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亲历抗疫一线,平凡的人们带给他们最多感动

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媒体都倾尽全力投入报道,中央和省市县媒体刊播了大量报道,全方位、全时段、全媒体的反映浙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精品力作。众多媒体记者主动投入防疫一线,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并肩战斗,用他们的笔、镜头和话筒共同描写浙江的战疫故事,记录温暖瞬间,凝聚时代精神。

3月19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会(第三十七场新闻发布活动),现场请来了5位记者,并连线随浙江医疗队支援湖北的4位记者,和大家一起分享抗疫一线的报道故事。

记者提问:疫情发生以来,大部分记者驻守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用镜头记录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把笔触留给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媒体同行们能不能分享让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一个画面,或是一次采访经历?

李 婷

浙江广电集团记者

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们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区隔离区捕捉到的画面,也是采访中我最感动的一个画面。1月30日下午,我们刚结束采访,突然看到一群护士脚步匆匆地经过。出于记者的敏感性,我们立刻跟了上去。在医院门口,一根红色隔离带隔出十米距离,护士胡巧俏一家三口远远地互望一眼,这也是十多天来母女俩的第一次对望。她对着女儿深情呼唤,她对家人的思念化作泪水,但一转身她又坚强地擦干眼泪,回到岗位继续工作。这个瞬间后来被我们制作成小视频《有一种爱穿越隔离带》,在新媒体端获得了近九百万观众的点赞和二十多万网友留言,大家都说看哭了。

也是因为这个现场,我结识了一个特殊团队,就是浙大一院的负压病房9号楼5楼的10位护士,她们称自己为95天团。在隔离病房,从给患者输液治疗到吃饭穿衣,再到安抚情绪,护士的工作事无巨细。一个班上下来,至少要走一两万步,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每天还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我被他们的乐观和坚持深深地打动。蹲点报道《隔离病区的95天团》推出后,我在蹲点日记里写下:这些医务人员都是普通人,是儿子,也是女儿,是爸爸,也是妈妈,但穿上隔离服,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角色,那就是白衣战士。

李 萌

杭州文广集团记者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自这次疫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被隔离的人群。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母子,他们大年三十从新加坡坐飞机回杭州之后在党校隔离。隔离期间,3岁的孩子突然发烧,要单独送去西溪医院做检测,还要隔离3天等报告。那位妈妈很难熬。好在孩子两次检测都是阴性,回来看到妈妈时,他没有哭,还很骄傲地说自己很厉害,一点都不痛!那位妈妈特别感激西溪医院儿科的护士,一对一陪护孩子,像妈妈一样照顾他。

巧的是,我们上周日采访了刚刚结束隔离回家的医护人员,有一位护士就是照顾这个小朋友的,她叫乔贵雪。她说,自己家的宝宝也刚好三岁,就把这孩子当自己小孩一样。她还问小男孩:“你在家里妈妈都怎么叫你啊”,小朋友说:“叫我小可爱”,护士说:“这么巧,阿姨家的宝宝也叫小可爱”,这样小朋友就愿意跟她亲近了。乔护士说自己还要感谢这个小朋友,因为这孩子送来的那天,刚好也是她第一天到西溪医院,压力很大,看看小朋友都很坚强,对她也是一种很大的鼓励。

我们还采访过一位还没成家的护士,她说有一天在一个小朋友泡脚时,小孩子突然说了一句,“姐姐,你怎么给我感觉像妈妈一样”。那位年轻的护士说,她差点被小朋友这句话给讲哭了。

因为我自己亲身体验过集中隔离,所以特别能体会这个群体的心理感受。

厉晓杭

宁波日报记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是亲历“超级工厂”复工。当整个城市进入“静默期”,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世界级“超级工厂”该如何复工。疫情期间,要突破重重关卡,横跨大半个中国,1.8万员工接回宁波,这本身就是一道超级难题。这就是我第一时间想去探访申洲这个全球最大纵向一体化服装制造企业的直觉和冲动。

