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除了中国是主要使用汉字的国家,日本,韩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国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汉字。汉字对这些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国家也与我国形成了拥有几千年的“汉字文化圈”。
面对21世纪全球文化的新形势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量过协调的新格局,许多原本处于“汉字文化圈”中心位置的国家纷纷放弃汉字,而日本作为古代汉字文化圈中的边缘者,在现代的文化浪潮中仍然较好的保留了汉字的使用习惯。本文研究了“中国文化圈”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探讨了“汉字文化圈”在日本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汉字文化的影响力以及中日文化的沟通有着积极意义。
一、汉字文化圈与东亚汉字文化圈
在文化圈理论中认为,文化圈由核心(文化源)和边缘(文化接受区)组成核心影响边缘,边缘作用于核心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核心和边缘可能会被取代。由于文化传播所形成的文化领域,文化圈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而文化群体所形成的人类地理区域的城市,通常由一些先进国家或国家组成,其第一文化长期影响着周边区域,形成了与之相互互动的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是以中国的汉字文化为核心,韩国,日本和越南为边缘,中国对于上述三国的文化造成了更多的文化影响,在这三个国家的城市大多是中国汉字文化的文化反应区。
二、日本的“汉字文化圈”在古代的发展
早在一千多年前,汉字就传到了日本,早期的日本作品均用汉字所著。
首先,日本将日语记录为汉字音标,然后简化了中国字符笔划,创造一个字母的声音“假名”。从公元七世纪开始,日本出现了带有假名的汉字。现在,汉字在日文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种“定型字”,如果不能写出汉字,也可以直接书写假名。
目前,较为完整的日本词典能够收纳多达50,000个字符的汉字,但是在现代日本的日常用语中,这个数字要小得多。汉字数量限制在1850个以内,称为“使用汉字”,另有92个被用作“人名专用字”。
在日本和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最能证明中国文字在日本的使用痕迹的,是在三世纪中期,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与北魏的国书。在公元239年,卑弥呼派遺使节朝贡魏王朝,同年魏皇帝为卑弥呼制诏书,册封她为“亲魏倭王”,并授与金印紫授。第二年卑弥呼派使节来感谢魏帝。在这次朝贡中,无论是制诏朝贡,还是上表谢恩,两国都是是作为汉字文书的通讯记录。
在奈良时代(公元708-781,与同时期的其他汉字文化圈国家一样,日本的文字充满了唐朝的风格,并被用于解释经文和政令。而在平安京时代(公元782-1181),尽管日本在这个时候废除了遣唐使的职务,但上层文人仍是对儒学进行训练或研究。到了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日本的上流社会仍然积极地从渡来僧和留学僧学习现代儒学。直到1868年,即明治初年,由于欧美文化的传入,汉学和日本汉学逐渐衰落。
三、日本的“汉字文化圈”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在日本,许多来自中国的外语仍然在他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大部分的日本人并不将这些文字作为外来语看待。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深厚的文化影响已经影响力日本的方方面面,许多具有知识或哲学背景的词都起源于中国,日本文化已经不将这部分词汇看作外来词汇,而是融入了日本的文化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当一个新概念从西方传入时,人们常常用汉字的新搭配来翻译。这些话也成为了日本现代词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直到今日,日本学生也必须学习汉字。
当然,近代以来,与中国特色的许多国家和中国特色文化圈一样,日本也陷入了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交织的漩涡之中。从明治时期开始,日本对于欧洲和中国文字的态度也有180度的大转弯。
只要被西方人打败的日本人提到改善日本文化,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汉字。在明治维新的前期,日本精英把日本的落后与汉字联系在一起。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不断增添活力汉字,力求将被翻译成中国文字和大规模引进日本的西方的观念融为一体,经过广泛的流传后,成为了今天日本文字中我们熟悉的物理,化学,健康,经济和其他方面。
特别的,日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高度依赖于代表旧时代的汉字,因为汉字和汉语一开始就具有文化的功能,而日本固有的和声语言已经失去了表达抽象复杂概念的能力。新的、高密度的知识的不断涌入,如果仍然坚持使用原版和声语言将不利于他们迅速吸收新的信息。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精英们不断的在汉字和拉丁字母之间摇摆,根据日本与西方的距离关系,总有一派为准。但正如历史学家津田左右吉对限制汉字的态度一样:“如果抹去一个民族语言的独特语感,民族语言将失去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不再具有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四、结语
由于中日两国的自然环境、人类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文化土壤是不一样的,所以两国在使用汉字方面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今天的中国人在同日本人民接触的时候,会觉得日本汉字与中国文字虽然相似,但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散发着浓郁的“日本味”。
但不可否认的是,汉字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解释了“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没有彻底放弃汉字的原因,因为客观上讲,日本和日本文化是不可能的离开汉字的。
参考文献
[1] “汉字文化圈”浅析[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4):30-31.
[2] 东亚汉字文化圈及其形成论析[J]. 东南亚纵横, 2006(8):58-62.
[3]“汉字文化圈”刍议[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