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20,随“疫”而安的我

武吉蓉

2020年春节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的生活被打乱了。

疫情来了,惊慌不安

最初知晓新冠肺炎是元旦前学医的媳妇给我发的一条微信,告知她们博士班群里面同学说武汉发现03年一样的SARS肺炎病人,要我注意安全。我本想把信息转发给在武汉大学教书的朋友,后来看到新闻说武汉公安抓了几个传播谣言者,就不敢发了。随后的几天,在网上查了相关报道,都是轻描淡写,说是可防可控,也就没太在意。

直到1月20号新闻报道了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病毒会人传人,自己才真正紧张和重视起来。

1月21号上午去超市,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戴口罩了。晚上去小区门口药店买口罩,问了好几家药店都没有,还好,在老百姓大药房花16元买到10个平价口罩。

1月22号上午去红星市场买肉,去银行取钱,碰到的人很少戴口罩,我自己也忘了戴。

1月23号晚上去给住我旁边小区的朋友送小菜,我戴着口罩推着一拖车菜,因是第一次戴口罩还不习惯,加之又下着雨,镜片起雾,眼睛看不清路,几乎是摸着到她家楼下,朋友戴着口罩在楼下接了菜。

1月24号,年三十,儿子开车来接我们去过年,出门时只有我戴口罩。在儿子住宅楼的电梯里还碰上一个没有戴口罩的人,我很紧张。

今年我们在儿子的新房过年。专哥按吉首的习俗年夜饭做了8个菜:炖土鸡,水鱼,炒肉,酸辣猪肚,粉蒸肉,鸡爪子,肉丸子黄雀肉火锅,花生苗。媳妇说张家界是早晨天没亮过年,永州婆家是晚上过年,吉首是下午过年。下午3点,我们一家四口吃了年夜饭。

(专哥做的年夜饭)

晚上一边看春晚,一边给亲朋好友微信拜年。

“侯老师晚上好,年夜饭吃了吧 ,在家过年也挺好的,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祝您全家新春快乐,鼠年吉祥如意。吉蓉”

“谢谢吉蓉。今天除夕,带上祝福,捎去祝愿,尽量宅家,避免感染,远离病毒,平安过年,在此拜个早年,阖家欢乐!鼠年吉祥!幸福安康!我在武汉,儿子一家三口来吃年饭,刚开车回去了。”

在武汉大学教英语的侯艳教授是吉首人,1月21号晚上看到她发的朋友圈,说在纠结是否要把去广州的高铁票退了。我给她留言说我刚把初三去永州的高铁票退了。

除夕晚上,跟侯老师微信聊了好久,我们聊到樱花,我说很想去武大看樱花,还把去年写的植物园赏樱的文章发给她看。她告诉我,武大樱花有历史故事,值得一看。

大年初一晚,看到湖南省卫健委迅速组建的137人医疗队,由省卫生工会主任高纪平带队,紧急驰援湖北黄冈的新闻,我给高纪平的夫人微信拜年时,专门温馨提示带队赴抗疫一线的老同学注意保重身体,期待他们早日凯旋归来。腊月二十七晚上,她给我发的微信说因为湖南出现疫情,高纪平要值班,他们不能回湘西过年了,家里没有备年货。

(湖南省援助黄冈医疗队抗疫指挥部总指挥高纪平)

湖南是1月21日确诊首例病例,1月24日湖南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口罩是防止疫情传播的必须防护用品,疫情发生后药店的口罩涨价也难买到。年初二,我在儿子住的小区门口药店买到10个,18.5元一个,媳妇说是棉口罩没用。初五,朋友告诉我附近一家小药店有口罩卖,50元一盒有50个,朋友送了一盒给我。虽说这个简易口罩没有医用口罩那么正规,但也解了我每天佩戴口罩下楼遛狗的燃眉之急。

说到遛狗,亲朋好友一再提醒我不要遛狗了,说人命比狗命重要,但现实是比较难做到。因为我家旺财不在家里方便,也不忍心把它丢弃,只能尽量注意,出门戴口罩,按电梯用纸巾,回家赶紧消毒。

狗狗通人性,疫情下的旺财也感觉出主人不同往常,我一戴上口罩,旺财就会条件反射,以为我要带它出去,跑到门边用爪子抓门。带它回来,它会站在门边不动,等着你帮它喷酒精消毒。

