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1941年底到1942年初,日本制造了珍珠港事件,又相继占领了香港、新加坡,同时又开始向驻扎在缅甸等地的英军发动进攻。为了对抗日本人的进攻,中、美、英三国代表在重庆召开东亚军事会议,讨论联合作战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中英两国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而美国派出史迪威将军作为代表,先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而中国方面在派出将领时,蒋介石派出了自己的爱将杜聿明。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早在1941年2月,杜聿明就作为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成员,赴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做军事考察。为期一百天的考察结束后,杜聿明通宵达旦写出了30万字的《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

在这份报告书中,杜聿明预言,日本对于中国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将不是从中国境内截断,而是配合它对亚洲的政治战略整个策划的。日本即将对英国的远东殖民地进军,这样它既可以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又可以封锁中国,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因此,杜聿明在报告中指出,中英两军应集结主力在缅甸边境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

当时正在缅甸的英国驻新加坡总督波普汉中将,读完杜聿明的报告后大吃一惊,他问杜聿明:“像你这样富有理智而又刚强果断的将领,中国还有多少?”

杜聿明说:“俯拾即是。”

“那么,胜利属于你们!”身着戎装,胸前佩戴着数枚勋章的波普汉中将站起来,双脚一并,给杜聿明行了一个军礼。

1942年,缅甸仰光情况危急,英方请求中国速派远征军入缅。当时日本攻击凶猛,中国远征军此时入缅,已经丧失了战机,为时已晚。但是,中国还是以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编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当时,卫立煌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杜聿明任副司令长官,但卫立煌并没有到任,其实是杜聿明负责指挥的。

尽管,杜聿明在先前的考察中已经清晰地洞察到了缅甸的发展趋势,而且杜聿明辖下的200师是蒋介石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虎将辈出。可是,远征军到了缅甸以后的战斗打得仍是无比地被动、艰难。

说好了中国远征军入缅是中英配合作战,可是等到打仗的时候杜聿明发现,英国盟友根本就靠不住。在日军强势的攻击下,英军军心涣散,根本没有心思作战,他们只想着逃离缅甸战场。

而美国的史迪威将军却处处迁就英军,杜聿明虽然对战争局势有清晰的判断,他想尽力不让局势朝更坏的方向发展,奈何他没有决策权。远征军一方面要听从史迪威将军的指挥,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蒋介石在中国的遥控指挥。

杜聿明辖下最精锐的200师,在缅甸战场中在各个命令下来回奔波,做了很多无谓的牺牲,最后师长戴安澜也战死在缅甸。

在史迪威再一次决策失误后,腊戍失守,这对于盟军有着全局性的影响。因为日军从西南面截断了集结于曼德勒准备大战的中国远征军的退路,远征军陷入三面被围的困境。对于远征军来说,退路已经被截断。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中、英、美三方指挥官举行最后一次联席会议以后,英军司令亚历山大宣布,英军允许中国远征军到印度避难,但入境前必须申报难民身份,由英国军队予以收留。

杜聿明对于英军这一带有侮辱性的“邀请”极为愤慨,当场拒绝。英军见势不妙,毫不迟疑地连夜逃往印度。史迪威让远征军司令罗卓英留下来处理善后事宜、组织远征军撤退,自己也离开缅甸去了印度。

史迪威走后,罗卓英也跟着退到了印度。这样一来,留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立马群龙无首,各部谁也无法指挥谁,各自寻找退路。而这时,中国远征军已经没有办法通过滇缅公路撤回国内了。

5月7日,蒋介石越过史迪威和罗卓英,直接电令杜聿明传令各部,向密支那、片马转移,不要有任何的犹豫和停顿。杜聿明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立即命令第5军等沿铁路迅速撤退,计划占领密支那后,夺路返回中国。

杜聿明坐在敞篷吉普车上,心情特别地沉重。他之前那辆心爱的座驾是一辆“雪佛兰”,但是因为跑不了山路,只得忍痛割爱了。因为怕日军发现该车后拿自己做文章,因此,杜聿明忍痛让司机毁掉车辆,将车推下了伊洛瓦底江。

虽然只是一辆车,但是因为战场的失利,连副司令的一辆车也没有保住。无论如何,这种狼狈都让杜聿明心里觉得难受。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现在,杜聿明唯一想做的就是希望能够率军抢占密支那,从那里可以将远征军带回国内。

可是,让杜聿明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等着他。5月9日夜里,等杜聿明率部到了卡萨后,很快就可以到达密支那了,却听到印度的广播里传来了坏消息:密支那已经于前一天被日军给占领了。

杜聿明心中的希望破灭了!

