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河南造”盾构机不断迈出国门
人民网 霍亚平 摄
人民网郑州2月27日电(霍亚平)近日,河南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中铁装备工程集团设备车间,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力量。
在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工程装备制造车间内,工人们正紧张的忙碌着。“这台机器是出口到韩国仁川的,目前已经完成了检测,他们正在拆解装箱,准备进行运输。”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这台设备将应用于韩国仁川地铁一号线的项目,这也是中铁装备盾构产品首次进入韩国市场。
这台超大直径盾构机直径15米,整机总长115米,涵盖了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数十个技术领域,精密零部件多达3万多个,单单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
盾构机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地铁、市政、水利等多领域的隧道工程建设中,施工环境复杂、风险大、技术难题多,因此,盾构技术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了解,盾构领域曾一直被国外技术垄断,1997年中国曾斥巨资从德国维尔特公司购买了两台盾构机,用于西康铁路秦岭隧道的修建。2002年8月,国内首个国家级盾构产业化基地在河南新乡落成(中铁装备的前身),揭开了中国盾构研发的序幕。
“我们早期研发团队仅有18人,被喻为‘盾构梦之队’,随后,我国自主盾构机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卓越领先的过程。”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庞培彦说。
据庞培彦介绍,盾构机最主要的原理就是吃的进,吐得出,实现封闭、畅通的机械化运作,这样的话隧道才能建得更好更安全。“与其他制造产品不同,每台盾构机应用的地质不同,施工情形十分复杂,盾构机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地质适应性和可靠性。所以我们把质量视作生命,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创品牌’。”
“现在中铁装备设计研发人员已经达到了800多人,我们重点攻克了包括主驱动、减速机等‘卡脖子’技术,并将这些产品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之中。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各种新产品不断产生,包括我们全世界最大直径的单护盾TBM也应用于格鲁吉亚项目。”庞培彦说。
截至目前,中铁装备共设计制造了10米以上大直径盾构40余台,14米级以上近10余台。其研制的直径13.46米泥水平衡盾构机顺利出口到波兰,成功打入欧洲高端市场;世界首创的“马蹄形”盾构机,成功应用于蒙华铁路白城隧道;自主设计制造的直径达15.8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打破了国外品牌多年来一统全球超大直径盾构的局面……
目前,中铁装备在全国布局了20个生产基地,累计出厂盾构机超过1300台,产品远销新加坡、以色列、阿联酋、意大利、丹麦等30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中铁装备生产的盾构机已然成为河南骄傲、中国骄傲。
“2021年,中铁装备研发投入5.56亿,研发投入占比9.67%,高于国企平均研发投入占比水平。”中铁装备科技部部长陈敬举表示。
如何让传统基建与新基建有效结合,让盾构机更加智能化,正是中铁装备目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此外,中铁装备还将围绕抽水蓄能电站领域研发专用的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同时,开展超大直径的竖井掘进机的研制,用于城市内部大的停车场建设。
如今,中铁装备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一台台“河南造”盾构机正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