申洲一年要生产5亿件衣服,宁波基地有4万多员工。企业历来就有大巴车接送万名员工返乡复工的传统。因为疫情,今年包车返甬员工大增,企业要用700辆大巴车,到14个省市上千个点位,把员工从村村寨寨接出来,还不能让大巴车在高速上“流浪”,困难重重。

采访时,我看到工作人员“忙到飞起”:他们分成14组,每个组5到6个人,每个人对接数百甚至上千名全国各地的员工,了解员工处境和当地动态。大屏幕实时滚动信息、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很多人喉咙都哑了。当时我震惊,原来复工那么难。

2月10日,宁波市成立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开通4部热线电话。接到申洲的求助电话后,宁波市交通运输局的一名姓樊的副局长马上紧急协调成立专班,实事会商,点对点解决问题。用樊局的话说:复工组就是专门解决最火烧眉毛的事情。首天25张大巴车通行证很快就下来了。

我以前采访过申洲很多次,这次历时13天的返工报道,我把目光更多投向了疫情中的每个个体:他们的大巴车被卡在哪里,员工没有没在凄风冷雨的深夜被遣返,大巴司机有没有顺利接上走了十几里山路出来的员工……很多细节,我感同身受。每一次陷入困境的时候,都是政府、企业通力合作、联合协调来解决问题。

2月22日凌晨3点,最后一辆大巴车从四川回到宁波。天有点冷,下着小雨。大巴车上的员工,一边接受检查,一边喝上了热粥。此情此景让我感受到了“浙江速度”,更感受到了“浙江温度”。

姜巽林

温州日报记者

难忘的画面或者话语,其实有很多很多,很难说“最”。我今天带来了几张照片,其中这个画面,也是采访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画面上最左边这位基层干部叫周鹏。我采访他时,联系了好几次,最后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会议休息时间出来跟你讲一下,不用很长时间吧?”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后来我才知道,为了工作方便,他一连十几天都住在街道,每天晚上都开会研究当天的防控情况。那个街道老旧小区多,都是开放式的,涉及到5000多户近2万人。周鹏对我说:“这些小区没有物业,很令人担心,容不得半点差池。”于是,他经常去暗访、督查设卡和防守情况。那段时间他正好右腿受伤打着石膏,他就这样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先后到街头巷尾暗访了十几次。我说“你这样也太辛苦了吧”,他却笑着说:“我这样瘸着去暗访也挺好的,不容易引起注意,方便摸到实情。”

这句话很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可是我采访之后就记住了。我在基层接触到了很多这样的党员干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性,他们讲的话很朴素,他们的行动很朴实,但是却让我感受到这背后有一种爱乡土、爱人民的真挚情感,有一种要坚守一方的责任感。

蔡 谦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暖心的故事。贾贺贾师傅是温岭的一名公交车司机。4年前,他发现每周的一三五,尿毒症患者樊大哥都要坐他的公交车到医院治疗。上下公交车对行动不便的樊大哥来说是件难事,贾师傅就担负起背他上下车的“分外事”,这一背就是四年。

大年初二,受疫情影响,温岭的公共交通全部停运,而第二天就是樊大哥定期做血透的日子。当时温岭的疫情较严重,大家都在家里闭门不出,医院更是能不去就不去。正在一家人为怎么去医院发愁的时候,他们接到了贾师傅的电话,约定第二天用私家车接送他们去医院。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一,每逢做血透的日子,贾师傅都准时接送。随着疫情防控和出行管制的升级,温岭对市民私家车及人员进出都进行了严格限制,樊大哥的就医路再一次遇到波折。于是贾师傅又几经周折,帮助他办理了住院手续。疫情期间,做不了“专职司机”的贾师傅还主动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面对表扬,他总是很羞涩地说:“只是摸着自己的良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这次疫情中,李萌把自己的经历写成《隔离日记》。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抽空去看一看。在这次疫情期间,很多记者主动深入一线,挖掘新闻故事。比如,金华广电总台的两位记者,到当地隔离村,与村民同住13天,完成系列报道《隔离村蹲点日记》,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记录当时的现场;还有很多记者深入交通卡口、街道社区、企业车间等,真实呈现全民抗疫的动人景象,谢谢你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