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桃花江是美人窝

 “我听得人家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这首《桃花江是美人窝》的爱情歌曲,自20世纪30年代风靡中国,唱彻东南亚。它以优美的旋律、轻柔的曲调、多情的词句、民歌的风格,讴歌了风景如画的桃花江,更赞美了桃花江哺育的窈窕少女那种伶伶俐俐、俊俊俏俏、娇娇妍妍的桃花江女子风情。从而引发无数世人对桃花江美人窝女子的多情相思和无限遐想,甚至不惜舟车劳顿前往寻觅探奇,正是因为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而使美丽的桃花江名扬四海。

桃花江的传说

  桃花江位于湘中偏北,发源于雪峰山余脉,流经子良岩、桃花港至益阳志溪河口后款款注入洞庭湖。全长83公里。桃江县因此而得名。桃花江是什么缘由被命名的呢?除嘉庆《益阳县志》所载“资水所经,昔居人种桃夹岸因名”一说外,还有一个千古神奇的传说:

  在桃花江的上游,有一处子良岩,在那陡峭险峻的岩缝间有一眼泉水井。这井久旱不干,久雨不溢,一年四季清澈如镜,水味沁甜。传说有一年,百花仙子聚会昆仑山欢庆三月十二日的百花节。桃花仙女驾着一朵粉红色祥云在空中遨游赴节,路过子良岩上空时,忽见一道霞光自泉水井反射到桃花仙女眼中。桃花仙子当即被这口泉水井吸引,忙按住云头,降落在井旁,对着明亮清澈的井水,反复端详自己那状若桃花的娇美面容,看着看着,自我陶醉其中,不由得捧起清凉的泉水洗起脸来,还把随身带的罗帕放在井里拧了又拧。这一洗不打紧,这眼泉水井一下子就沾染了仙气,井水不停地向上沸腾翻滚,倾刻间冒出一朵朵晶莹粉红的水花。这水花不一会又化成满井鲜艳的桃花。这桃花源源不断地流到溪里,顺流而下又流到了江里,沿江一带映成了桃红色。这桃花依在两岸,又长出一棵棵桃树,年年开花,岁岁结果。自此,这口泉水井就叫桃花井。井中常泛桃花,溢于江中,江面常有桃花飘流。桃花飘流的江就被人们称为桃花江。桃花江之名由此而来。

桃花江是历史名江

  桃花江之为名胜,自古已然。《益阳之胜地与名人》载:“桃花江两岸膏腴,耕读渔樵,皆称人意。从来卜居落业者咸乐趋其间。傍水人家,连云甲第,民物殷阜,风流蕴藉,地灵亦人杰也哉。”又曰:“桃花江市综绾水陆交通,附近村落,既远尘嚣,尤饶泉石,名流显达或客游流寓,或解组归栖,或孤芳自赏,其流风余韵犹有存者。”

  清代周代炳《跃龙塔记》这样说桃花江:“群山拥簇,磅礴蜿蜒,众水贯综,澄渊清澈。生其间者,当必有奇人、术士、巨室、大家接踵辈出。论品地可为千古法,论钟鼎可垂一代名,论科第可为一时冠者。”

  桃花江不仅山清水秀,神奇绮丽,而且文人学士辈出,他们既讴歌桃花江胜境,又抒发思古之幽情。

桃花尽日随流水,

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是清代举人、江南名儒萧大猷集前人名句、嵌桃江地名,为位于资水弄溪桥边桃花江亭重修拱门集句成联。此联贴切地反映了桃花江由来,以及自古已然就有的桃花江胜地。清代邑人黎光地《桃花江诗》曰:

三月桃花千尺水,一天风雨半兜泥。

客当红杏刚开日,莺在绿杨深处啼。

江阔自兼飞鸟远,山高如压去帆低。

归来萧肃余何物,只有烟波入旧题。

  清朝乾隆年期间,曾任益阳知县的高自位《桃花江怀古》诗,凭借桃花江景色,凭吊屈原之情,跃然纸上:

春风春雨无休歇,滚滚春波流呜咽。

一棹冲涛惊白鸥,夹岸落英飞绛雪。

灵均忆昔放江南,涉江侘傺心如结。

桃花岁岁映波红,尽是问天声里血。

  清代重臣胡林翼汇编的《慧寿遗集》(陶澍之子陶慧寿10岁前的诗作)中《咏桃花江》脍炙人口,至今流传。

江水浩无边,桃花两岸然。

试问蓑笠翁,何处是洞天。

  又一首《桃花江晚眺》云:

