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北京摄影报道
每一件文物上都凝集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件国宝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灿烂剖面。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高冷的文物,更深入更广泛地走近民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使其参与当代精神文化创建,也正吸引着文化界人士的思考。
象牙塔里的高冷神秘文物,成了流量担当大众欢腾的IP。博物掌门,成了文艺青年心中的“网红”。近年来,一批包括《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正掀起强劲的全民“博物馆热”、”文物热”,围绕相关话题,覆盖网络上下,人们纷纷走近博物馆,去探寻电视节目上出现的国宝。故宫博物馆做APP、H5、卖文创,制日历,拍纪录片,登上《国家宝藏》,成为将文物“活起来”的标杆。
四川有哪些国宝级文物? “互联网+”时代,四川文博的未来该如何发展?带着一系列问题,在两会期间,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川博首席专家魏学峰。
好博物馆
最核心是发挥社会价值
魏学峰曾担任四川博物院副院长20年,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博物馆从业经验。同时他还是资深美术史家、书法家,学者,曾著有《三星堆·长江上游文明中心探索》《艺术与文化》《中国绘画史》等专著,更难能可贵的是,魏学峰对于文博事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观念非常新颖。
魏学峰认为,衡量一个博物馆办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一条标准是,其社会价值、功能是否能达到最大化,是最核心的标准。充分利用多种现代生动形式进行文物推广,文化普及工作, 让博物馆走出象牙宝塔 ,手段打破博物馆高墙与老百姓之间的壁垒,使博物馆真正走向老百姓,让民众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川“国宝”家底厚
最近《国家宝藏》在央视热播以后,大家对国宝文物的热情特别的高涨。9家大型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夺人眼球。虽然四川博物院这次是未参与该节目,但其实四川是有不少价值分量非常重的国宝级文物。而且很多人对于四川的文物国宝的“家底”,也有非常大的兴趣。
封面新闻: 作为四川文博专家,请魏老师介绍下四川的文物国宝整体情况?
魏学峰:四川是一个文物大省。如果用《国家宝藏》选宝的标准来检验四川文物,可以说,能称得上国宝的文物,可以说是不在少数的。1997年,国家文物局曾经评过一批国宝级文物(一级甲等),四川有11件入选。来自三星堆的5件(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金面铜人头像、青铜纵目面具、祭山图的玉边璋)、四川博物院的5件(竹瓦街西周铜罍(两件)、战国铜编钟、北宋石碑、王建玉大带),永陵博物馆的1件(五代前蜀王建像)。当然,现在称得上国宝的四川文物,已经不止这些了。尤其是最近20年考古的发现,又有许多新的重大文物的出土。四川的考古发现确实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填补了很多空白,比如四川眉山市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从一个老百姓的传说,变成了事实,对于重新认识四川的明清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在2018年1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四川眉山市江口沉银遗址被评为六项入围项目之一。我相信,未来这种考古发掘,还会有更多,这基于我们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
封面新闻:以四川博物院为例,四川的文物珍宝,在面向社会大众方面的呈现和推广现状如何?
魏学峰:随着大众“寻宝热”的兴起,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怎么充分利用现代方式,将文物的价值充分发挥,把馆藏的宝物介绍给更多的人是这个时代、社会对博物馆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四川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多达3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就有1400余件。 涉及青铜器、石刻、书画等门类。但由于展览条件有限,其中绝大部分藏于库房从未公开展出,展出的文物,占四川博物馆全部馆藏展出的文物的百分之一。
AR技术打造观展“神器”
封面新闻:提高这些丰富的文物宝藏的社会认知度,让文物所传达的远古信息,在当代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使之真正活起来?您有怎样的思考和建议?
