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终于站在了世界之巅,但西藏就只是西藏

「去西藏」是很多人的人生理想,

而我,一不小心把它实现了。

在八廓街上,我偶然听到过这样一组对话:

“来之前,我跟我妈说,西藏是人生必去一次的地方。你猜她咋说?”

“阿姨咋说?”

“我妈说,我这么大岁数了没去过,难道还白活了?”

我眯着眼抬头看了看蔚蓝的天,试图回忆或者构造出我跨越千里来西藏的原因。

我去一个目的地旅行,大多数时候都没什么特别原因。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选择目的地的标准,大概是——机票便宜了。当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大众游客渐渐退去,生活回归平静,与我而言,就是体验它的最佳时间。

黄金周过后,天气转凉,入秋的西藏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佳旅行季节。我并没有怀着「净化心灵」的强烈目的,踏上了前往世界之巅的旅程。但这次与以往不同,我想要了解这个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究竟好在哪里,对没去过的人又会是怎样的遗憾。


没有高反,但我依然想要人工呼吸

平均 4000 米以上的海拔,让西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屋脊。对于从小在平原上长大的人,第一次去西藏,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一人独游,不敢怠慢,听从朋友的嘱咐,去药店买了抗高反的药,出发前三四天开始服用。

虽然一向觉轻,一点点光线和声音就足以让我醒来,但纠结过后还是订了四人间的青旅。除了节省预算,更是为睡觉时可能身体不适的突发状况买了个保险。

飞机上,我睡着了,意外地睡得很香。落地拉萨之后,自我感觉良好,好像 4000 米不过是个数字,并不会带来什么实质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虽然同用北京时间计时,但拉萨仍比平日生活的东南沿海地区晚了2到3个时区。下午6点,阳光正浓,我仰着头,享受着光照,毫不费力地呼吸着清爽的空气。但对我而言,真正的挑战还未开始。

秋日里,西藏的气候和老家东北相似,早晚温差大,这在原本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高原地区尤为明显。8点左右,我在桥上拍完落日余晖,凉意就悄悄袭来。最先感知到的是鼻子,没有阳光的傍晚,空气像刚从冷藏库里逃出来的精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进鼻腔。随后才是身体,只穿了薄外套的我只得加紧脚步。

民宿老板莎姐说,不论有没有表现出高反,来西藏的第一晚都不建议洗澡洗头。洗澡会促进血液循环,导致耗氧量增加,大量的水蒸气又让浴室内的含氧量降低,容易引起高反。我庆幸带了头发免洗喷雾,插上电热毯,早早便上床休息。

夜里,干燥的气候让习惯了南方温润气候的鼻子和喉咙都不太适应,我拿起唇膏在鼻子周围涂了一圈防止皮肤干裂,又接了杯水放在床头,但依旧整晚睡得不踏实。第二天醒来,鼻子里有些血块,我挣扎着出了被窝披了件外套,想去浴室洗把脸,放出来的水像是刚从冰川上融化的雪水,冰冰凉凉,等了好一会才加热出温水。

10 月后,占西藏全年降雨量 90%左右的雨季已过,接下来大半年将是西风盛行的干季。从闷热潮湿的广州到天干物燥的拉萨,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便能体会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西藏的冲击感,一点儿不比出国差。

我旅行一向随意,「没有行程」是我最大的特点。坐上一辆不知开往何处的巴士,看看沿途的风景;在街上毫无目的的闲逛,感受一座城市的风貌;随意走进一家看起来开了有些年头的街边小店,也总能尝到比游客区品质更高的美味。

去西藏在绝大多数人的旅行版图中,都是一个需要精心准备的大 project。但我依旧沿袭了一贯的随意,用融入当地的方式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

我在一家当地设计师开的服装店门口驻足,带有明显民族风却又不十分夸张的一袭红袍吸引了我的目光。店员热情地招呼我,说衣服可以量身定做和裁剪,虽然价格不便宜我还是决定买下。纪念品中「纪念」二字的意义早已超脱实物,成为人们对旅行目的地记忆的情感延续。

等待设计师改衣服并不无聊,我主动和店员姐姐攀谈起来。我问她今年来西藏的游客比往年多吧?她说国庆时确实明显多了一些。毕竟今年受疫情影响,基本上没机会出国旅行,十一是难得的长假,大家自然更愿意选择西藏、新疆这样距离远、差异性大的目的地作为对辛苦一年的犒赏。

西藏自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这里的旅行体验却丝毫不比出趟国带来的冲击小。

从地理上看,西藏约12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8。与西藏接壤的不丹,作为一个独立国家,面积只有3.84万平方公里,是这一个省的1/32。

辽阔的土地孕育出西藏自东向西、从北到南形态各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

藏北的阿里和那曲,连绵的高山和辽阔的草原上是大片的无人区,冰冻期更是长达半年之久,吸引探险者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可可西里就坐落于此;

西南方向的日喀则有着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一路向南便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藏东的昌都是历史上川藏、滇藏茶马古道的交汇点,邦达草原上盛产成群的牦牛和冬虫夏草;

山南和林芝位于南部,是西藏海拔较低的区域,优美的田园风光、较温润的气候、古老的历史和丰富多彩又原汁原味的藏族文化使其成为最受旅游者欢迎的区域。

在所有区域的中心,是西藏的首府——日光城拉萨。作为西藏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拉萨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商业街和高楼林立的新式住宅;作为藏传佛教圣地,拉萨仍延续着古老的信仰,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寺庙和心虔志诚的信徒。在拉萨,新与旧不断交织,传统与现代完美碰撞。