每天早晚戴口罩下楼在小区遛狗20分钟,难碰到人,偶尔碰上,也尽量保持两米安全距离。有时早晨看到在小区锻炼的个别人随地吐痰,很看不惯这种恶习,所以年后也不敢让专哥出去遛狗了,因为他抽烟咳嗽吐痰,担心他出门吓着别人。

(养狗的外甥女和同事发了这张图片给我,提醒我遛狗注意防护)

2月初的一段时间,疫情形势紧张,我也焦虑起来。每天早晨起床,感觉心慌气短,呼吸不畅,有时甚至觉得身体发热,怀疑自己是否中招了。我反复回忆年前20号前后外出经历:坐了3次公交车,上了两趟超市菜场和药店,19号还去参加了一次中型会议。因为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每到冬天都发炎,我安慰自己可能是扁桃体发炎了。那段时间,我天天吃消炎和抗病毒药。

2月11日早晨,亲家姑发了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中药预防处方给我,1号方由生黄芪15g,白术、连翘,山银花各9g,藿香、石菖蒲、防风、甘草各6g组成,我跑了两家老百姓大药房才配齐,服了3副药后,身体不适居然消失了。

2月3号春节假期结束,我们小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每天在业主群里发布疫情防控专项简报,这是3月18日的简报:


小区的物业公司,临危受命,勇于担当,协助社区进行外省特别是武汉和湖北其他地方外来人员的“报备”和排查,严格管控进出人员和机动车辆,例行登记、测量体温、电梯楼道消毒、垃圾及时清运、小喇叭广播宣传等,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整个小区井然有序,至今无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例,让广大业主对物业公司员工也增添了理解与尊重。

疫情还在,坦然宅家

疫情还在继续,我能做的事就是响应政府号召,要求自己和家人尽量宅在家里。

宅家的日子,也要给自己营造一份居家的氛围。因为疫情,原订的鲜花已停送,加入了小区团购群,第一次下单,就买了一把太阳花。大年初八,专哥庆生,年前朋友送的水仙花也开了,香气四溢。


(用鲜花装点宅家的生活)

元宵节前,儿子媳妇从张家界回长沙,带过来许多亲家种的南瓜萝卜大蔸菜。非常时期无法送给同城的兄姐,我发微信请微友支招如何加工保管。

好些微友留言叫我把南瓜做南瓜饼、萝卜晒干做萝卜干。驴友仙人掌专门发来做醋萝卜的方法:萝卜切成小块,放盐腌半小时,洗去盐水,放冰糖小米椒花椒,加半瓶米醋。

我还跟楼上的徐教授学做萝卜干:把萝卜切成条晒干,使劲揉盐后拌剁辣椒和芝麻油,放玻璃瓶密封。

我也学会做了泡菜。将大蔸菜洗净去皮晾干水后,放在坛子里,坛子水要盖住菜,封坛后半个月拿出来切丝放米椒炒脆香可口。做泡菜用的坛子水是按照《长沙晚报》一篇文章介绍的做法:用玉米须煮一锅水,玉米须捞出,放盐和冰糖。每次放菜进去前一定要把水晾干,并且适当加盐和糖。

疫情两月宅在家里,静下心来看书写作,两个月写了5篇文章。

大年初四,雨过天晴,小区花园含苞的梅已在枝头微颤。我写了《静待梅花盛开》,期待疫情早些过去,我可以背起相机,去植物园橘子洲拍梅赏梅。

(大年初四,雨过天晴,带旺财在小区散步)

文章初六发出来后,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读者刘姐留言“观赏梅花不仅看其形态,品其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赏梅花的品质和风格。在这特殊时期,我们要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迎着雨雪盛开”。

之所以把我20年前去新马泰写的游记重发,是因为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国家都开始对中国人关上大门,而泰国仍然对中国游客表示欢迎。

为保证每一位游客的安全,早在1月3日,泰国疾控部门启动了防疫指令,加强对入境旅客的检查措施。4个机场在检疫处安装红外热扫描仪,有医护人员24小时守候,每一名入境的旅客都将接受检查,一旦发现类似发烧症状将立即为乘客进行全面检查,症状严重者将立即隔离诊疗。