江上有桃花,江边有柳絮。

黄鹂隔树鸣,红云远飞去。

  从屈原始,众多文人游客对桃花江相继作歌作赋,如明朝江西巡抚郭都贤、清代两江总督陶澍、益阳知县高自位及周代炳,曾绍孔,民国音韵学家曾运乾等,都有咏桃花江的诗词歌赋。桃花江因此而成为诗化了的南楚河山和桃江的雅称。

桃花江风光如画

  桃花江,众水贯综,澄渊清澈,两岸群山拥簇、磅礴蜿蜒、江中流水潺潺,天上百鸟和鸣。远山的万顷翠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那春风摇曳的竹枝,富有节奏的竹声好似“琼节高吹宿风林,风流交我立忘归”。那近处傍山依岸的桃林,层层叠叠,一片火红。正是词人黄坚庭笔下的江南景色,“小桃灼灼柳参参,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山泼黛,水捋蓝,翠柏搀……”

  桃花江边的桃花港西南10公里,横亘着一座楚南名山,并有小南岳之称的浮邱山。其背依雪峰山脉,俯瞰八百里洞庭,峰峦起伏,主峰海拔752米,周围环绕有48面峰,有万象朝宗之局面,因而有“小南岳”之称。在雨后初晴,远看若浮,近看似丘,浮邱山由此而名。浮邱山顶建有浮邱寺,初建于南北朝时期,始为道观,自唐代后归依佛教。寺为三进四合院,设有玉皇殿、寿佛殿、祖师殿和老佛殿。明末江南才子、江西巡抚、桃江合水桥人郭都贤朝拜佛座时题有一联:

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玄玄北镇南天。

  在玉皇殿有壁摩清代道光皇帝御题“印心石屋”四字。

  浮邱山是湘中最古老的宗教圣地。全国只有浮邱山有寿佛殿,相传全世界只有三处有佛,即西天如来佛、南海观音佛、桃江浮邱山无量寿佛。足见浮邱山在佛教界的独特地位。

  浮邱寺供奉的真武祖师,受到佛、道两家的共同崇拜,真武祖师是浮邱山的灵魂。浮邱山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庙会,都是纪念祖师菩萨的,庙会至今仍香火不断,盛况空前,是浮邱山每年一度的盛大景观。

  浮邱山周围遍布风景名胜,有诗为证:

  两晋道观,隋唐佛殿,三楚名山,有银杏参天,留钟入耳。云烟尽幻,栈道盘桓。风洞丹台,仙踪齿石,飞瀑流泉空谷兰。登极顶,看洞庭浩渺,资水波澜。春来色彩斑斓,喜庙会寻芳三月三。赏陶澍遗踪,都贤雅韵、印心石屋,帝子碑联。贞女才尼,梅林诗画,相思竟是木鱼缘。遣兴我,上浮邱揽胜,墨饱情酣。

  又桃江晚清才子龚祖渤诗云:

  浮邱峰上白云飞,霖雨苍生众望归。千古名山钟灵气,地灵人杰不全非。

  座落桃江县城的凤凰山乃爱国诗人屈原行吟《天问》之处。磅礴蜿蜒的资水与群山拥簇的桃花江在此汇合流入洞庭,碧水丹山,景色奇特。山下是江面辽阔,百舸争流,澄渊清澈的奔腾江水;山上更是奇峰突起,岩壑幽深,古木参天,林荫蔽日的仙山境地。相传楚国左徒、三闾大夫屈原,因遭谗去职,放逐江南,来到这里,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天问》。

  一天,屈原站在山上对天发问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此时,一只栖息在后山古树上的金色凤凰,立即张开美丽的五彩翅膀,飞向屈原的身旁,为他挡风遮雨。这只凤凰后来成了屈原的保护神。屈原死后,那只凤凰也不知去向。当地父老认为凤凰就是屈原的化身,纷纷募捐集资在山上建了一座凤凰庙,尊屈原为凤凰神。自此,凤凰庙声名远播,常年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来烧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祈求屈原显圣,保佑乡里风调雨顺,清吉平安。凤凰山也由此而得名。不幸的是该庙毁于清道光年间的一场大火,旧时光景已不复存在。当地人为纪念屈原,在凤凰庙遗址上,又建了一座凤凰阁。民国著名音韵学家曾运乾《凤凰阁序》这样说:“桃谷山,北瞰资江、西临西溪,俗称桃花江。山绾双江之会,颇称胜迹,山腰为天问阁,相传楚三闾大夫作《天问》篇于此。屈原其被以凤凰之名者,盖取屈赋鸾皇比君子之意也。今天问已圮,而凤凰阁乃巍然独存,则屈大夫忠诚所牵,不随沧海以俱变也。”仍吟出一首《凤凰阁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往日湍飞迈九州。

