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秦玉峰:让东阿阿胶再传3000年

宋宪霞/文

2018年10月1日,小城东阿分外热闹,备受外界瞩目的“阿胶世界”正式开园纳客。

和以往无数个重要时刻一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亮相,为阿胶倾情代言。虽然身兼多个身份,但在秦玉峰内心深处,最在意的还是“传承人”的角色。他说这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世界爱上中医药,让东阿阿胶再传3000年”。

擦胶工序


入行近半世纪:

“自己都被炼成了一块阿胶”

“阿胶这一块,我都做过,从泡皮、切皮、化皮,到熬汁、浓缩、凝胶、切胶、擦胶……”16岁入行,时至今日,现年60岁的秦玉峰半生都花在了阿胶身上,面对记者,他笑称“自己都被炼成了一块阿胶”。最初那段学徒时光可谓最苦,但如今忆起,留下的全是阿胶满满的香气。

“炼胶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尤其是熬胶,对体力要求很高”,秦玉峰回忆,东阿阿胶一直保持着制胶业“师徒相继,口传身授”的传统,学徒们只有经师傅考核合格后,才能学习下一道工序。初入行的秦玉峰又瘦又小,在一堆精壮的学徒中并不占优势,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谁都不看好的人最终习得了全套制胶技艺,且逐渐成为东阿阿胶炼制这项国宝级技艺的第八代传人。

究其原因,秦玉峰归结为农村出来的自己知道工作得来不易,“干什么都很珍惜”,再加上他个性要强,干活特别卖命,即使数九寒天,也在大铁锅前挥汗如雨,毫无怨言,且数年一直如此……就因为这,秦玉峰获得了他的师傅、同兴堂阿胶炼制工艺的第七代传人刘绪香的认可,从而真正走上阿胶技艺传承之路。

“真正传统的古法炼胶工艺,极其繁复,无论是选材、取水、炼制的时机、时间等都极其讲究”,可这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秦玉峰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东阿阿胶在行业率先发明并使用蒸球加压化皮、蒸汽熬胶新工艺,结束了沿袭千年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80年代中期,又将空调恒温技术用于生产,使其生产周期由70天缩短至23天,产量猛增8倍。这期间及以后的20年间,秦玉峰也由当初的炼胶工人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先后负责东阿阿胶的质量、研发、技改、采购供应、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工作。

2006年,在从事阿胶行业的第32个年头,秦玉峰成为东阿阿胶的掌舵者。2年后,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玉峰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也是第一责任人,就有责任把制作技艺传承好,发扬光大,把原来优秀的产品技艺、文化基因、人文情怀都承传下去,让它再传3000年,甚至更久。”自那时起,秦玉峰就坚定了一个想法:他不仅是阿胶技艺的传承者,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他认为,只有把阿胶文化做成一种有传承的文化,企业才能长久。



秦玉峰在内部实施“文化营销”“价值回归”战略。他在东阿阿胶成立专门机构,遍查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挖掘阿胶学术、滋补、美容三大文化体系,发现了对阿胶“滋补上品”“补血圣药”的明证,发掘了唐太宗“官封其井”、杨贵妃“暗服阿胶”、朱熹“阿胶孝母”等故事,还整理了3200个阿胶经典验方、1750个医案、200多个膏方和300多个食疗方。

为了传承阿胶制作技艺,尽管成本极高,但秦玉峰仍然小规模恢复古法技艺,恢复了中断了上百年的九朝贡胶的生产,“无论取水、熬胶、切胶等全部工艺都是手工完成。”

东阿阿胶还创办冬至阿胶滋补节、开放生产线接待参观、建设中国阿胶博物馆和东阿阿胶城、在各大城市建设健康管理连锁店,让消费者通过多种场景体验到阿胶和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底蕴。

终于,阿胶的市场形象从“补血药”成功转型为“滋补国宝”,回到了主流消费者的视线,公司业绩节节攀升。

秦玉峰坚持认为,通过创新发扬光大才是最好的传承,也是最好的保护。最近几年,东阿阿胶持续投入巨资进行创新体系建设,虽然身为传统中医药企业,但科研投入却不断加大。东阿阿胶也率先将微波干燥、远红外线烘干、离心分离、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引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和提升。

