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流行事件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医药健康行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受到疫情冲击到扛起抗疫重责直至恢复平稳发展,各大药企纷纷重新全盘考虑公司战略,丰富并加强核心管线、剥离非核心资产,各大药企对并购对象的选择也更加谨慎。
从数量上看,2021年的并购交易在近年来并不突出。《医药健闻》岁末盘点,以交易额为依据,将这一年重要的并购交易一一介绍,从中得以窥见全球大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
2021年已完成的并购交易——
| 赛默飞世尔完成收购PPD
科学服务领域领导者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已完成以174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CRO(服务全球合同研究组织)公司PPD,并承担约35亿美元的净债务,这笔交易总价值约209亿美元。PPD致力于向制药行业、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和政府机构提供临床开发和实验室服务。PPD在全球CRO企业Top10榜单中营收名列第五。
| 西门子医疗完成收购瓦里安
西门子医疗(Siemens Healthineers)已顺利完成对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Varian Medical Systems)的收购,收购总价约164亿美元。瓦里安成为西门子医疗旗下的新业务部门。瓦里安加入之后,西门子医疗将拥有医疗科技领域最全面的产品组合,将把全球抗癌事业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合并后的公司将打造独一无二又高度融合的医学影像、实验室诊断、人工智能和治疗产品组合。
| 阿斯利康完成收购亚力兄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完成了对亚力兄制药(Alexion Pharmaceuticals)的收购,标志着该公司进军罕见病药物领域。阿斯利康现任首席财务官Marc Dunoyer将出任亚力兄CEO。阿斯利康支付给亚力兄股东的总费用约为133亿美元现金和236,321,411股新的阿斯利康股票(其中约94%将由新的阿斯利康美国存托股(ads)代表)。亚力兄公司的LOGO已经加上了AstraZeneca Rare Diseases(阿斯利康罕见病)字样。亚力兄的股票已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摘牌。
| 百特完成收购希尔罗控股
百特国际(Baxter International)已完成收购医疗设备制造商希尔罗控股(Hill-Rom Holdings),百特以105亿美元的收购价(基于Hillrom收盘时的股票数量)为每股 Hillrom 普通股支付了156.00美元的现金。百特还将承担 Hillrom 的未偿债务,交易的企业总价值约为 125亿美元。希尔罗成立于1915年,生产病床和病人监测设备等医疗设备。
| 默沙东完成收购Acceleron Pharma
默沙东(MSD)宣布已完成对Acceleron Pharma的收购,总股权价值接近115亿美元。Acceleron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抗癌药和针对罕见病的罕见药的研发;目前管线上的产品主要针对呼吸系统和血液学。默沙东此次收购将补充公司的心血管管线。
| 丹纳赫完成收购Aldevron
丹纳赫(Danaher)宣布已完成以96亿美元现金收购生物技术公司Aldevron。Aldevron将以独立的运营公司运营,其品牌将加入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Aldevron由Michael Chambers与John Ballantyne于1998年创立于美国,服务于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生产高品质的质粒DNA、mRNA和重组蛋白,用于研发、临床试验和商业应用等。
| 因美纳完成收购Grail
因美纳(Illumina)已完成以71亿美元收购癌症检测测试制造商Grail的交易。收购目的是获得Grail公司的旗舰产品加勒里(Galleri)血液检测技术。该技术用于在癌症较容易治疗的早期阶段诊断癌症。因美纳在2016年创立了GRAIL,并将其剥离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GRAIL的第一批员工全部来自因美纳,且因美纳仍持有GRAIL12%的股份。此次收购是一次纵向收购。
| 富士胶片完成收购日立影像诊断业务
富士胶片(FUJIFILM)完成对日立制作所旗下影像诊断相关业务的收购程序,收购价格约17亿美元,标志着日立为继承相关业务而成立的新公司“富士胶片医疗健康”正式成为富士胶片集团全资子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富士胶片旗下医疗业务扩展至CT、MRI、X线摄影系统、超声诊断设备、内镜、体外诊断系统和PACS等广泛的产品线,将能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提供一站式的全面解决方案。
2021年已宣布的并购交易——
除了已经完成的大型并购交易,澳大利亚血制品巨头CSL宣布了其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此外,这一年,辉瑞、诺和诺德、赛诺菲、罗氏、波士顿科学等巨头也相继宣布了一系列中小型的并购交易。
| 甲骨文将收购电子医疗记录公司Cerner
甲骨文(Oracle)宣布以每股95美元现金,总价约合2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电子医疗记录公司塞纳Cerner。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2年完成,通过将大量的健康数据引入其云服务,Cerner可以帮助甲骨文提升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力。这是甲骨文历史上最大的全现金交易,也是甲骨文201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
| 黑石等财团同意收购医疗用品公司Medline
由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和Hellman & Friedman组成的财团,将获得医疗用品公司Medline Industries(麦朗)的多数股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也将作为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进行投资。包括债务在内,这笔交易价值高达340亿美元,还将包括170亿美元的“股权转让检查”。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杠杆收购之一。该公司由亿万富翁米尔斯家族(Mills)经营。交易完成后,米尔斯家族仍将是Medline最大的单一股东,Medline的高级管理团队不会发生变动。
| CSL同意收购Vifor
澳大利亚血液制品巨头CSL将以每股167瑞士法郎(约179.25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公开持有的Vifor PharmaAG股票,Vifor Pharma的总股权价值109亿瑞士法郎(约117亿美元),此次并购可以使CSL获得Vifor治疗缺铁、肾脏和心肾疾病的技术专利,以及在瑞士和葡萄牙的生产基地,使其开发阶段的产品线扩大至37种,比目前的产品线增加32%。2021年6月从CSL董事会辞职的前CSL非执行董事Abbas Hussain被任命为Vifor Pharma的新任首席执行官。