芜绝东门沈藻宅,棲迟南国此椒邱。

当轩塔尚陵霄出,咽石滩仍绕阁流。

漫道问天何处所,畏垒尸祝自春秋。

  曾运乾还为凤凰阁凭吊屈原,写下了一篇壮美散文《凤凰阁记》,至今留传,广为诵吟。

  凤凰山又名天问台。天问台上曾建有天问阁,高五丈四尺,内有石刻、彩塑、木雕,后毁于大火,今仅存“古天问阁遗址”石碑一块。

  距凤凰山不过百米的资水河畔,有一块宽约四平方米的大青石,活像一伸向江心的凤首,名屈子钓台,又名天问石。它是中华大地五大古钓台之一。相传屈原曾在此钓鱼:一天黄昏,屈原悲愤之余,手握钓杆,静坐在这块大石头上面钓鱼。他望着清澈的江水宛如明镜,微风吹来好似浮筒在飘动,轻轻一提不见有鱼。朦胧间,只见江边来了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自称是前朝宰相姜子牙,屈原十分惊喜,忙问太公在渭水蟠溪钓鱼时,为何不用弯钩而用直钩?姜太公哈哈大笑,答道:“我在渭水用直钩‘非钓鱼也,乃钓周文王也’,让他了解我的才能,以此赢得他的赏识,‘愿者上钩’。果然周文王看中了我的本领,聘请我担任了他的军师,后来终于辅助他推翻了殷商纣王暴政,开创了周朝的新天下。”屈原听罢恍然大悟,他想楚怀王是听信谗言,把自己流放江南。只要君王清醒了,定会清除奸臣叛逆,把自己召回朝廷,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重振朝纲,恢复霸业的抱负。正在想入非非之际,只见江面游来一条大鱼,一口吞食了钓饵。屈原忙扯钓杆,不觉用力过猛,仰天一跤,将台面扣了个背印。屈原醒时日已西沉,原来是南柯一梦。至今屈子钓台两面的那块酷似背印的痕迹,相传是屈原在此钓鱼扣上的“背印”。这些不过是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但是,在钓台的临水石壁上的确刻着一组石雕壁画,左面刻有屈原傍徨山泽的画像,右面刻着一座亭子,中间还有一尊神像,据传此神像就是“托梦”给屈原的姜太公像。这组石刻壁画究竟是何人何年所作,现已无从查考,但它久经风雨冲洗,石刻画面仍清晰可辨,过往的墨客文人无不为之叫绝。清代文学家曾宗鲁曾题诗《屈子钓台》:

潭清树古石雄奇,钓处前平后壁齐。

泽畔精灵图恍认,阳阿司令发空唏。

前晨清浊渔翁唱,胜迹苍茫过客悲。

十二万年名不灭,任他凌谷有迁移。

  那凤凰山上高耸入云的跃龙塔,是一座全部用花岗石砌成的宝塔,高25.5米,坐北朝南,七层八面。上瞰浮邱之雄,下窥资江之险,气宇轩昂,舟楫往来,风光绮丽。跃龙塔与天问阁、屈子钓台连成一体,成为桃花港的独特景观。据塔内碑刻题记:“大清乾隆时,桃花江市人公置塔基,道光十四年甲午夏各里绅耆公建。”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这样一尊石塔?清代桃江文人周代炳撰写的《跃龙塔记》做了这样的记述:

  论品地可为千古法,论钟鼎可垂一代名,论科第可为一时冠。乃由今思昔,或一再传而田庐变置,或一再传而书剑飘零。而忠孝节义,磊磊落落,与日月争光之伟男子,人世间曾不一二人,此果时末至欤?不然风水之说非尽无凭,塔之建也,孰急于此。闻知故老,邑自建三台斗魁,科第渐盛,今安知不愈于昔乎。况此间为天问遗址,旧有阁祀灵均,揽古者,于此发兰芳苣洁之思焉。自阁圮后,乡先辈屡议兴复而未遂。倘能踵事增华,不惜他山之助,以成众力之擎。塔成之后继以建阁,其于层累崇高之故,末始不因天时,假人力以发地灵也。

