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黄肖琴(左)向客人介绍绣球。每天,来往于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的市民游客,都会看到这样一个温馨的画面:年过七旬的老人坐在家门口,一针一线地制作着手中的绣球,那认真又悠闲的神情,成为这条老街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位老人名叫黄肖琴,今年73岁,从小爱好刺绣、制作绣球,直到今天依然针线不离手,一有空就坐在家门口做绣球。1995年,她在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术品大奖赛中获奖,此后还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西民间工艺艺术师”等称号。在几十年的绣球制作生涯中,黄肖琴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12瓣绣球基础上设计出精美的30瓣绣球,在平绣绣球的基础上研制出堆绣绣球,使绣球更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她的绣球作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如今,年过七旬的黄肖琴,精益求精的劲头不减当年,并不遗余力地将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力争让这门技艺年年花开,代代精彩。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15日,黄肖琴在家中制作绣球。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5月15日,黄肖琴在清点制作绣球需要的布块。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5月15日,黄肖琴(右)向儿媳妇赵金玉讲述绣球的制作技艺。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5月15日,黄肖琴在家里摆挂制作好的绣球。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5月15日,黄肖琴(右)向邻居蓝丽梅传授绣球制作技艺。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5月15日,黄肖琴在家中绘制制作绣球需要的图案。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5月15日,黄肖琴(左)向儿媳妇赵金玉讲述绣球的制作技艺。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