201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阿胶行业唯一的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东阿阿胶,中心主任叫周祥山,他还有另外的身份,博士生导师、东阿阿胶副总裁,以及秦玉峰的5名徒弟之一。与过去制胶药师的收徒不同,秦玉峰的徒弟大多具有高学历,其中周祥山是最知名的一个,他是生物化工博士,曾是大学教授,研究微生物制药、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分离纯化、中药分子鉴定等。



无偿献出秘方:

“只靠东阿阿胶,市场永远做不大”

2017年对东阿阿胶来说,尤为重要,在先后多次斩获省级、国家级质量金奖后,当年9月份,秦玉峰成为亚洲质量领域“石川馨—狩野奖”的获奖者,仅仅一个月后,东阿阿胶首次参加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ICQCC)就斩获国际QC金奖。ICQCC被誉为QC界的“质量奥林匹克”,是QC活动发布的最高平台,这标志着东阿阿胶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在品质上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东阿阿胶从1952年建厂,市场抽检合格率一直为100%。秦玉峰回忆,阿胶人对质量的执着登峰造极,早在上世纪80年代,阿胶短缺,市场供不应求,“都装上车了,但是检验单有一项指标检验时间长,还没出来”,个别人员认为肯定能过关,急着出货,但当时的企业负责人章安直接就锁上门,不让车出去,“大家对质量有信心,那也不行,必须等到结果出来,完全合格才行”。

2012年,赶上中日关系紧张,日本厚生劳动省对阿胶检测项目陡然由243项增加到842项,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细菌等。秦玉峰心里有底,他平静地让同事送样迎检。结果,842个项目均为零检出。与检测报告同时送来的,还有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感谢信。

据接近阿胶行业的一位专家评价,目前东阿阿胶的工艺、质量、标准,特别是全产业链的优势已经做到了领先行业20年,但就是这样的“独门秘笈”,秦玉峰决定对行业公开。

2015年,在中国中药协会阿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上,秦玉峰带着全国10多家阿胶骨干企业的负责人,把自家生产工艺、控制工序、操作系统等核心机密环节,都悉数展示。对于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他也表示,尽管拿去用,“任何时候到东阿阿胶参观,我们都欢迎,不管是标准还是工艺,都对外开放。”

外界匪夷所思,但秦玉峰坚持认为,“在一个行业,有竞争是好事,只靠东阿阿胶,市场永远做不大。”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行业如果出现灾难,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避免,只有整个行业繁荣了、发展了,整个行业才能安全。”

“根本不存在品牌间的‘防火墙’,真正的‘防火墙’是整个阿胶品类的质量提升。”



秦玉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企之力,为全行业“扎篱笆”。2008年,东阿阿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阿胶DNA真伪鉴别,并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阿胶鉴别真伪的大难题。2012年,他们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发明阿胶质量标准“特征肽检测法”,2015年,这一方法被收入国家药典。

“随着整个阿胶产业的发展壮大,围绕阿胶产业链的上下游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只有整个阿胶产业繁荣,阿胶产业才能够走得更远。”

“蛋糕就是这么大,我把蛋糕做大了,即使市场份额下降了,但营收肯定增加。”毫无疑问,秦玉峰很有先见之明,时至今日,国内阿胶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5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00亿元。而东阿阿胶的年销售收入也从秦玉峰2006年任总经理(总裁)至今,从9.4亿元增长到73.72亿元,年利润从1亿元增长到20亿元。

现在,东阿阿胶正在致力于用现代科技验证阿胶的疗效,用科技语言与世界对话,让世界更认可中医药。早在上任伊始,秦玉峰就尝试开拓海外市场,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秦玉峰布局的海外营销网络主要覆盖日、韩、越南、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海外市场主要还是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在这些区域,中医药保健品少有政策限制,更容易拓展市场。然而在欧美地区,却不容易。“欧美还不承认中药的合法性,意识形态里还没认可你呢,需要逐步培育市场。”他很无奈。



