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冠疫情之下,全球供应链受影响,多行业受限承压

目前中国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各地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也在有序复工复产,逐渐恢复生产。企业复工将减轻疫情对企业的进一步影响。

然而,企业复工也面临诸多问题,自用防疫物资短缺,物流业务效率低,供应链受阻,原材料短缺,返城困难人手不足等。有企业表示,虽然已经复工,但因原材料供应不足,已面临停工。很多企业开工消耗的是春节前储备的少量库存,在物流受阻,上游企业产能不足,原材料生产不足的情况下,用不了太久,就会出现“无米之炊”的状况,不得不减产乃至停工。

这并不是一家企业面临的问题,随着产业链分工的细化,全国乃至全球都形成了严密的产业链分工。全球产业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至管理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销售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的分配。全球产业链布局形成的链状链接,虚拟链接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已经成为有依赖性的经济联系。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中国新冠疫情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之后,空中航线方面已有71个国家入境管制,多国出台调整(取消)航班甚至是禁止入境。海运方面,新加坡港对所有14天内靠过内地的船舶增加严格检疫程序。

遭遇供应链困境,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有汽车、服装、钢铁、木材等多个行业。员工人数越多的行业复工难度越大。湖北籍员工的复工时间无法预估,会对多个地区的企业复工生产产生影响。

这次疫情导致汽车行业首当其冲。一般轿车约由1万个不可拆解的独立零部件组装而成。新型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影响加深,全球车企拉响了“红色警戒”,

2020年1月31日,现代汽车表示,计划周末在韩国暂停生产Palisade SUV车型,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所造成的供应中断。受中国供应链中断影响,雷诺汽车于2月7日表示,韩国子公司RSM位于釜山的工厂将从2月11日开始持续停产四天。

2020年2月4日,现代汽车逐步暂停其韩国工厂的生产工作,这也是首个在中国以外地区暂停生产的车辆制造商。

从2月14日开始,日产将暂时关闭其位于日本西南部九州岛屿的工厂。日产汽车也成为了第一家受疫情影响而在日本停产的车企。

丰田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运营的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部分工厂,均因疫情或零部件中断原因而推迟复工时间,计划2月17日以后恢复生产。

捷豹路虎在英国的2家工厂将减产或停产,这种状况将持续到3月底。菲亚特·克莱斯勒也警告称可能被迫停工。

大众汽车集团2月11日表示,与中国当地合作伙伴共同运营的14家组装厂中的六家已经恢复生产,其中一汽-大众6家工厂已有5家开始运营,上汽大众8家工厂仅一家投入生产,剩余的工厂将于2月17日恢复生产。

北京奔驰已于2月6日向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区发函,请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应商提前复工。

特斯拉本周重新开放上海的超级工厂。该公司不久前表示,由于疫情,新款轿车生产将推迟。

此次疫情中,由于湖北是重点区域,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巨大。湖北省是中国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2019年累计生产224万台汽车。武汉是中国四大乘用车基地之一。博世、法雷奥、采埃孚等世界汽车零部件前20强中有一半落户武汉。

企业无法获得生产线所需的原材料或组件,零部件供应缓慢,工人短缺,复工难,具有产业链长特性的汽车制造业不得不长期陷入停产状态,汽车行业上下游或将处于“瘫痪”状态。

类似情况同样出现在手机行业。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苹果产业链能否如期复工,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苹果供应链中近50%的生产据点都在中国境内。我们所熟知的“智能手机拍照方案”,其实是索尼和三星提供CMOS传感器芯片,中国的欧菲光及舜宇光学等厂商负责生产光学镜头、并组装整个摄像头模组。这些企业复工时间持续延期,复工后也可能存在人手紧缺的问题。

目前,立讯精密、领益智造、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苹果公司供应商均已在2月10日复工。富士康在郑州、深圳等地的工厂延迟了原定于2月10日的复工计划。欣旺达等部分企业还在准备复工。

武汉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中也非常重要。这里集中了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三家国内头部显示面板企业的产线和研发机构。武汉全国第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业基地。京东方在武汉设立的10.5代LCD生产线,也是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液晶生产基地之一。

疫情不仅仅在影响苹果手机,对安卓系统手机的影响更大。若疫情无法在3月前得到显著改善,对于全球手机产业链的供应端和需求端而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性。IDC给出的数据称,2020年1—2月的国内手机市场将面临同比约40%的大幅下滑。而在三个月内,如果疫情得到稳定控制,整体市场将会进入恢复期,但仍难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半导体产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短期内半导体供需两端受压,整体生产延后一周。停工、停产让产业复工时间延后,受到由于交通运输受阻,工厂产能利用率降低明显。

此次疫情对显示产业链也带来了较强的影响。显示产业上游材料短缺或影响产业链供应。中游面板厂受到包材、PCB、偏光片、人力影响限制实际产出。终端整机厂将面临销售难题。出口影响初现,空中航线入境管制,海运船舶严检。同时受封城封路影响,人员回流工厂速度也受到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全行业面临产能不足的情况尤其严重。将核心供应工厂设置在湖北省境内的企业影响将非常明显。

实体服装零售受到的打击非常大,服装零售因物流的问题也损失不小。服装零售最怕高库存、低周转,服装库存的贬值率很高,尤其是时装领域

受疫情冲击,去年冬装和春装都面临大量的库存积压。疫情过后,只能低价甩卖,预期盈利减少,亏损巨大。店租、人工企业将要面对现金流断流,材料采购难,工人复工困难导致夏装、秋装产量不足。工资成本将进一步拖垮一批服装门店。大型服装品牌企业的工资成本和营收压力也很大。去库存、回笼资金和关店裁员将成为服装企业的自救选择。

另外,服装零售的压力会逐渐往上游传递到服装生产及原料供应企业。原材料企业也将承压服装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

钢铁行业是很多行业的上游原材料行业。目前钢材供应端受疫情影响偏小,钢材产量仍维持高位。有媒体报道显示,当前电弧炉钢厂开工率几乎为0%,远低于节前预期的17%。因为多种因素,预计电弧炉钢厂开工率在3月前将维持在10%以下。

受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各地加工企业有部分复工,制造业、建筑行业等下游企业复工较少。需求端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终端企业全面复工不可预期,预计大概率延迟至3月初开始陆续恢复。

新冠疫情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的木材贸易,这可能对全球木材贸易流动产生严重影响。疫情可能将导致中国港口通道受到限制。另外,一些厂商订单但不能开始生产,需要获得允许开工的审批。这也直接导致一些企业不敢接外部订单。

新西兰的原木出口商也担心冠状病毒会导致中国的供应链问题。这些国家的一些森林所有者已经开始降低他们的采伐率。

1月31日,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宣布,从1月31日00时起,除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往返列车外,中俄之间的所有铁路运输将暂停。该措施影响了俄罗斯通过火车运输到中国的所有木材产品。据估计,每年大约有120万立方米的木材从俄罗斯运往中国。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很多消费品的生产实际仍处于停工状态。随着近期的市场消耗,如果短期大多数企业无法复工投产,或将加剧紧张的局面。受疫情影响,部分中国企业暂时停工,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如果疫情结束,供应链和贸易将会回到以前的水平。产业链困境与所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在自救的同时,也需要来自产业龙头的支援。

补充一句,疫情也不是对所有行业都有冲击。在当下,医疗健康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还有很多疫情救援相关产业也在快速爆发。

经此一“疫”,企业与各方应更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大环境,同时也会对大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一省一地的问题,也可以传导影响到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一环和重要的消费市场,与全球经济早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