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粤韵颂党恩!《红头巾》打响精品演出进镇街第一场

9月14日晚,“精品演出进镇街”首场演出现代粤剧《红头巾》在东莞玉兰大剧院精彩上演!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传统粤剧的唱腔,融入现代舞等西方元素,从“船舱”翻滚到“消毒”上岸,从阿妈“哭子”,到带好痛失情郎的“盲婚”对拜,以及集体“走难”、“惠姐”中弹离世等感人场景,触动着观众的心灵。

粤韵颂党恩!《红头巾》打响精品演出进镇街第一场

“太棒了,我看得很感动。”不少观众表示,《红头巾》是老一辈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少年轻观众认为,“如今看了这部粤剧,虽然我们未曾经历,但她们的艰辛、坚韧和毅力很具象地呈现在我面前,深深打动了我。”

下南洋,近代华人的血泪记忆

“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被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移民潮。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都会纷纷移居海外,东南亚因为易于到达而成为中国移民出国的首选之地,该剧讲述的就是其中“下南洋”的故事。

粤韵颂党恩!《红头巾》打响精品演出进镇街第一场

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表演艺术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曼君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主演,描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初,灾荒年间,三水女人卢带好、阿月和阿丽姐妹结群去南洋当红头巾谋生养家的旧时往事。她们离乡别井在新加坡从事苦累的建筑行业,戴起“红头巾”,默默地承担命运多舛的所有苦难和悲欢离合,为了家和国,她们把劳动所得省吃俭用支持家人。她们经历了战争年代,忍受了失去至亲的痛楚,逃出了日寇的魔爪,捱到了新中国成立,终于过上幸福的晚年。

粤韵颂党恩!《红头巾》打响精品演出进镇街第一场

诠释真善美,展现了华人的民族精神

红头巾们不屈服于命运,他们始终温婉善良坚韧隐忍地彼此包容、温暖、守护,甚至生死以托地印证了对家国、对亲人、对姐妹之间最质朴的真、善、美!而“红头巾”这代表勤劳奉献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的称谓,最终载进了新加坡的历史,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剧中主人公‘带好’这个名字,把某种启示、某种担当奇妙地组合在一起,亲切地给予了集体的文化认知——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年月里,‘带好’们坚韧地以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族的生存,默默地以辛酸的血汗承担着整个家族的兴衰!”

粤韵颂党恩!《红头巾》打响精品演出进镇街第一场

该剧导演张曼君表示:“她们唯一的念想就是给家人带来好,给子孙带来好,给那个生她养她的土地带来好,给这个国家带来好!这应该是粤剧创演《红头巾》人格之美、精神之美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更多精品演出,将陆续走进各镇街

从2017年起,东莞市文化馆精心策划了“精品演出进镇街”项目,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向省级以上艺术院团及优秀的民间艺术团采购引进话剧类、音乐类、戏曲类、歌舞类、杂技类等文化艺术精品,配送到基层镇街,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让基层共享文艺精品。

粤韵颂党恩!《红头巾》打响精品演出进镇街第一场

今年,东莞市文化馆围绕红色主题,和多家省级以上优秀院团携手,为市民带来红色经典剧目。例如,广州话剧院《春雪润之》、广东歌舞剧院《使命必达》、广东省话剧院的《信仰》、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的《烽火学堂》、广东民族乐团《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多部红色精品演出和剧目。全年预计将引进总共35场精品演出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更多信息可留意“文化莞家”微信公众号。

【记者】李玲玉

【作者】 李玲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上一篇新闻

上海新增一名本地确诊病例

下一篇新闻

石家庄新乐“土豆哥”郝胜辉:让小土豆变成金蛋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