

当然,笔者并不是否认努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反,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在打拼的“社会人”,都必须保持奋斗和努力的状态。只是,大家不能被鸡汤带偏,不能头脑充血,然后拟定一些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结果付出很多努力,却一无所获,甚至还“吃亏上当”,得不偿失。

挖掘“90后教授”背后的成功秘笈,不如接受自己的“平庸”。这个社会需要精英,同样也需要千千万万在普通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普通人,每个人都做出“切中要害”的努力,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