福泽六万同胞:

“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

被媒体记者调侃是“中国最大的驴倌儿”、专门跑到青海给一头特殊的毛驴过生日、省“两会”上给毛驴要待遇、全国“两会”上继续为毛驴奔走呼吁……一不留神,因为毛驴,秦玉峰成了“网红”。可在他心里,这件事其实带点悲壮的意味,“驴是阿胶的命,阿胶是东阿阿胶的命,东阿阿胶是我的命。”

驴皮是阿胶的“命根子”。然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得毛驴数量减少,再加上毛驴饲养难度大、养殖周期长、繁殖慢,收益低,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不高,全国毛驴存栏数量逐年下降。

“3张驴皮竟有4个采购员去买,有的研究驴的专家改行研究兔子去了”,秦玉峰忧心如焚,“如果大家都不养毛驴了,我们要去动物园看毛驴的时候,阿胶也就不存在了。”于是,从16年前开始,秦玉峰就跟毛驴较上了“劲”,他的“以肉谋皮”策略、“把毛驴当成药材养”“活体循环开发模式”等一系列重要理念,让产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驴皮只占整个驴价值的1/10,那大部分都是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肉,哪来皮呢?”秦玉峰说,“要靠肉来拉动这个市场。驴肉有比较好的食用传统。驴肉高蛋白低脂肪,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我们要靠吃吃出一个市场来,吃驴肉的多了,驴商品的价值就提升了,农民养驴的积极性就来了,我们的皮也就有保障了。”



他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笔账,利用毛驴的活体循环,可以盘活整个毛驴经济。例如毛驴的活体循环开发,就是驴奶、驴血、驴尿、胎盘等的开发。当前国际市场上液态驴奶价格是200多块钱每千克。一头驴一个产奶期5个月,能产奶150公斤,在国内目前价值是1.5万元左右;除了驴奶,一头驴还外带生了一头小驴驹。

此外,秦玉峰计划养一头“闭环的驴”,把驴资源完整地利用起来。现在,在东阿阿胶的国际良种驴繁育中心,每头驴的脖子上,都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电子芯片。这个芯片让阿胶产品实现了全程质量追溯。它就好比给每头驴发放一个身份证,基于RFID、二维条码等技术,可以实现驴的信息全记录。

根据这个芯片,东阿阿胶建立了良种驴养殖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可以系统记录驴的系谱、生长发育、疫病防治、运输、屠宰、驴皮储藏等信息,实现从毛驴养殖到产品生产、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可追溯。

十几年下来,在秦玉峰的战略规划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东阿阿胶在山东、内蒙古、新疆、辽宁、青海等地建成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20个,其中聊城、蒙东辽西为百万头养殖基地。3年间,单头毛驴价格增长3000元,带动全国养驴户合计增收180亿元,惠及6万贫困人口。2017年,秦玉峰还因此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仅10人。

“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养一头东阿黑毛驴相当于多种二亩地”,成为部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据统计,全国驴产业直接经济规模已达780亿元。通过活体循环开发,毛驴养殖、驴肉深加工等综合收益不断提高,可形成1000亿以上的产业规模,这为全国毛驴产业扶贫的长效性发展,提供了巨大而广阔的空间。

“毛驴并不威武雄壮,也不趾高气扬,但它结实倔强,吃苦耐劳。东阿阿胶人身上,就有这样的一种‘犟驴精神’,而支撑我们吃苦耐劳的,是‘寿人济世’的使命感,弘扬民族文化的伟大情怀”,秦玉峰说,“寿人济世、弘扬民族文化,东阿阿胶还在路上”,但他深信,全体中医药人携手努力,中医药事业定会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定能复兴光大,“总有一天,世界会爱上中医药!”


人物简介

秦玉峰,男,生于1958年,山东东阿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薪火传承奖、亚洲“石川馨-狩野奖”、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山东省劳模、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山东省发明创业奖优秀奖、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