  在桃花江西南方向约10公里处,每当雨后初晴,一道霞光直照江滨,霞光的光芒正好照在一座亭亭玉立、陡峭如刀削、清秀如裸女的峰峦,那神奇的色彩、那迷人的魅力。那线条分明的下颌,长长飘垂的青丝,富有青春魅力的乳峰,微微隆起的小腹,粗壮润滑的双臂,匀称健美的长腿,在那道霞光的映照下,一个活脱脱妙龄少女,一丝不挂地酣睡在江边。太美了,这真是一尊雕塑在大地上的维纳斯,这座山人们称修山,又叫羞女山,耸立在碧水长流的资江北岸,是桃花江一处绝妙的景致。“桃花江出美人。当地人说,不在桃花江源头,也不在屈原住过的凤凰山边,而在离县城十五公里的羞女山。无论是一丝不挂酣睡在江边的“羞女”,还是山脚下水灵灵的村姑,一个个是那样形神兼备,美丽动人。因此,修山被公认为是出美人的山窝窝。凡是游桃花江的人,都要乘车坐船到“美人窝”里来,拜访羞女,寻觅美人。不到羞女山下观光,等于没有来过桃花江。自古以来,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而神奇的羞山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江边的山村里有一位美丽而秀慧的村姑。在山上打柴中,结识了一个勤劳而憨厚的小伙子。一日三,三日九,爱情的种子在两颗心上吐出了嫩芽。双方的父母对儿女的亲事也都满意。正当村姑赶织嫁妆,准备洞房花烛之际,异族入侵中原,朝廷传旨征召男儿入伍,抵抗侵略,保家卫国。小伙子报名应征,临走有点放不下心上人。村姑看出了情哥的心事,在村边桃树下鼓励情郎:“你放心去吧,好男儿志在卫国守边防。我一定等你回来,非你不嫁。”听了村姑的表白,小伙子背起行装,朝东方走了。村姑思念情郎,也经常跑到村边桃树下,眺望东方。一天,贪色的县官从此经过,瞄见了村边引颈眺望的村姑,顿起歹心,“这村姑貌似天仙下凡,一定要弄来做个小姨太”。他先是差人送礼下聘,被村姑一家拒之门外。县官岂肯甘休,干脆带人来抢。村姑跳窗而逃,逃到资江边,江水挡道。村姑毫不犹豫地往江中一跳。恰好狗县官也赶了上来。他一把抓住村姑的衣裙,嚓的一声,衣裙全被撕脱了。村姑赤身裸体,跳入了滚滚的江流中,但县官也被村姑迅猛的惯性拉到了江中。突然,电闪雷鸣,石破天惊。在一声巨响中,村姑化成了一座睡美人山峰,朝着他丈夫出征的方向,静卧在资江岸边。贪色的县官呢,变成了一块大蛤蟆石,被冲在修山的下游,长跪江中,对着修山俯伏请罪。村姑变成山以后,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怎不害羞呢?所以,人们便称呼这山为羞女山。

  羞山之所以出美人,除了天时地利,再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水。“喝了修山水,人人变得美。”羞女山下的羞女泉,喝了特别养人,使人的肤色变美。用羞女山的水酿酒,酒味香醇;用它和面,面条柔软;用它打豆腐,豆腐细嫩;用它泡茶,茶水清甜。当地还有这样的民谚:“羞山水,确实美。小孩喝了肉白嫩。老人喝了变少年,姑娘喝了满脸泛起桃花色,大娘喝了额上不起荷包折。”

  每当修山这片桃林尽染晚霞红叶时,总能听到桃林深入传来一片嬉笑声,恍如银铃贯耳,如竹叶吹箫、如琵琶玉露,笑声笑得男人们心里很野。沿着笑声一路看去,总能见到一群十七八岁少女,正迎向他们走来,啊!全是伶伶俐俐、小小巧巧、婷婷袅袅、要多媚有多娇,身材是那么匀称,皮肤是那么红润,模样是那么俊俏,全都好看!这桃花江真的是美人窝哩!

桃花江为何出美女

  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中心在桃花江竹海、桃花湖、羞女山、浮邱山、花果山美人窝五个点测量,这里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米1880单位以上,是一个天然氧吧。同时对五点地表水测量,普遍达到饮用矿泉水标准,有124种微量元素、锌元素含量达1163.3g,长期饮用能调剂免疫功能,促进智力成长,调节中枢神经,促进生理发育。古海火山出现的地壳板块运动使境内的土壤元素多元化,从而冒出矿泉水,流淌于青山溪涧之间。

  桃花江水育美女的秘密,已在逐步揭开。经检测桃花江矿泉水氡含量为7.81-11.59马赫/升,偏硅酸含量71.5-87.3马赫/升,分别达到我国饮用和医疗矿泉水标准。同时,还含有一定数量的锂、锌、碘、溴、硒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实属稀有矿泉水。长期饮用能促进身体健康。特别是长期用氡水沐浴,能退去皮肤上的褐斑,使人变得白皙,成人面桃花。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地质专家陈国达教授,为该矿泉水题写了“桃花江畔美人泉”,桃花江矿泉水的名气更大了。

  因此,桃花江水哺育出桃花江美女,这是玉宇天成。

  从自然形态来说,相传形似出浴裸女的羞女山,是女娲补天累了,化作一座青峰在此歇憩。这是世界上极其稀罕的奇山,也是赤课的美女山,出现在桃花江畔,不是偶然的,民俗总是反映现实,裸女羞山的出现,反映桃江自古就出美女。