与内地(西藏人民对西藏、新疆以外其他省份的叫法)几乎完全不同的地形地貌、民族风俗和文化信仰,以及西藏内部和而不同的地区特征,使西藏对国人也对全世界旅游爱好者的吸引力居高不下。

除了地理环境的大相径庭,在时区、气候、距离和语言上,去西藏旅行远比很多出国旅行差异更大。

时间上,中国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只有 1 小时以内的时差,在旅行体验上并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而拉萨与北京虽同用东八区时区计时,实际上却比北京时间慢 2 小时左右,加之西藏海拔高,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缺少太阳辐射的时段常常冷的出奇,因此西藏人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的时间都与内地有较大差异。

在西藏,早上8点刚刚日出,没有特殊行程的日子,睡到9、10 点起床是很正常的事情,晚上8 点左右日落后气温骤然降低,在夜生活并不是主流的高原,早睡是保持第二天有好精神的「良药」。在这里,享受晚起早睡的慢生活是很自然的事。

距离上,从广州出发,到泰国曼谷和菲律宾马尼拉只要 2.5 小时,到日本东京和新加坡需要 4 小时,但为了去五千公里外的西藏,即使搭乘无缝衔接的经停或中转的航班,我也在飞机上坐满了7个小时。

语言上,在拉萨,大部分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年轻藏民已经可以流利地使用汉语,但对于很多僧人和年长者,藏语是他们唯一的语言。一些从稍偏远地区来拉萨旅行和朝拜的藏族人,仍然听不懂最基础的普通话。从这个角度,想要与真正的当地人深入沟通,比之英语、粤语作为主流语言的国家更为困难。

建筑展现出的是一座城市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精髓,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智慧结晶。

我粗略地将西藏的建筑分成 3 类:

第一类是牧民们用牛毛编织的帐篷,称为牦牛帐,是西北部的牧区最普遍而古老的居住形式;

第二类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宫堡式建筑和寺庙群,以西藏最负盛名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为代表;

第三类是吐蕃建筑特色鲜明的石砌民居,这是旅途中大街小巷仍随处可见的建筑类型,也是普通城镇藏民世代生活的场所。

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资源和生活习惯对当地建筑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使得制砖瓦极其不易,也很难找到达标的建筑石灰,于是藏民便另辟蹊径,使用石块和藏区特有的“阿嘎”土作为建筑用材。拉萨每年有多达3000小时的时间接受阳光的眷顾,是全国日照最丰富的城市,用“阿嘎”土铺平的屋顶方便人们打碾和晾晒粮食。

西藏的石砌碉房一般 2-3 层,从上至下依次是神、人、牲畜的住所。庭院式的人家会修建一间房屋专门做供佛室,在藏语中称为拉康,供奉家神、释迦牟尼佛、各教派创始人及活佛塑像和唐卡,每日早晚点灯燃香,叩首膜拜,有些庭院中间还修建了祭祀用的煨桑台,足以见得佛教文化的影响之深。

在八廓街一带就有很多这类型的庭院式寺庙,跟随当地人的脚步,拨动转经筒,脱下帽子进到佛堂朝拜,用镊子调整烛火让它烧的更旺,最后虔诚地供奉一点香油钱(1 块钱纸币即可),运气好还能听到僧人们礼佛诵经。即使并非佛教教徒,在这样的氛围中仍能感知到信仰的神圣和力量。

饮食上,从口味清淡、水产丰富的广州到牛羊肉为主的拉萨,在去西藏的整个旅途过程我都并不适应。西藏海拔高、沸点低,在当地人看来已经煮熟的食物对我来说依然有点生。好在拉萨除了正宗藏餐,也有很多四川菜、云南菜,辣椒能有效掩盖膻味,汤粉比米饭和面更容易接受。

虽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是旅行体验中很重要的环节,但也duck不必勉强自己。北京的豆汁儿、云南的折耳根、安徽的毛豆腐和臭鳜鱼、福建的土笋冻,都是我难以逾越的美食鸿沟,那么也不差加上酥油茶和藏面了。

回顾了一遍去西藏的历程和对它的印象,似乎该回到我最初的问题了:西藏究竟好在哪里?

西藏具有挑战性的地理环境,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促使我前往的动力所在,当然西藏也有我并不喜欢和适应的气候、饮食和生活习惯。

于我而言,西藏与绝大多数地区的差异性让它成为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目的地。当西藏的日光透过纯净的空气温暖着我的面颊,我真真切切地热爱这片土地。在这里,我会不自觉地生出一种站在世界之巅的自豪和满足感,但西藏依然是西藏,我依然是我。

西藏在之前的很多年里被「神化」了,其实对普通旅行者而言,它只是旅途中精彩的一站。那些始终没去过西藏的人,也并不需要因此感到人生有了缺憾,「珍惜眼前、过好当下」其实是西藏的生活方式的核心。

如果有人问我,下次还会不会去西藏?我的回答是会。在西藏旅行和去任何地方一样,除了绝美的风景,路上遇到的人、一起创造的故事才是更大的魅力。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我想讲讲我在西藏遇见的可爱的人们,也力图从我平平无奇但却能自得其乐的旅途中为从未到访过西藏却心怀憧憬的人们展现它真实的样子。

你想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