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安陶瓷企业巧用“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4月18日,第33届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盛大启幕。来自世界各地800余家企业同台竞技,包括协进陶瓷等南安企业也悉数亮相,奏响“南安制造”好声音。

协进陶瓷亮相佛山陶瓷展

“我们还是主推外墙薄板、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板、简象内装薄板。”协进陶瓷总经理杨宝贵告诉记者,为了此次参展,他们的销售团队几乎倾巢而出。令她欣慰的是,自2016年以来,由小规格外墙砖转型做内外墙多品类建筑装饰材料,借助行业展会,协进已逐渐形成几大主打系列,产品深入人心。

2016年对南安陶瓷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除了协进,宝达集团、铭盛陶瓷等企业纷纷开启转型升级之路,用“三品”战略,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大战略书写福建产区新格局,为当前经济环境下,陶瓷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南安样本”。

【增品种】

差异化经营实现逆势而上

在福建陶瓷行业,宝达集团转型升级是个“奇迹”。

4月3日,宝达集团举办2019年度发布会暨战略峰会,董事长刘树庆对外宣布:2018年宝达实现销售额85%的增长,未来还将新增8条窑。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令在场近千名嘉宾颇为震惊。从产品体系的变化,可以看出这家企业变革的决心。大规格板、石英厚板、薄瓷板、现代仿古砖、原边瓷木砖……在宝达展厅内,经销商代表被简约时尚大气的陶瓷所吸引。

“宝达集团始于2000年成立的晋江宝达,当时主要做外墙砖,2010年升级为南安宝达,生产普通仿古砖。”宝达集团执行总裁张刚介绍,早在2015年,陶瓷行业的“寒冬”已开始显现,宝达也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宝达真正转型始于2016年,开始生产高档双零吸水率釉面砖。张刚表示,2016年,宝达制定了3年转型计划,第一项工作就是引入技术精英团队,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这一重大变革取得成功。2016年6月21日,宝达最新产品——低吸水薄板面市,并且一炮打响。通常情况下,新投产的生产线,都需一两天或更长时间调试,生产才会进入正常状态,而宝达此次投产当天优品率就高达90%以上。

在新的研发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宝达陶瓷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竞争优势产品,打造出了托托贝尼、萨兰特、燊科等多个瓷砖品牌,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同样在2016年,协进也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福建产区优势产品有外墙砖、仿古砖、薄板、木纹条砖,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外墙砖市场在慢慢萎缩。”杨宝贵说,以小规格外墙砖起家的协进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定制化产品,但随着房地产项目订单的减少,不得不提前谋好局,从2016年开始转型生产薄板、大板。

“以前的陶瓷板厚度达12mm,通过技术攻关,我们可以做到5.5mm,重量减轻了一半,减轻了墙体负重。这一变革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而且施工快,降低人工成本。”杨宝贵说,薄板一经推出便受到房地产商的青睐。

同样走差异化路线还有铭盛陶瓷。铭盛陶瓷总经理蔡天尝介绍,除了生产仿古砖、通体喷墨砖、复古印花艺术砖,厚板砖亦是他们的一大特色。“我们主要是做工程和家装市场,厚板砖可以代替石材,主要应用于室外广场等场所”。

【提品质】

植入华东基因提升市场竞争力

2016年可以说是南安陶瓷行业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南安陶瓷产品较为低端,竞争力不足。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纷纷提出提升品质战略。3年多的改变,在张刚、杨宝贵、蔡天尝等陶企掌舵者看来,与华东基因的植入有着莫大关系。

“华东技术曾经代表陶瓷行业最高水平,华东企业曾是行业翘楚。”一位专业人士表示,华东陶瓷产品在行业、消费者中有良好口碑,同时价格也是最高位。但前些年由于企业经营理念不适应市场变化而渐渐没落,佛山进而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但华东企业强大的技术力量并没有丧失,只是分散到各地而保留了下来。就是在2016年,宝达、协进、铭盛等陶瓷企业,纷纷引入这些精兵强将,充实技术力量。

