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掐了50多年“辫儿”,她的作品畅销海内外


根根稻草掐成辫子,条条辫子缝成帽子,一顶柏合草编帽子就是这样编织而成……柏合草编起源于清代客家人景氏,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柏合五绝”之一,曾是当地群众的主要副业,其产品远销全国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掐辫子,都掐了50多年了!”柏合街道梨花街社区的草编工坊散发出阵阵麦杆香,61岁的草编文化宣传大使谢秀琼,一边灵活地掐着辫子,一边津津乐道地聊着她与草编的故事。

草编是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以前,生活在柏合街道的居民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孩童,都会“掐辫儿”。“我们说的掐辫儿就是草编手艺。”谢秀琼说,从儿时起,她就跟着父母学做草编帽子,对草编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农闲时间,我们一家人就围在一起编草帽,第二天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

谢秀琼回忆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柏合草编最繁盛的时代,一顶草帽可以卖四五毛钱,一个人每月草编收入好几元钱。当时,编草帽是柏合人的一大收入来源,辖区有近10万人靠卖草帽为生,大大小小的生产作坊近400家,年产草帽800万顶,“可以说,草编滋养了柏合这方水土,是柏合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做工精细、色泽艳丽、舒适耐用,是柏合草编的最大特点。光是草帽,就能编出上百种款式。在谢秀琼看来,编草编是柏合人最具特色的手艺。“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复杂,来不得半点马虎!”谢秀琼说,要编出平整美观的辫子需要十个手指全力配合才行,一顶成型的草帽还要经过七八道工序才能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2000年以后,因为销路的萎缩及产业规划的调整,种麦秆的土地逐渐减少,大家编织的积极性也大大下降,很多人逐渐改种水果,不再以草编为生。谢秀琼说,后来她们一家人也开始改种水果或外出打工,编草帽也不再是一家人的“日常功课”,“我一直都很喜欢草编这门工艺,但为了生活不得不暂时搁下!”


让草编在创新中传承下去


2009年,对于谢秀琼来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年。柏合草编被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柏合街道梨花街社区承担起了传承与保护的历史责任,辖区居民也再次掀起了编草帽的热潮。“作为土生土长的柏合人,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传承好草编这门手艺。”谢秀琼说。

然而柏合草编的复兴并非一帆风顺。“原材料缺乏是最大的阻碍。做草编的麦秆要细、要软,以前这里土地种出的麦秆十分符合要求,可大家改种水果后,麦秆产量急剧下降,麦秆没有了。”谢秀琼说,为了不丢掉这门手艺,她还多次到文具店,买了几大箱塑料吸管来代替传统麦秆,制作草编工艺品。

2019年7月12日,柏合草编工坊正式成立了,一个个筛板、一顶顶草帽、一张张老照片老物件,营造出大家的共同记忆,开拓出居民共同参与的草编传承发展之路。“工坊刚成立,我就是其中一员了。”谢秀琼说,工坊里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柏合人,对草编有着很深的感情,大家聚在一起传承草编工艺非常开心。

如今,在柏合草编工坊里,除了传统的柏合草帽外,还出现了不少新颖的草编艺术品,草编熊猫、草编花篮、草编扇子等,琳琅满目。“结合即将到来的成都大运会,我们还创作了一系列大运会主题草编作品。”谢秀琼说,现在社区也积极为发展草编艺术出谋划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传承草编艺术。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柏合人,谢秀琼说,她将用双手把这份带着浓浓柏合印记的技艺在创新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