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净利下滑超九成冲上热搜,想通过恢复内地业务救业绩,维他奶还需要解决质量安全问题

11月26日,#香港维他奶半年利润大跌95%#冲上热搜。根据财报数据,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的2022财年,维他奶净利润3280.4万港元,同比下降95.1%,其中,维他奶在中国内地业务亏损3300万港元。业绩重压之下,维他奶提出“优先恢复中国内地业务”的口号。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国内植物奶以及茶饮产品层出不穷,目前,除新秀品牌融资不断,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也开始布局植物奶相关产品,加之其屡屡被曝出质量问题,维他奶想恢复中国内地业务难言坦途。

净利下滑超九成

11月26日,#香港维他奶半年利润大跌95%#冲上热搜。

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的2022财年,维他奶收入同比下降18%至36.04亿港元,净利润3280.4万港元,同比下降95.1%。毛利为17.27亿港元,同比下降28.3%,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55%跌至48%。

分地区看,中国内地销售收入为22.30亿港元,同比下降28.89%;香港地区为10.11亿港元,同比增长3.49%;澳新地区为3.01港元,同比增长26.58%;新加坡为0.62亿港元,同比增长3.33%。

对于上半年净利大幅下滑,维他奶国际在公告中称,“经营溢利下降 95% ,主要是由于中国内地的销售下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受控,政府减少提供有关疫情的补贴,同时公司恢复了去年于疫情下减少的广告和推广支出等”。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维他奶在中国内地业务亏损3300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7.43亿港元。

维他奶成立于1940年,2003年进入内地市场。13年后,中国内地超过香港地区成为维他奶的单一最大市场,来自内地的销售收入占维他奶全部营收的六成以上。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内地业绩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维他奶营收带来重大影响。

8月6日,维他奶国际在盈利警告公告中披露,“在整个7月,中国内地不同销售渠道均发生产品下架的情况。尽管产品逐渐在部分渠道开始重新上架,但预计在夏天旺季的销售损失将对上半财年收入和盈利产生重大影响”。

产品质量堪忧

事实上,除了上述产品下降影响,维他奶自身质量不过关也是业绩下滑的诱发因素之一。

今年“3·15”期间,维他奶(佛山)有限公司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深圳海关处以70万元行政处罚。深圳海关网站显示,处罚起因于2019年,维他奶(佛山)有限公司于是年3月及5月,两次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玻璃樽(回收循环使用),经海关查验,申报货物玻璃樽存在残留物,部分残留物已腐败变质,部分玻璃樽混有使用过的吸管,甚至部分玻璃樽底部发现蟑螂尸体、腐败变质发霉豆奶。鉴于上述情况,海关没收了相关的25982.2公斤玻璃樽货物,并对该公司罚款70万元。

此外,维他奶还多次因质量问题被拒入境。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维他奶国际2020年共11批次被拒入境。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除2月外,其余各月份均有维他奶产品因检验不合格被拒入境,仅4、5月就已有12批次维他奶产品抽检不合格。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6月公布的“5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信息”显示,由深圳市星海文亚科技有限公司进口自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2批次“维他奶豆奶饮料”及1批次“维他奶低糖豆奶”被拒入境,原因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D-泛酸钙”。

“4月未准入境食品信息”显示,2批次“维他低糖豆奶饮料”、1批次“维他豆奶饮料”、1批次“维他麦精豆奶饮料”及1批次“维他奶低糖豆奶”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被拒入境;此外,1批次“维他低糖柠檬味茶饮料”、1批次“维他清新栈甘蔗茅根味饮料”、1批次“维他日式蜜桃茶饮料”及1批次“维他蜂蜜菊花茶植物饮料”因“标签不合格”被拒入境。

押注内地市场

“由于业绩不理想以及须要优先恢复中国内地业务。”维他奶在财报中展望,未来将在内地市场继续全面加速重启广告及店内宣传活动,推动核心产品组合以及Vitaoat燕麦奶、维他气泡柠檬茶等新品,从而加速复苏发展,期望于2022年恢复可持续增长。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国内植物奶以及茶饮产品层出不穷,新老品牌激烈竞争,质量问题频发的维他奶重振中国内地市场恐怕并非易事。

以维他奶发家产品植物奶产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植物基饮品赛道至少完成7起融资事件。今年2月每日盒子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同年6月又传出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今年4月,椰乳消费品牌可可满分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等。

此外,以养元饮品、OATLY等为代表的传统植物奶品牌持续发力。2020年以来,养元饮品先后推出了高端产品六个核桃2430、“六个核桃+”系列产品等;2021年5月20日,OATLY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募资金额超过14亿美元。除传统植物奶品牌,乳业巨头伊利、蒙牛也开始布局植物奶赛道,据悉,伊利旗下植选推出高蛋白豆奶等三款高端产品,蒙牛也于2021年推出植朴宜多麦高纤燕麦饮料。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维他奶长年累月缺乏研发与创新意识,商品始终不能与时俱进,随着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品牌价值被极大削弱。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众多巨头竞相入局后,维他奶在植物基市场原有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客户优势都在萎缩,在竞争中已处于下风。此外,目前南方市场基本饱和,北方市场渗透率又不高,短期内,维他奶很难在中国内地获得进一步发展。

关于未来恢复中国内地业务的具体举措,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维他奶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