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度如今依然是新式茶饮必争之地,先后进军新加坡市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经营的各个环节,头部新式茶饮品牌还会常常碰面。
文/张俊宝 亿欧专栏作者
11月10日,喜茶海外第一家店在新加坡开业,同时,奈雪的茶宣布,第一家门店将于12月第一周在新加坡怡丰城与新加坡消费者见面。更早在9月5号,台盖已先一步进入新加坡,在Nex购物中心开出第一家分店。台盖和奈雪的茶同属品道集团。2018年的“当红明星”新式茶饮代表企业喜茶和奈雪的茶海外第一站的选址,也让新加坡餐饮市场再次广受关注。
为什么新加坡吸引了新式茶饮的目光?
据亿欧餐饮此前对新加坡餐饮市场总结,中餐品牌选择新加坡作为海外拓展优选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因为新加坡饮食文化丰富多元且包容度高,无论是中西餐、日韩菜还是印度菜系等,都活跃在餐饮市场上;另一方面,新加坡华人较多,和中国的餐饮市场消费习惯较为接近。知名餐饮品牌策略师王鹿鹿曾分析:新加坡餐饮市场经过快速发展后基本成熟,市场份额被几大餐饮巨头瓜分,与深圳相比,新加坡是“叠加”,而深圳是“重造”。
2013年至2017年,新加坡餐饮市场快速发展,餐厅数量由2013年的6705家增至2017年的7892家,年复合增长率达4.2%,餐饮市场总收入也由2013年的86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432亿元)增至2017年的93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4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咖啡店也是新加坡餐饮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新加坡咖啡店数量由2013年的670家增至2017年的787家,咖啡业总收入由9.99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50.42亿元)增至10.957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55.30亿元)。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10月发布的市场数据,2018年8月新加坡餐饮市场表现同比上涨3.2%,无论是餐厅还是饮品店销售额均呈现上涨趋势。喜茶的首战告捷也显示了新加坡市场的茶饮消费潜力——开业前三天销售额约在2000多杯,与国内店基本持平。
品牌国际化快人一步,新式茶饮们在“急”什么?
新加坡当地也有不少饮品品牌,如LIHO、KOI、U Cha等,茶饮品牌大量出现也是从2017年开始。新加坡的茶饮市场正兴,但市场格局远远未定,是国内新饮品品牌看好的消费市场,如喜茶在完成B轮融资时宣布出海是2018年发展两个重点之一,奈雪的茶在新加坡开店有新加坡知名本土餐饮品牌面包新语的加持,答案茶也早就有以加盟形式在新加坡开店的计划。更早之前,上文提到的KOI就是50岚在新加坡做的当地品牌。
在品牌上贴上“国际化”的标签,可以给一个品牌带来更高的品牌溢价,茶饮市场也是如此。如今的新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在产品上的创新探索,让市场看到了新式茶饮的生命力和想象力;在门店设计上的新思考,让饮品店看到了从街边店或者档口店等小店发展成场景大店的可能。并且,随着新式茶饮的兴起,茶产业、烘焙业和相关产业也迎来了新一场发展机会。
2018年10月,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茶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底中国现制饮品的门店数达到44万家,比2016年新增3万家,门店年度增长率为7%。
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快速增长的门店数和市场热度以及行业不算高的门槛,让寻求增长的新茶饮品牌面临两个现状:要么做出差异化且有壁垒的产品,要么能够更快建立更强的品牌认知。
不久前奈雪的茶和喜茶因产品相似度互怼就反应了这种市场局面,这一事件在登上微博热搜后,由行业内热议变成了全民讨论。将行业两家领军品牌对比来看,两者均起家于广东,在茶方面,起初还能以芝士茶和果茶做区分,后来随着双方新品不断研发拓展,渐渐在茶方面有了一些品类类似;软欧包也不再是奈雪的茶一家的特色,喜茶、乐乐茶等如今也提供软欧包产品;而在门店设计方面,新式茶饮品牌都在门店设计上下足了功夫,为了让消费者更有空间体验感。
在坚持直营、坚持品质的同时,背负比较高的市场热度和市场期待,新式茶饮品牌也面临不小压力,比如供应链能否跟得上?客流是否足够稳定?未来方向在哪里?处在发展中的新式茶饮,无论哪一个品牌未来都需要资本市场更多肯定。所以,在如今国内新式茶饮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除了产品创新,在市场渠道上领先同业一步也由此显得重要。
结语
在如今的市场热度下,新式茶饮的构成和产品在口感上只要不太差,绝大多数都能推向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心态已逐渐由“被种草”和”被推荐“变成主动”尝鲜“。受限于门店拓展速度和城市覆盖,如今的新式茶饮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除了在一线城市购物中心激烈竞争的品牌外,区域性茶饮品牌也有不少。品牌度如今依然是新式茶饮必争之地,先后进军新加坡市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经营的各个环节,头部新式茶饮品牌还会常常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