  从民族遗传来讲,桃江在春秋以前,越民族居多。从腰子仑等地出土兵器来看,证明桃江在周以前,是越民族,越女自古美貌,世代承传至今,历史上越国美女西施,其祖先是从桃花江迁徒过去的,原本就是南楚越民族的基因遗传。

  据说武汉大学生物学院基因研究项目组,专门来桃江抽取20名桃花江佳丽身上的“脱氧核糖核酸”作为样本,用作人体容貌基因方面的研究,还抽取江浙越女基因试测,结果证明今日之江浙越女容貌基因与桃江昔日越女基因相似点97%。

桃花江古代美女

  桃江自古出美女,传说上古时候有一位美女在修山修行,被凡人誉为仙女。时人羡美,往山中寻觅,总是不见。有一次被人瞧见,要带她下去嫁人。她说:“生我的还没养,养我的还没生。”再一去,已不见人影。好多年以后,有一位游山的风流墨客,以此题诗在石壁曰:

闻道修山有道姑,而今未见有人无?

空山寂寞何乡去,想是凭媒嫁丈夫。

  不久,这题诗的石壁上,赫然出现几行字:

闻道才人笑道姑,我今笑尔好迷糊。

白云明月清风下,千古无人作女夫。

  才貌双全郭纯贞

  郭纯贞,字梅节,桃江合水桥人。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的第二个女儿,是桃江历史上出类拔萃的貌美才女。她十岁时,父亲将她许婚于黔国公沐天波的儿子沐忠亮,还没有结婚,战乱就来了。不久,明朝覆亡,未婚夫沐忠亮兵走缅甸,竟客死在异乡。郭纯贞与沐忠亮联系隔绝,她等着他,忠于爱情,誓不再嫁。父亲郭都贤因忧世伤感,出家为僧,纯贞一家颠沛流离于湖北嘉鱼一带,这一切给她的青少年带来无穷的忧虑和痛苦。到了中年,她落发为尼,法名联本,活到八十九岁才仙逝。

  郭纯贞才气纵横,极善诗词和绘画。她的诗以爱情题材为多,多半是抒发自己缠绵抑郁的情怀,读来催人泪下。她因思念沐忠亮,曾以“驿梅惊别意,堤柳暗伤情”二名诗,作拆字诗十首(为繁体字拆),读来令人回味。

  郭纯贞热爱家乡的山水,一首《咏丫峰》,至今传诵:

丫头原是女仙山,无子无夫独自闲。

五老九岗常作伴,百花四季满头簪。

天为罗帐霜为粉,霞作胭脂雾作衫。

莫道梳妆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容颜。

  又郭纯贞题望夫台联:

观音阁观音阁内观音坐;

望夫台望夫台上望夫来。

  郭纯贞的绘画“秀而雅”,当时在湖南名声很大。据《益阳县志》记载:“庋藏之者,珍如拱壁。”她善画山水人物,曾绘秋景十幅,各题以诗。

  清代人郭凯吊高桥黑石村纯贞墓,有诗云:

蔓草萦孤塔,人称圆寂尼。

凄凉家国恨,不遣杜鹃知。

  总督夫人贺元秀

桃花含笑沐甘霖,众说桃花美绝伦。

今日妾从堤上过,为何人不看桃林。

  这诗是清朝两江总督陶澍赞夫人贺元秀写的。

  贺元秀,今桃江县河溪水乡救十寨村人,生于乾隆五十年(1788年),小陶澍五岁。

  传说,贺元秀生下来时,门前一株古樟树上喜鹊满枝,婉转叫个不停,原来樟树梢还蹲着一只漂亮的锦鸡,直到三朝过后锦鸡和群鹊才飞走。

  陶澍升任四川川东兵备道时,皇上准假回家省亲,把儿时女友贺元秀娶为侧室。贺元秀婚后贤慧端庄,处事稳重,成为陶澍喜爱的贤内助。

  后来,陶澍为贺氏夫人在桃江杨家坳人形山专门修建了别墅——陶宫保第。

  贺氏生的二女叫陶绣姿,嫁与著名湘军首领胡林翼。生的四儿慧寿聪明绝伦,读书过目不忘,作诗出口成章,其中一首《桃花江》为:“江水浩无边,桃花两岸然。试问蓑笠翁,何处是洞天。”意境优美,流传至今。贺夫人在家乡还捐资修整浮邱寺及上浮邱石梯,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晚清时,贺元秀被道光皇帝赐封一品夫人。