而新加坡凭着一份“动态管理”精细化管理与中国大灾之下的举国体制优势,成为全球抗疫的典范。

我的家乡湘西吉首是个风光秀美上天眷顾的好地方,17年前的SARS病毒没有光顾,今年吉首山城也把新冠病毒拒之于门外。家乡人民守住了“吉祥首府”这片“净土。截止目前,这里没有发生一例新冠肺炎。我写的《吉祥吉首 上天眷顾的美丽山城》发出来后,很多人转发,湘西生活网全文转载,已有3万多人看了这篇文章。

这个寒假因为疫情特别长,家长们无法送孩子上培训班。我写了《她陪着外孙女长大——张昌芝老师和她的18本带孙日记》,我希望家长们可以跟张老师学学,在孩子的教育上去除一些浮躁,静下心来,从自身做起,耐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读书习惯。

盘点自己疫情两月生活,从恐慌焦虑到随“疫”而安,感触良多,自己对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珍惜当下有了新的感悟。我庆幸自己和家人都健康平安,我感恩成千上万白衣勇士的担当和付出。

(致敬逆行的白衣勇士,你们是湖南人民的形象和骄傲)

疫情袭来,党和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集中医疗资源,集结精锐力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方才有了我的随“疫”而安,有了全国人民的健康平安。

作为社会一员,大疫之下,我安心宅家,不给社会添乱;我学会了新鲜蔬菜的加工,把宅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免了租客2月份的租金,少收的那万把块钱也算是自己为抗疫出的一份力;我的《蓉姐随笔》发了6篇文章,5万多人读了,温暖了宅家人的心灵,传播了正能量;我性情也变得平和,去银行办业务时被慢待,虽然生气,但我选择包容成长中的年轻人,没有投诉这位新员工,她千恩万谢说是帮她保住了工作。

人生于自然,返回自然,对于每个人来说,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其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敬畏不是害怕,更不是恐慌,有了敬畏之心,维护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才能更加坦然。



(早春二月,春意盎然。戴口罩出门的市民,享受着春风拂面,桃红柳绿)

疫情退了 出门赏花

3月12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3月13日,湖北武汉实现了疑似病例首次零新增,长沙市在院确诊病例已全部清零。我终于可以出门赏花了。

每年的三月赏花季,我都会去湖南省植物园赴樱花之约。樱花湖畔,湖光樱色,华丽烂漫,如诗如画的美景令我陶醉其中。

受疫情影响,从1月下旬闭园的植物园3月6日恢复开园了。


3月7日长沙还是雨天,下午3点雨停了,我约了周姐去植物园,想看看樱花开了没有。

疫情期间,植物园规定每天进园人数限额5000人次,并且需提前预约。今天是周末,又是刚开园,去植物园的人不少,进园前还需测体温。




郁金香开了,五颜六色的郁金香和水仙花把这里装点成了花的海洋。刚下了雨,郁金香上面还沾着水珠,引得赏花人拿手机照,用单反拍,都想把这娇媚欲滴的花儿留在美图中。


来到樱花湖畔,看到这里的染井吉野樱树枝上还打着花苞,湖边才开了两株,估计还要10天才能看到湖畔花如雪的美景。

(我和周姐在植物园赏樱花)

上到梅园,梅花早已凋落,梅树上已是嫩叶满枝。想着半月前这里盛开的梅,就像那首《暗香》歌词唱的那样:“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

虽然今年因为疫情我们没有赏到梅花,但春天已经来临,樱花已然盛开。


3月18日,春光明媚,我背着相机,再次走进植物园赏樱。阳光照耀下的樱花湖畔,满坡烂漫,如云似霞,真是美极了。



虽然此刻我镜头里的赏樱人都戴着口罩,但不假时日,人们定会摘掉口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我期待着疫情消退的那一天,能轻松愉快地走出家门,上街购物、用餐娱乐,参加摄影团出游,拍美景,赏风光。

——The end——

作者简介

武吉蓉 女 湖南省作协会员,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新闻作品及文章曾获湖南新闻奖和全国高中校长征文大赛特等奖。写作的风格是用平实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故事。

版权声明:“大美湖湘”头条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目前本平台尚未实行稿费制,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通过私信进行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投稿/纠错邮箱:2394756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