| 辉瑞收购Arena已达成最终协议
辉瑞(Pfizer)宣布收购生物制药公司Arena Pharmaceuticals,该交易对Arena的估值为67亿美元。Arena公司的产品包括胃肠病学、皮肤病学和心脏病学领域的多种有前途的开发阶段候选药物,包括etrasimod,用于一系列免疫炎症疾病,包括胃肠道和皮肤病。Arena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etrasimod开发计划,包括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两项Ⅲ期研究、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Ⅱ/Ⅲ期研究、计划中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Ⅲ期研究,以及正在进行的针对嗜酸性食管炎和斑秃的Ⅱ期研究。此外,辉瑞还同意了一项价值约23亿美元的交易,收购肿瘤生物科技公司Trillium Therapeutics,该公司研究方向为血癌治疗。
| 诺和诺德将收购Dicerna
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将以33亿美元收购Dicerna Pharmaceuticals。Dicerna是一家专注于研发试验性RNA干扰(RNAi)治疗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自2019年以来,诺和诺德和Dicerna一直是研究合作伙伴,利用Dicerna专有的GalXC RNAi平台技术发现和开发RNAi疗法。Dicerna的RNAi技术平台能够跨肝和肝外细胞和组织类型获得细胞内疾病靶标,补充了诺和诺德现有的技术平台。
德国拜耳集团(Bayer)将以至多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Vividion Therapeutics,以加强其发现新疗法的能力,并提高其药物管道的价值。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宣布,将以19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Kadmon Holdings。此次收购支持赛诺菲继续增长其通用药物核心资产的战略,并将立即将Rezurock (belumosudil)纳入其移植药物产品组合。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集团(Roche)已同意以18亿美元收购美国分子诊断测试公司GenMark Diagnostics,以获得包括Covid-19在内的传染病快速检测工具的提供商。GenMark的试纸可以从单个患者样本中检测出多种病原体。
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宣布已签署一项最终协议,以17.5亿美元的预付款收购Baylis医疗公司(Baylis Medical Company)。此次收购将扩大波士顿科学电生理和结构性心脏病产品组合的覆盖范围,引入射频(RF)NRG和VersaCross房间隔穿刺平台,以及左心房通路所需的医用导线、鞘管和扩张器系列产品。
2021年巨头已宣布的分拆计划——
事实上,并购与分拆(剥离)都是常见的商业操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药企必须更加聚焦,围绕着特定领域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品组合,而疫情的持续蔓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大药企固有的业务范围。正因如此,将部分业务板块或研发管线剥离也是药企的必然选择,成了近年来医药行业的新趋势。
| 强生宣布分拆消费者保健业务独立上市
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公司强生(Johnson&Johnson)公司迎来135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组,它将剥离以邦迪创可贴、泰诺药品和强生婴儿爽身粉为主的保健业务,并独立上市。而强生公司将更聚焦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此外,已执掌强生近十年的CEO Alex Gorsky将于2022年1月3日卸任,届时将由执行委员会副主席Joaquin Duato接任强生CEO一职。近年来,包括疫情期间,业务、客户和市场均发生了很大的分化。按销售额计算,强生决定把利润率高但风险大的处方药和医疗设备业务从“巨无霸”体制下剥离以求保持其持续增长和领先地位。同时,公司CEO Alex Gorsky称这次的分拆决定与爽身粉集体诉讼没有关系。
| 通用电气宣布将GE医疗、GE航空,GE能源拆分为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美国老牌巨头通用电气(GE)宣布拆分计划。GE医疗、GE航空,以及GE能源转型业务,将拆分为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通用电气(GE)计划在2023年拆分GE医疗,拆分后其更聚焦精准医疗。在通用电气医疗部门分拆独立后,现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awrence Culp还将兼任新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
| 诺华宣布将拆分或出售山德士
诺华(NOVARTIS)宣布将拆分或出售其仿制药业务部门山德士(Sandoz)。此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山德士在美国的销售大幅下滑,一直未能达到预期,2021年第三季度在美销售额更是大幅下降20%。随着诺华将重点放在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尖端药物上,该公司已在2019年剥离了旗下的爱尔康(Alcon)眼科保健部门,并放弃持有的一家消费者健康企业的股份。
| 葛兰素史克宣布分拆消费者健康业务独立上市
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公布了一项详细计划,拟在2022年中之前将其消费者健康业务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并单独上市,而新GSK将专注于疫苗和特药,这将是该公司20年来最大的一次重组。该部门拥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品牌包括“必理通”镇痛药(Panadol)、舒适达牙膏、百多邦、康泰克等。2019年,GSK正式与辉瑞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GSK Consumer Healthcare,GSK持股68%,辉瑞持股32%。2020年,GSK的消费者健康业务销售超100亿英镑,在全年总收入中占近三成。尽管如此,该项业务还是被管理层划归为“非优先品种”而持续推进分拆。
近年来,辉瑞、默沙东、诺华、赛诺菲、葛兰素史克、罗氏等跨国药企纷纷将其非核心业务或拆分剥离,或出售。“瘦身之后”,各跨国药企的业务管线愈发明确,更加聚焦细分领域。这些跨国药有雄厚的资本和充足的现金流,但受到市场、价格、公共卫生问题等多重困境的影响,拆分也是跨国药企的转型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