  刺绣能手璩贞女

  璩贞女,筑金坝乡人,只知她的姓,不知其名字,因终生未嫁,旧志书上称她为贞女。

  贞女是桃江县元末明初一位刺绣艺术家。她的父亲将她许配一温姓人家,不料她尚未出嫁,却患了一场天花病,麻了脸,温家竟以此毁婚约。贞女愤然发誓,终生不嫁人。她在家专门从事刺绣。据旧《益阳县志》记载:她善绣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绣艺精湛,“有绘影绘声之妙”。“贞女绣”成了哄动一时的名牌手工业品,拿到市上,“人争购之”,因此,她积蓄了一笔可观的资财。

  她家乡官村,有一条小溪,溪上没有桥,山洪暴发,行人常被阻隔。贞女慨然拿出她绣花所得全部积蓄,请人开山采石,在溪上修起了一座石拱桥,命名为“花桥”。从明初洪武年间到现在,历时六百余年了,这座花桥仍然雄踞溪上,至今还可以跑小汽车。

  贞女虽容颜减色,但她的高超刺绣技艺,给人们生活增添了美。她还急公好义,捐资建桥,其高尚情操,永远被后人称颂。

  烈女诗才朱梅卿

  朱梅卿,清秀才朱信庵次女,桃江县金光山三塘湾人。父亲在家设馆教书,使梅卿有了学习的好环境,四书五经全部读完,她聪明绝顶,落笔成诗。

  十二岁时,父母将她许配唐姓人家。时逢朱姓修族谱,便在她名字下写上“适唐”二字。后来唐家看不起朱家,单方面毁除婚约。梅卿却拒绝再许人家。她哭着说:“适唐”二字已经印在家谱上了,怎能磨掉?唐家不要我,我就以一死保全名节。初以为她还是一个小女孩,说的话未必当真,所以没有提防。不料她写下绝命诗三十首,于光绪三年(1877年)二月十九日晚上自缢身亡,年仅15岁。死后当地文人学士,群起颂扬,益阳长沙,激荡波澜。有益阳人氏周开铭在北京做御使,曾禀奏光绪皇帝,颁旨嘉奖。

  她父亲将她遗诗编了一本《朱梅卿吟草》,梅卿的诗,多写闺中生活,其风格清新淡雅,朴实无华,少女的青春气息,跃然纸上。

  梅卿死时写下一首对联:

无术回天,一死幸完千载节;

有文在手,再生当报两亲恩。

桃花江现代美女

  桃江女子爱美,人也长得美,桃江妹子的漂亮主要是水色子(肤色)特别好,皮肤白皙嫩滑,泛着红晕,富于变化,把多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既得益于桃江山水的灵气,又得益于自古较少受中原正统文化影响。她们既要上山打柴,又要下河挑水,既要上厅堂,又要下厨房,因而有更多锻炼自己能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她们展现的漂亮与美丽,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的自然之美,一种健康活泼、大方灵气、聪明开放、充满青年气息的山野之美。也是一种源自桃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桃江有女娲文化、炎黄文化、屈原文化、梅山文化、南楚文化、竹乡文化、美人文化等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屈原精神对构建桃花女爱国爱家,忠贞不二,敢作敢为的性格和心灵有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桃江先后办起了多家女子旅游学校。从这里走出去的桃花美女,很是抢手。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到上海、广州、深圳的宾馆酒店,到处有桃花美女在大显身手,至于十万打工妹,南来北往,更让世人领略和羡慕桃花美女不凡的风采。“到张家界看山,到洞庭湖看水,到桃花江看美女”,已成为现代世人旅游时尚。

  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形象大使袁昊

  袁昊,1982年生于桃江。先后就读于桃江马迹塘中学,益阳师范学校,华南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曾获湖南省九运会桃江赛区形象大使选拔赛冠军,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银牌奖,首届大学会舞蹈大赛三等奖。该女子气质特佳,具有典型的现代美形象。现任北京市汇佳国际学校舞蹈编导。2006年获北京市第十届艺术优秀指导老师奖,所创作的舞蹈《甜甜的梦》获北京市第十届艺术节二等奖。属于全能型高学历金领佳丽一族。

  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熊曼琪

  熊曼琪女士,湖南桃江人。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伤寒专业博士导师。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组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等。主要从事伤寒论及糖尿病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及科研成果奖5项。已经出版的著作21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博士13名,硕士14名,名中医带徒1名。曾应邀出访过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992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省名老中医称号。人称医学界佳丽。

  桃花美人形象大使雷佳

  雷佳生于桃花江畔,被誉为桃花江美人窝美人形象大使。现为总政歌舞团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曾获“金钟奖”声乐大赛金奖、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多次获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2013年起任金钟奖及青歌赛评委。

