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听厦门
文物传奇电台栏目
文 物 传 奇
寻根厦门记忆 听见历史的声音
《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
通过口述历史 寻根厦门记忆
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
i听厦门 诚意奉献
记者子悦音频报道
鼓浪屿鸡山路上有一条500米长的花岗岩便道,整条石板路面镌缀了许多汉语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每隔三五步就跃然足下,构成一道浓郁的人文韵味景观。当地岛民称之为“拼音道”。
这是厦门人民为了纪念现代汉语拼音文字之父——卢戆章修筑的一条特色道路。
卢戆(zhuàng)章,厦门同安人,定居于鼓浪屿,语言学家,1892年在厦门首创切音新字,开中国拼音字母之先河。
欢迎关注i听厦门大型系列报道《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之《中国拼音鼻祖卢戆章》。
卢戆章,1854年生于同安古庄村,9岁读书,18岁应试,县考名列前茅,府试却意外落榜,从此不入科场。当时,“西风东渐”,洋学兴起,他加入基督教,跟随传教士王奇赏研学《圣经》,兼学西方科学知识。
1875年,21岁的卢戆章到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成绩优异。
1878年,他回厦门后,定居日光岩下的内厝澳。适逢英国新任驻厦门领事馆代理领事赫伯特瞿理思正着手编纂《华英字典》,他受聘协助编译。
这期间,卢戆章潜心研究汉字拼音,终于在1892年他38岁时写成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正式拉开了现代汉字改革的序幕,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汉字改革运动”的启始。
原版《一目了然初阶》封面
卢戆章著的《中国切音字母》原版封面
随后,卢戆章在鼓浪屿和厦门本岛开班教学。“切音新字”在闽南一带风靡一时,吸引不少外国人前来学习。
图为电影短片《拼音之父卢戆章》中的镜头
为了让“男女老幼皆好学识理”,卢赣章曾在鼓浪屿上开班讲学,他的学生是船工和小贩,大部分是成年人,也算是中国人给自己开办的成人扫盲班,一时连外国人也来学。
鼓浪屿上的卢戅章雕像
鼓浪屿文化研究学者詹朝霞
“卢戆章研究汉语拼音的基础、当时的背景环境和他对中英文双语深入的掌握和理解,使他具有了进一步研究中国汉字拼音的基础和积淀,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使更多人能够更快地学习中国的文字。”
在卢戆章不遗余力地推动下,厦门成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发祥地,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我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发展。卢戆章先后共设计制定了3套汉字拼音方案:第一套采用的是拉丁字母符号;第二套采用的是仿日本假名系符号;第三套采用的是汉字笔画式符号,他的拼音方案采取了中西合璧的声韵双拼法。
厦门人民修筑了一条特色道路来纪念卢戆章。
这条路大约500多米,绵延而上,引向鸡山。整条石板路面镌缀了许多汉语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被称之为“拼音道”。
路的尽头,一方碑石树立在道旁,这是厦门市政府的文物保护标志,正面刻着:“卢戇章墓”,背面记载了卢戇章的生平简介。
詹朝霞
“我觉得他的作用远不止是投石问路,在五几年周恩来主持召开的全国拼音大会方案上,大家对卢戅章官方的认定就是:中国拼音元祖,他是中国早期拼音研究的先驱、开创者。现在所使用的拼音方案是在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合成的一套比较合理的拼音方案,卢戆章的23个拼音字母也被吸纳进去了。”
鼓浪屿上的卢戅章雕像
卢戇章为了汉字改革、推广拼音文字,倾注其毕生资产在所不惜。他的晚年家境萧然,一贫如洗,与幼孙二人相依为命,清苦度日。
詹朝霞
“卢戆章在鼓浪屿埋首研究拼音字母28年,他的身上有很强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君子固穷也’。”
其墓园后被列为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1928年,卢戇章先生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75岁,遗体安葬于鼓浪屿鸡山,其墓园后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同安古庄村卢戆章故居
卢戆章在厦门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鼓浪屿,另一处在他的出生地同安古庄村,那是一栋具有浓厚闽南民居风格的两进双护厝砖木建筑,由卢戆章的先人卢中于清代嘉庆年间所建。
厦门同安古庄村卢戆章故居
厦门综合广播 编辑:陈颖 责编:杨华
微信编辑:林美瑜
微信责编:林军、陈国胜
编审:王亚男
昵称微信号昵称微信号厦门广电xmgd2015i听厦门itingxm移动电视
xmdstydds
厦门卫视xmstar2005
i听厦门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给i听厦门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