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个很火的帖子。发帖人有个10岁的侄子,孩子很优秀,不仅考试成绩全班第一,奥数、围棋、轮滑都出类拔萃,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孩子这么优秀,父母自然很骄傲。但孩子并不这么认为,他说:“我爸妈不配有我这么好的儿子。”
因为他觉得父母没什么钱,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而他同学爸妈开的都是宝马,同学用的手机都是最新款的iPhone,而他爸妈只给他买几百元的儿童手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成了一种消费比赛。虽然攀比是人类的天性,但孩子小小年纪就有超强的攀比心理,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错误的观念引导。
樊登老师曾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有任何附加条件。”
因为加了条件的爱,会引导孩子朝爱的反方向发展。
你要求孩子考高分,允诺他考到前几名就买手机,他可能会反过来要求你多赚钱,换辆高档车送他去学校。
许多父母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打着“爱孩子”或者“为孩子好”的旗号,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如果孩子做不到,爱就会变成粗暴的交换与威胁。
殊不知,你的孩子,并不真的是“属于你的孩子”。
如何呵护孩子的完整人格,又引导孩子和父母达成教育共识,实现亲子的共同成长?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不砸钱,也能富养孩子
说到富养,大多数父母都不陌生。无论家境如何,父母总会在经济上尽量满足孩子。
但富养孩子,并非肯花钱这么简单。
前央视主持人王小骞在新书《妈妈知道怎么办》里提到富养有4个层面。分别是肯为孩子花钱;肯为孩子花时间;肯为孩子学习;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里有个职场妈妈,为了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花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名校,给孩子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平时下了班也不娱乐,就在家里陪孩子写作业,可以说是“肯为孩子花钱+花时间”的典范了。
电影《小孩不笨》截图
但是这位妈妈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把自身的幸福全部放在了别人身上。每当她对老公不满意,对孩子不满意时,她就会要求老公和孩子改变,如果老公和孩子不按她的要求改变,她就会很痛苦。
富养孩子的前提是富养自己。
把钱、时间、学习成本都多花一些在自己身上,对自己的幸福负责,这样的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是可以感染孩子的。
你跟孩子说什么话,
决定着他会变成什么人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教育者可以是文盲,他们不会读或写,但是他们教你去超越自己,超越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超越你的极限,超越你的天赋。”
这是因为,你跟孩子说什么话,决定着他会变成什么人。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鼓励的、明亮的话,孩子就会变得自信,孩子的生命力会蓬勃生长,敢于发展自我。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贬低的、羞辱的话,就会牵引着孩子的生命力走向枯萎,孩子会变得畏手畏脚,不敢探索世界。
俞敏洪的父亲是木匠,母亲是农民。但他们却养育出了北大学子、商业领袖。这和俞敏洪母亲的鼓励式教育分不开。
俞敏洪曾多次在采访中说,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从小就鼓励自己多阅读,虽然自己两次落榜北大,但母亲从未劝她放弃,而是鼓励他勇敢追逐梦想,支持他再次考北大的决定。
虽然我们要常对孩子说鼓励的话,但孩子总会出现一些需要被管教的行为,这个时候该怎样说才既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又能起到管教的作用?
你需要向孩子表达出一个态度:“我不喜欢你这个行为,但是我永远爱你这个人。”
让孩子听话,
你需要家庭成员间的一致性表达
一个孩子的教育者,往往不只有你一个人,还有你的伴侣,你的双方父母,甚至是七大姑八大姨。
如果家庭成员间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就会让孩子处于“心理混乱”中,让孩子变成跟谁在一起,就以谁的个人价值取向作为行动指南,变成一个“两面派”。
热播剧《安家》里有个情节,海清饰演的医生妈妈下班后回到家,看到孩子边用ipad看动画片边吃饭,她告诉孩子:“不是答应妈妈了吗?吃饭的时候不看动画片。”
但是婆婆却说:“让他玩会儿怎么了,他玩的时候我喂饭还方便点。”
她把孩子拉到一旁教育,并告诉婆婆:“妈,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不让孩子吃饭时看动画片,我们教育理念要相同啊。”
婆婆白了她一眼,说:“你每天上班,管我怎么教育孩子干嘛。”
电视剧《安家》截图
老公回家看到这一幕,怪她不尊重老人。海清饰演的这位妈妈有苦说不出。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她决定买新房,和公婆分开住。
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意见有分歧,这在生活中很常见。
在缺乏统一教育标准的环境里,孩子内心就无法建立起一套行为规则。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看人下菜碟,见风使舵,没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不仅会被多数人嗤之以鼻,还很难获得幸福感,会活得非常累。
对此,王小骞在新书《妈妈知道怎么办》里提供了2个解决方案:
第一,先统一,再行动。
第二,所有家庭成员单独和孩子在一起时,也要执行已经商量好的那套规则。
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能只有像海清饰演的妈妈那样,通过搬家来解决了。
为人父母是多么奇妙又责任重大的人生体验。
然而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因为孩子的成长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