  她是新国风音乐倡导者与传播者,作为中国新生代民歌的领年人物,雷佳的演唱兼民族美声、戏曲之美、涵浑大气、灵秀韵致,曾被格莱美评委主席誉为“最中国的声音”。

  政界女秀李晖

  1995年4月,长沙市委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县级妇女领导干部。经过严格考试考核,桃花江姑娘李晖,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记者前往长沙作专题采访,评价李晖在数百名考选对象巾,是气质最佳、年龄最小、学历最高、成绩最好的一人。

  李晖,中共党员,1970年生,桃江县桃花江镇人。1987年益阳师范毕业后,就读湖南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8年任共青团长沙市委书记。2000年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2007年后历任团中央委员、全国青联常委、省人大常委委员、省人大代表,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党组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2008年任中共株州市委副书记,炎陵县委书记。2011年任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任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曾荣获1995年湖南省第七届青年文学创作竞赛奖,2011年荣获湖南省勤政廉政富民强省优秀领导干部称号暨一等功奖励。

  美女作家薛媛媛

  薛媛媛,媛者美也,桃江县桃花江镇人。她不但外表美,内在也很美。作家叶梦说:“她是物质和精神的全能美女。”她1990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任过《新创作》杂志副主编,先后在《钟山》、《荚蓉》、《中国作家》、《长城》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短篇小说,《今夜有一只青蛙叫》、《再敲门》被译成韩文后多次获奖。《外婆》获长沙市1993-1999年度优秀作品奖,并改编成电影《最后的女人》。长篇小说《平平安安》改编为十三集电视连续剧,由中央电视台和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获长沙市“五个一”工程奖。《铐在电线杆上的黎太阶》获《草原》文学奖。《我要回桃花江》改编电影后,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1998年,薛媛媛已是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时任湖南省作协理事,长沙市作协副主席,2005年10月,荣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文学家称号。共发表中短篇小说200多万字。

  农民女画家刘雪纯

  刘雪纯,家乡是“美人窝”修山。她仪表端正、纯朴本真。话不多,心肠好,礼数周。敬客的拿手戏是打一钵擂茶,热呵呵,香喷喷。刘雪纯家务之外,织衣、刺绣、剪纸,样样行,项项精。后来与时俱进,用苹果电脑做起平面设计,接单不赢。还不时捡起女儿弯弯的画笔、调色板,试着画油画,越画越起劲,积攒了一屋子的作品。

  作品题材就是她熟悉不过的农家风物,花鸟、猫狗、老汉和细伢。搬上画布,活灵活现,古色古香,充满生命的喜悦,散发田野的清新。

  从此她以油画为职业,2006年起先后参加云南、四川、北京、辽宁、山东、青海、苏州、上海、洞庭湖等地的绘画采风、写生、展览等活动,部分作品被机构和个人收藏,作品被各媒体作过若干专题报道。

  奥运冠军文晓燕

  2016年9月15日,桃江妹子文晓燕的名字传遍了全中国,在第15届残奥会上,文晓燕勇夺两金一银,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这天,正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里约的赛场上,田径女子T35-38级4×100米接力比赛正在进行,文晓燕和队友再获一金,并以50秒81的成绩打破该级别世界纪录。此前的9月13日,在田径女子400米T37级决赛中,文晓燕以1分03秒28的成绩夺得银牌;9月14日,在田径女子T37级跳远比赛中,她又以5.14米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该级别的世界纪录。

  文晓燕出生在桃江县松木塘镇三节塘村,这是一个典型的边远贫困的山区小村。

  文晓燕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接触正规体育训练,吃得苦,认真踏实是每个接触过她的人对她的评价。有一次训练完,她同学指着她的脚说:“文晓燕,你的脚怎么流了这么多血!”她在训练时过于投入,竟完全没察觉到。她在省队的7年多时间里,家里墙上已经挂满了她在比赛中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状和奖牌。2015年9月10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中,文晓燕顽强拼搏,发挥一流水平,勇夺个人200米和400米赛金牌、4×100米赛团体金牌、个人100米赛铜牌。在200米和4×100米赛中破世界纪录,400米赛中破纪录。

  全国劳模谢荣

  谢荣,桃花江畔出生,人称美女能人。1997年从国有企业下岗后,不得不靠自主创业。创办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公司不断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由弱变强。至今公司成为湖南最大的针织内衣出口企业,固定资产7000万元,安排下岗就业员工500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多元,为国家创汇1500万美元,累计纳税500多万元,公司荣获湖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湖南省十大行业五百强民营企业”等称号。党和国家给了她许多名誉,她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先进女职工”、益阳市“三八红旗手”、益阳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桃花江是美人窝》歌曲诞生记