魏学峰:比如扩大博物馆场馆建设,提供足够的展览空间。减少说教式介绍,在文物的布展陈列方面,体现思想性和逻辑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培养专家讲解、自愿者讲解、不同层次的讲解队伍梯队,让观众多参与,打破神秘感。让博物馆的从业人员多走进讲坛、讲台。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运用“互联网+”,博物馆也不例外。最新和最古的两相碰撞,正在产生好的效果。 比如国内首款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全博物馆领域应用软件“云观博”APP。对准一个文物展品,这件展品就会出现在你的手机上,不仅可以听讲解、看细节,还能观看相关视频,进行全场景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受到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欢迎,成了在博物馆非常流行的观展“神器”。此外,文创是展览的衍生,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文物的信息。像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都这做得非常好。一般一个人在博物馆停留的时间也就几个小时,但文创产品却可以让一个人长时间浸润博物馆的气息。总之,用传播手段之“新”,表现文明沉淀之古,两相结合,把古代文物信息生动完整地传达出来,让象牙宝塔里的文物,在现代世界,“活”起来。
高冷馆长变文物推广员
封面新闻: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大众节目走红,原本给人印象高冷博物馆馆长,也开始走上大众传媒的前台,成了直接面对大众的推广员,有的在网上人气很高,成了正能量“网红”。这是不是意味着,博物馆从业人员,其实职业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魏学峰:从较早的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等人的鉴宝节目,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最近公开讲解故宫,最近几年总次数高达几百场,说明博物馆专业人员,在推广文物方面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手段越来越丰富,活泼。我们的时代,对博物馆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个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简单的保管陈列,更重要的是担当起一个在当代文明中,传播讲解好文物故事的角色。对博物馆的馆长的要求,也是复合型的人才:既是博物专家、管理专家、运营专家,同时也要是传播专家,甚至是社会活动家。
封面新闻:已经有博物馆元素进入商业大片、畅销小说,其实社会上其他艺术种类的工作者也可以参与到博物馆的推广中来?
魏学峰:对的。在以前,博物馆主要是由博物馆工作者按照传统的模式在运营。而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一个开放的博物馆,需要包括新媒体人才、艺术人才等在内的跨界人才在内的全社会多个行业,来参与它的运作和传播。因为现在博物馆的工作在当代社会中很多东西是跨界的,如果靠传统的模式,那传播能力非常有限。
博物馆是文化会客厅
封面新闻:怎么看待博物馆、文物在现代人精神构建生活中的作用?
魏学峰:在现代社会,博物馆在提高大众人文历史知识和文明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座博物就相当于一座精神上的公共祠堂。博物馆担负着公共教育的功能。我们通过国宝的寻找,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寻找,也是对民族自信心的一种寻找。举例来说,在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平均一个人每年要去8次博物馆。而中国的数据曾经较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年能去一次博物馆的比率是千分之二,也就是说,每1000个人里面,只有2个人,一年去一次博物馆。 近几年,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 千分之二已经提高到千分之八以上。但依然有很多人离博物馆很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封面新闻:与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的作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魏学峰:博物馆是终身自我教育的课程,在博物馆里可以学到普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因为博物馆最重要的是文物藏品,而文物藏品最重要的作用,是用实物来补充历史、解读历史,这是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博物馆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通过对文物的解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阐述一段历史,以物讲史、以物化人。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川版“国家宝藏”
专家讲述文物故事:
“石涧敲冰”七弦琴
唐代古琴 稀世珍宝
