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伟杰
每年春节过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都会举办大型艺术节“华艺节”──一个以华族文化的主题的艺术节,至今已到了第16届。由国际知名指挥家叶聪掌舵的新加坡华乐团,近年在华艺节推出过多场精彩纷呈的节目,包括“陈洁仪:我的音乐之旅”“贤文雅韵之《三字经与弟子规》”“映彩诗乐”“阮玲玉《神女》默片音乐会”“原野——歌剧音乐会”“四大名著音乐会”“群英争霸——武侠影视音乐”等。今年3月3日晚上的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再一次呈现华乐团的力作。
舞台后方被一幅巨大的横幕覆盖,上面投射着水墨形态的桂林山水,大量的留白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过百人的乐队与合唱团则置于其下。这并不是歌剧,也不是一般的音乐会,而是新加坡华乐团在“华艺节2018”呈献的“歌乐《刘三姐》”。称之为“歌乐”,就是以唱“歌”与奏“乐”作为整场演出的主轴。大量的歌曲与现场音乐在富有叙事性,以“歌”字以题贯串的六个乐章中环环相扣,把经典的“刘三姐”故事重现观众眼前。
舞台上简约的布置,给笔者一种清新的感觉,第一乐章 “歌乡”也是同样清新。作为序曲的首乐章,有着引领观众“入戏”的重要作用。音乐总监叶聪一身中式礼服,手起棒落,引人入胜的音乐随之而起。担任全场作曲的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在音乐开始时起用了淡淡的弦乐和弦,逐渐加强,与打击乐零碎的音符构成了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其后唢呐、笙、竹笛、管子交替奏出《刘三姐》的音乐主题动机,带出弦乐从主题发展出来的动人旋律。这个乐章另一亮点是播放了一些广西壮族的铜鼓、歌唱、芦笙演奏影片,音乐却是现场演奏的。罗伟伦精心地为它们配上音乐,甚至连节奏、律动都配置得与影片一模一样,仿佛音乐就是为其而设。与前段也非常衔接,完全没有违和感。
第二乐章“会歌”与第三乐章“对歌”把声乐与华乐的结合得天衣无缝。“刘三姐”的故事是很简单直接的老实穷人与坏蛋地主之间的矛盾。两章的音乐都营造出这种对抗的张力。尤其是“对歌”中刘三姐与三位由地主莫怀仁派出的秀才对唱,斗智斗力。他们并没有无刀弄剑,也没有枪林弹雨,那股张力纯粹是由音乐激发出来的。刘三姐唱歌时的急才与一气呵成,与秀才们的技穷与窘迫形成了鲜明与强烈的对比。罗伟伦在音乐上以明快的节奏配合刘三姐的聪明机智,以不协和的和弦与拖拉的节奏去形容三位秀才的愚笨与无赖。他在第五乐章“恋歌”与第六乐章“歌海”更加入了爵士鼓,表现正面积极而又轻松的音乐气氛,效果也是相当不错。
歌唱家 王庆爽
《刘三姐》的女主角,中国著名歌唱家王庆爽的声音圆润甜美,带有一种水灵灵的闪亮音色,而且极具穿透力。她的风采并不是来自霸气的压场感,而是来自一种亲切的,好像在你身边歌唱的感觉,犹如天籁,也恰似一股暖流,沁人心田。她并没有刻意卖弄技巧,音乐表达非常真切,自然流露。一举手一投足,加上能够说话的一双眼睛,王庆爽俨然就是刘三姐。她的舞台形象娇俏,表现挥洒自如。她的气息充沛,整场90分钟的演出,丝毫不见疲态。饰演男主角阿牛的新加坡歌唱家郑渊智非常称职,把阿牛纯朴憨厚的个性演绎得十分到位。他在第四乐章“囚歌”与第五乐章“恋歌”中把对刘三姐含蓄的内在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饰演舟妹的中国青年女歌唱家彭楒然的舞台表现也是相当精彩,她恰如其分地担当女配角,既不抢戏,也能够适当地表现自己。
指挥家 叶聪
同时担任音乐会创意策划的叶聪,乃整台节目的“幕后大脑”。他与罗伟伦双剑合壁,从酝酿、构思、采风、创作到定稿、排练、演出,他们把《刘三姐》这部曾经风靡华人世界的作品重新打造,带回狮城。叶聪既要通盘考虑制作,也要走到幕前,在指挥台上准确呈现罗伟伦的音乐。罗伟伦善于利用乐队最佳的音区发出最美的声音,叶聪则长于把华乐队各个声部高度融合,达到最佳、最和谐的总体音响效果。在叶聪的指挥下,罗伟伦的创作乐思与结构布局都得到高度展现。他的指挥精准、细致、一丝不苟,时而严肃,时而俏皮,使乐队浓淡得宜。乐队各声部之间,乐队与歌者及合唱之间都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叶聪把罗伟伦的华乐交响性全然体现。满场的观众,谢幕时全场之热烈反应,足见叶聪这十多年来在新加坡的耕耘成果,经典与当代兼收并蓄,再发挥其精华,把华乐带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笔者认为改编经典作品最困难之处,乃在于珠玉在前,作曲家需要在已有的框架下做出突破。这看似矛盾,其实两者可以并存。罗伟伦以他炉火纯青的作曲技术以及对民族乐器的深入理解,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一首首唯美的乐章,成就出这部“歌乐《刘三姐》”。他以数十年前的经典作为蓝本,重新创作,不但不会过时,更有了新时代的气息,更接地气。罗伟伦的作品,从“诗乐《天网》”“《神女》影画交响曲”到“歌乐《刘三姐》”,用华乐去呈现人性最善良的初心。他如电影般的人生经历,让他从中感悟到人性的真谛,在浮躁的社会中,他以音符表达了真心,独具匠心,使音乐极具感染力。笔者被他的作品深深感动,再一次流泪了。
作者:杨伟杰
摄影: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来源:国音艺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