  创作《桃花江是美人窝》这首歌的作者叫黎锦晖(1891-1967),湖南湘潭人,我国著名音乐家、儿童音乐鼻祖、流行歌曲之父。早年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各种民族乐器演奏。1912年毕业于长沙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曾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的活动,1920年至1927年在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和国语专修学校校长。主编《小朋友》周刊。20年代起,开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先后写下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12部儿童歌舞剧及《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等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作于1928年的《小小画家》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时间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黎锦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8年5月,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应南洋商人刘雨的邀请,赴香港、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演出。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出国演出。他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南洋。不少华侨向他们问候,有的还送上“难忘乡情”一类贺词或大匾。不知不觉七个多月过去了,转眼到了中国人急于回家过年的时候。剧团人员回家心切。剧团只得就地解散,只留下黎锦晖和他的女儿黎明晖、妻子徐来以及王人杰、黎俐俐等五人暂住新加坡。几个月的演出,收入大多用在了旅途上,没有挣多少钱。剧团解散时,黎锦晖将不多的钱统统发给了先行回国的演员。就在黎锦晖为了几个人的饭钱和归国路费发愁的时候,这时上海一家唱片公司来函,说黎锦晖的唱片、歌曲在上海畅销,请他作爱情歌曲一百首,能得到大笔稿费,并预付定金500元大洋。这样不但解决了生活费,旅费也不用担忧了。

  为了挣钱,挣路费,黎锦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歌作曲。一天黄昏时分,徐来叫黎锦晖到海边散步。他俩坐在礁石上,面对夕阳下迷人的大海,见到当地载歌载舞的男女青年,黎锦晖对徐来说起了风景如画的桃花江,想起了江边如画的美人他的同学吴娜,一时挥之不去,忽然来了灵感,对着徐来唱一句、写一句,一首通俗爱情歌曲《桃花江是美人窝》就这么诞生了。

  回到屋里,徐来和王人杰拿着黎锦晖写的手稿唱了起来:我听得人家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不错/我每天都到/那桃花林里头坐/来来往往的我都见过/全都好看吗/好……黎锦晖听着听着完全陶醉其中了。黎明晖和黎俐俐更是听入了神。

  “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这首歌创作别出心裁,描绘大胆脱俗,情调愉快、开朗,歌词一开头就展现了桃花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特性。

  “我每天都到桃花林里头坐,来来往往的我都见过……全是伶伶俐俐、小小巧巧、婷婷袅袅、多媚多娇……多么称,多么润,多么俊俏,多么筠……”

  通过歌词的描绘,那一群群聪明利落、天真活泼、肤色柔嫩、才智出众的美人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我也不爱瘦,我也不爱肥,我要爱一位像你这样美,不瘦也不肥,百年成匹配。”通过瘦与肥两种容貌的比较,刻画了他所爱的美,不在于容貌的选择,而在于心灵,即德才品质上的美,他是在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迫切需求的是真挚的爱情。

  “爱情火样烧,全身熔化了。”歌词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感情。爱情是最宝贵的,一旦爆发就是大胆地去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将美的愿望实现。

  《桃花江是美人窝》歌曲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又是男女爱恋的表露,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桃花江是美人窝》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炉,掀起了一场时代大波,很快成为十分火热的现代爱情流行歌曲,后来由邓丽君演唱,在海内外华人中广泛传播,迅速唱遍神州大地和南洋,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用《桃花江是美人窝》歌名作商标,出品了“桃花江”香烟,高档烟丝,包装精致。烟盒上一面是《桃花江是美人窝》的歌词和五线谱,一面是美女图像。香烟随着歌而被畅销海内外。这种烟至50年代初,市场上还在销售。

  因为《桃花江是美人窝》这首歌唱出了名,桃江也唱成了旅游胜地,不少文人、游客慕名而来,欣赏桃花江的自然景观和风流文韵。黎锦晖先生也因《桃花江是美人窝》流行而声名大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调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电影作曲,写了不少好作品。50年代中期,《桃花江是美人窝》被打成“黄色歌曲”,一度销声匿迹。黎锦晖也因此成了“黄色歌曲祖师爷”,遭到不公正的待遇。然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黎锦晖先生还是非常尊重和关心。1956年,黎锦晖在北京出席全国第一次音乐大会上,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当知道黎的工资是文艺九级时,总理认为太低了。会后总理立即同上海市领导打电话,锦晖的工资一下子由九级提高到五级。在这次会议上,黎锦晖感到高兴的是毛泽东主席在百忙中抽空接见了他。一见面,主席就把黎锦晖的手抓住,幽默地说:“锦晖兄,你的《桃花江是美人窝》影响很大哩。我们红军的队伍都爱唱。不信,你问我们的陈老总(陈毅)。他还把你的歌词‘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为他所用呢!”主席当着大家唱起了“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也比不上红军多”呢!引得全场一片掌声。

来源:桃江公众信息网 作者:龙玉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