在2017年4月公布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四川可移动文物数量达到108万件/套,数量位居全国第7。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到3400余件。仅仅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就包括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玉边璋、青铜大立人、黄金手杖,以及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绵阳市博物馆的青铜摇钱树。此外成都老官山汉墓织机模型、王建石像、《腊梅双禽图》(宋徽宗赵佶)、“石涧敲冰”七弦琴等都是不折不扣的国宝级文物。在文物的背后,都有生动的故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古琴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高山流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古琴因其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一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虽然古琴诞生已有3000多年历史,但至今存世的古琴中,目前尚无发现一把唐代以前的实物。目前海内外公私收藏的唐琴,总共也不过20余张。这其中就包括故宫的“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琴,湖南省博物馆的“独幽”“鹤鸣秋月”,浙江省博物馆的唐代雷琴和四川博物院的“石涧敲冰”等等。在四川地区,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其中唐琴现存极少。其中“四川省博物馆收藏的唐琴“石涧敲冰”,就是其中一件稀世珍宝。
古琴佳品常在琴腔内和琴背上,刻有制造者、监造者、收藏者的名字,记写收藏过程及各代名家的提款。古之琴家往往根据琴的特点、造型和当时的心境、意愿为琴命名。巴蜀地区可见的“石涧敲冰”、“竹寒沙碧”、“醉玉”、“寒香”、“诵余”、“凤鸣”、“引凤”、“韵磬”、“霜钟”、“雷声”、“靡雷”、“一天秋”、“飞瀑”等典雅的琴名,满含诗情画意。一把琴,经过历代文人的传承,构成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文化故事。
关于唐琴“石涧敲冰”,除了古琴价值外,在它身上还有历史的传奇性。根据四川博物院文物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川博曾抢救性收藏了30余把古琴。其中“石涧敲冰”于1951年由一位叫蓝敬礼的藏家出售给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古琴研究专家郑珉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曾专门赴川博看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郑先生通过这枚“玉泉”印章,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耶律楚材大字诗卷中的印章对比,得出了“石涧敲冰”古琴曾为元代中书令耶律楚材收藏的结论。“石涧敲冰”的古琴,先被认为是北宋古琴,直到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将其定为一级文物,年代为唐。1991年,“石涧敲冰”曾被选送至新加坡“丝绸之路——唐代文物精华展”,引起轰动。
据记者查阅《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等资料介绍,唐琴“石涧敲冰”通长122.7厘米、额宽17.5厘米、肩宽15厘米,形制古朴浑厚,声音纯正圆润。琴底龙池上方阴刻行草“石涧敲冰”四字,喻其有金石之声。经专家鉴定,元中书令耶律楚材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别墅居住时,可能曾经使用并收藏此琴,故龙池下方阴刻篆书“玉泉”大印一方。耶律楚材是品性高洁的重臣,被后世所尊敬。耶律楚材酷爱古琴艺术,自称有“琴癖”。这也为这把古琴身世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古琴实物,不仅是中国历代古琴艺术的见证,其造型、铭文等也无不浓缩着中国古人的诗意生活和精神境界。而这些精神世界也正在现代得到传承。据魏学峰透露,川派古琴是中国古琴的重要流派。而且,在当下的四川,古琴不仅仅古代文人或贵族在书斋里弹奏,而是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据我所知,在四川有民间古琴社有上百家。而且很多人不仅仅是弹奏,还制作古琴。这种都是古老艺术在当下正复苏的迹象。”
这让魏学峰感到很欣喜,“在现代社会下,大部分年轻人接触较多的是西方音乐。但是中国古乐代表着民族国粹,是几千年来传递的是一种民族符号,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声音。不管是古琴也好,包括我们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个弹奏阮的演奏家,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都说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内在的力量很强大。只要我们赋予它新的东西,它就会在当代文明中绽放自己。”
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和其他乐器一样,琴也是有生命的,当厚厚的漆面包裹着整个琴身的时候,体内的能力需要释放。而随着琴身的震动,琴体会慢慢松透,它的身体会得到了呼吸,琴的声音去掉了火气,音质更为淳美。琴也回更加苍松、脆亮。那么,唐琴“石涧敲冰”到底能不能弹奏?魏学峰解释说,“理论上,古琴是可以弹奏的。但鉴于这件古琴是珍贵的文物,存储时间已经长达上千年。如果对其进行实际弹奏,则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保护、修整,目前只能通过复制等其他方式来再现它的魅力。”
据魏学峰介绍,四川博物院收藏有几十件,从唐宋到明清的古琴,但是平时都是作为都是简单的陈列,作为乐器一定要通过声音传播它的文化价值。很多人认为古琴演奏家只能够弹《高山流水》、《平沙落雁》这些传统的曲目,其实不然。魏学峰透露,有一次古琴演奏大师李祥霆先生演奏,李先生现场让所有在场的年轻人随意点,“他即兴谱曲、即兴演奏,有人就点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李先生演奏出了一首非常美妙的乐曲。所以说,古琴,虽然是几千年的乐器,它同样能够承载当代文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