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别再用“消费升级”来套路消费者,雷军的小米汽车就要来了

现在越来越多互联网车企倡导消费升级,上市车型多主打中高端市场,半年不到就落地的纯电汽车,动辄30多万起步的售价,让人越来越看不懂。

雷军曾说:消费升级不是卖得越来越贵,而是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更优质的产品。

小米十周年时,雷军说创立小米的理想是“做最好的手机卖一半的价格”,这不是一句空话。

因为小米手机做到了。

如今,雷军宣布小米进军造车,并誓言道:“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不知为何,风云有点相信他,相信他一定能带领小米汽车走得更远。

11年前一个微凉的早晨,北京中关村又悄悄开张了一家企业。

41岁的雷军和13名伙伴在干下一碗小米粥后,“小米”正式开工。

从此,手机行业杀进了一匹黑马。

用雷军的话来说:一碗滚烫的小米粥,开启了沸腾的十年。

在打磨了一年MIUI操作系统,积累了一波米粉之后,2011年8月16日,小米正式发布第一款手机。这款仅售1999元、国内首款双核1.5g手机,一面世就搅乱了市场竞争格局。小米赚到了口碑,也背负了骂名。

2013年开始,小米以“中国苹果”的品牌定位走出中国大陆,先后登陆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继而进军新加坡、印度等亚洲智能手机市场,并在一年后交出了满意的成绩。

2014年翻了三番的出货量,奠定了小米的市场地位。

2016年,外因及内因的双重问题下导致小米出货量暴跌36%,一时间网络充斥着“小米神话破灭”的传闻。

外因是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销售渠道下沉,中高端市场需求凸显。内因则是小米的产品定价问题、红米与小米两大品牌的市场差异化问题,以及供应链掌控失败等问题。

直面失败,雷军再次接管了手机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称这是小米的第二次创业,依然坚守做更好的产品,实打实地修炼内功。

2018年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高达465亿美元,但这一年对于小米和雷军的重要性,却不仅仅是上市。

2018年Q4,小米手机全球排名从第四下滑到第五,被OPPO超越,出货量的同比增长率仅有 1.4%,增速几乎停滞。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市场,小米出货量同比下滑了 34.9%,排在华为、OPPO、vivo 和苹果之后。

小米手机整体呈现出外停内减(国外增速停滞,国内销量下滑)的局面,要不要破局?如何破局?这个问题困扰了雷军很久很久。

2019年初,雷军取代王川再次亲自负责中国区业务,一把手带头直面国内最激烈的竞争态势。

小米手机业务又一次在雷军的亲自掌控下实现了破局。

首先是小米手机的高端布局终于有了成效,今年4月2日,售价4999元起的小米11 Pro和售价5999元起的Ultra被称为小米的“双机皇”正式开售,1分钟销售额12亿,牛啊!

其次,最重要的是,即便首销超过20万台,小米依旧供货充足,这说明小米供应链掌控弱的问题已得以解决。

根据Counterpoint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小米集团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3%,取代华为,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手机厂商。

早在2012年,雷军拜会马斯克之前,可能就已经萌生了加入智能汽车领域的想法。

从2014年开始,小米积极探索并申请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电动汽车相关专利。

2015年,雷军除了投资入股蔚来汽车之外,在研发上,小米投入超80人的团队专研智能汽车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同年达到44件,包括导航定位、路线预判,自动驾驶以及辅助驾驶等。

截止2021年4月,小米累计申请了186件汽车领域相关专利,其中62件获得授权,申请数量超过阿里巴巴(98件)。

风云想奉劝那些扎堆的新势力车企们,别再用“消费升级”来套路消费者,因为小米汽车就要来了。

想要在竞争中活下去,你们得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而不是花里胡哨的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