杜聿明在痛苦中开始思索,如何安全地把这几万远征军带回中国。这时,史迪威派人请杜聿明率所部退回印度,罗卓英也电令杜聿明带兵进入印度的英帕尔。但是,想到英军的趾高气昂,和远征军到达印度后会受到的待遇,杜聿明便不顾史迪威和罗卓英的一再督促,仍决定率领部队回国。

这个决定,让远征军走上惨败的境地,也让杜聿明痛悔终生。

杜聿明所率部队背负沉重的武器,所经之路多是崇山峻岭、山峦重叠的野人山以及高黎贡山,气温高达40度。疲惫的队伍在林木蔽日、蚊蚋成群的密林中缓缓前行。

在进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后,人只能勉强穿行,车是根本过不去的。作为一支机械化的部队,杜聿明再次陷入了困境中。如果抛弃辎重,那是让人心痛的,因为这些来之不易的坦克、大炮还没有在战场上好好同敌人作战,如果就此扔掉,那是十分惨重的损失。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可是,如果原路返回,也是无路可退,而且正好撞在日军的枪口上。

经过艰难的抉择,杜聿明决定,放弃辎重武器,继续向前走。士兵们拆下了大炮、汽车上的关键部件,然后将之炸毁。失去了辎重武器的机械化部队,就像失去了牙齿的老虎一样,在前面无尽的苍茫原始森林中,还有更多更凶险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

从6月至7月中旬,缅甸整天倾盆大雨,远征军行走的路途中洪水汹涌,既不能徒步,也无法架桥摆渡。再加上,原始森林中的蚂蟥、像苍蝇大小的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虫随处即是。被蚂蟥叮咬后,破伤风随之而来,疟疾、回归热等各种传染病在远征军中大为流行。

杜聿明也患了回归热,昏迷两天,如果不是一位连长衣袋中尚有3颗奎宁,恐怕他也早已魂归天外。杜聿明的体力还没有恢复,便收到重庆方面的来电,命令第5军军部和新22师进入印度。

虽然杜聿明很不愿意入印度,但是命令难违,只好率部转道。担任向导的当地人听说中国远征军要转道印度,吃了一惊。因为他认为去印度十分凶险,要经过野人山,很难通过。

杜聿明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穿过野人山,前往印度。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野人山是中国远征军的幸存者最不愿意回忆的一个地方。它位于中印缅交界地带,是一条长达400公里的狭长河谷。这里山岭纵横、河流密布,传说有野人出没,当地人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叫做“胡康河谷”,这在缅语中就是“魔鬼出没的地方”。

在野人山中,战士们惨遭蚂蟥、毒蚊吸血叮咬,发烧后无药退烧,人倒下去后片刻时间就会被虫蚁啃成骷髅。部队越往野人山深处走,情况越复杂。

之后的行军路上,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不仅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更因为没有补给接应,粮食断绝,饿殍遍野。

据当时初步统计,中国远征军撤退中损失的人数,比在战场上与敌战斗死伤的还多数倍。中国远征军总数10万人,最后仅剩4万人左右。

而身为中国远征军的高级长官,杜聿明后来无比沉痛地回忆说,下令经过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最大的错误。那时候,如果不绕路,直接向着日军的阻击线冲击,或许会更容易打通一条回国的道路。即使不能冲破日军的围堵,至少也能够让日军遭受重创,也能够让很多将士死得其所,这比让将士们在野人山中遭受无比的痛苦,白白送掉性命要好得多。

可是,历史从来都没有假设,也不可能从头来过。因为政治上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远征军也许从一开始便决定了他悲壮的结局。而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将士们,也因此在历史上书写下了沉重的一页!

杜聿明沉痛地回忆,带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是他今生犯的最大错误

上一篇新闻

#旅游景点攻略 这年头,旅行也早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看风景了,拍...

下一篇新闻

Top10推荐 | 本季必买艺术时尚单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