好产品还需好设备。除了产品升级,2018年4月,宝达还斥资4000多万元购置了一条新的窑炉生产线,由蓄势进入扩张新阶段。据介绍,该新生产线窑炉采用拱顶节能设计,可有效解决棒痕印问题,生产出双零吸水瓷质釉面砖。新窑炉产品定位意大利品质,高出南安瓷砖平均价格,一改行业对南安没有高质产品的认知。

在宝达陶瓷,类似的世界领先陶瓷生产线共有8条。在张刚看来,定位高端市场的产品也不再适合走国内传统经销零售路线,而应该转向外贸市场,做专业客户精准营销。

为满足外国客户的高标准需求,宝达在生产上通过立体坯体、现代规格、多工艺制面等方面去呈现,同时还做到了高质弹性专业订制,增加了客户的黏性。转变销售策略后,宝达拿到了来自日本等国家大订单。

为了提升产品品质,迎合市场需求,协进在技术投入上不遗余力。杨宝贵说,近年来协进推出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板深受北方市场欢迎,原因在于其表面采用了3D喷墨技术,中间填充防火材料,具有保温、隔热、防火等诸多优点。

“通过这几年的转型,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杨宝贵以薄形砖为例介绍道,经过“瘦身”的薄形砖无须挂件,只需要黏结剂直接铺贴即可,施工简单,不占面积;甚至二次装修,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直接采取铺贴方式,减少建筑垃圾。

铭盛陶瓷则在智能制造上下足了功夫。蔡天尝介绍,铭盛陶瓷通过引进世界先进设备,生产车间静音无尘,仅需少量专业技术人员监控管理,实现绿色智能化运转。走进全自动包装线,叠砖、储砖、上砖、下砖、包装、码垛打托等工序,全部采用机械手作业系统,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无人操作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产品破损。

【创品牌】

改变福建陶瓷产区无品牌认知

通过3家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出,企业对品牌的重视越发凸显。以宝达为例,托托贝尼瓷砖专心打造10mm、20mm不同厚度的瓷砖产品,满足室内、室外的全应用领域。产品涵盖水泥、木纹、石材、大理石、水磨石等元素;萨兰特主要做薄板、厚板、现代仿古砖、大板、木纹砖;而燊科主打时尚轻奢,产品以1200×2400mm、1600×3200mm的大板为特色。

杨宝贵则表示,他们的品牌为协进、简象。前者主攻外墙砖,后者专注内墙砖,双品牌运作撬动市场。在协进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包含了万科、保利、恒大、碧桂园等30多家房地产商,这些大型企业开发的项目都留下协进的烙印。

而在原有铭盛品牌基础上,蔡天尝近年又推出“印美”木石砖。2018年4月1日,中国(晋江)家装建材博览会在晋江市磁灶镇开幕,铭盛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设计师等业界人士的青睐,旗下印美木石砖品牌成为此次展会的焦点。

据介绍,在当天举行的海西建材城品牌商家展销签约会上,市场内的26个入驻企业、品牌,分别与经销商、供应商和客户等进行签约,签约总额20.18亿元。印美木石砖签约金额共5.8亿元。

通过品牌的力量,赋能企业再腾飞。蔡天尝告诉记者,除了国内市场,他们还将产品打入美国、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韩国、意大利等海外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宝达、协进、铭盛等陶瓷企业的成功转型,从一定程度改变了一些行业人士对福建陶瓷产区无品牌、产品便宜的认知,对南安企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除了内外兼修,杨宝贵还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作为建材之乡的南安,陶瓷企业仍需要攻坚克难。”她建议,政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给资金不如给市场。一些本地工程,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选择本地建材产品,这将为陶瓷品牌的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

海丝商报记者 苏清彬

通讯员:林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