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打通大凉山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精准施策破贫穷“困局”

  2020年伊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变得热闹起来。过去,受交通条件制约,这个三面环山、一面临崖的村庄十分闭塞。村民们外出,需要沿陡峭山路步行约3小时才能到达对外通道公路。

  2019年12月31日,阿布洛哈村通村硬化路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加上横跨峡谷的索道,这座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终于打通了对外通道。最后一公里通村公路也在修建中,预计今年6月前正式通车。

  “村里彝家新寨的地基已经快要修好,大家都在期待住进新房。不少人买了摩托车,还有村民计划开小卖部。”阿布洛哈村村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说,如今村民外出工作、做生意十分方便,运输物品再也不用肩挑背扛,步行翻山越岭。

  阿布洛哈村的变化只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成效的缩影。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的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思想观念、复杂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造成了凉山地区的深度贫困。2015年,中央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彼时凉山州尚有11个深度贫困县、2072个贫困村。5年来,通过艰苦卓绝的精准扶贫,凉山州目前已累计实现1772个贫困村退出、80.1万贫困人口脱贫。

  2020年,凉山州吹响脱贫攻坚总攻的号角,将“打通”摆脱贫困的“最后一公里”,将全面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名贫困群众脱贫的任务。这片广袤的土地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交通建设助大凉山“天堑变通途”

  再过两三个月,金阳县的“明星作物”青花椒就将成熟。届时,客商用于收购的卡车将顺着公路把青花椒运到中国各地,并出口至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十几年前,司机们从凉山州州府西昌到金阳都常常耗费12个小时,有时还得在山中过夜,鲜有外地客商到金阳收购农产品。

  上世纪50年代初仅靠3条马帮驿道与外界相连的金阳,是凉山州交通建设条件最困难的县之一。受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改善当地交通状况“难上加难”。“生活物资进不来,农副产品出不去”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当地孕育出致富机遇,成为民众脱贫的“金钥匙”。

  “以前路不好,农作物只能靠人背出去卖,一次也背不了多少,大家基本就种些土豆、玉米自己吃。”红联乡沙马村村民李代秀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家一年仅有两三千元收入。而如今李代秀家承包了30亩花椒地,每年能赚10余万元,“路好了,东西不愁卖”。

  金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卢金贵介绍,经历过凿石开道、炸山修路的艰辛,1961年金阳第一条公路昭金公路建成通车,目前金阳全县公路里程达1564.674公里,道路通达连接各个村寨。正在修建的宜攀高速、西昭高速途经该县,估算总投资3.4亿元的金阳河特大桥也正在建设当中。

  通达道路助力金阳花椒产业蓬勃发展。为帮助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的花椒寻找更多有效销路,经金阳县红联乡沙马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刑警支队民警何宇牵线,于2019年促成四川省火锅协会与金阳县签订收购花椒的意向协议。今年秋季,四川省火锅协会将进行初次收购,金阳花椒将被端上更多食客的餐桌。

  啃下交通“硬骨头”的金阳,不仅将花椒卖到世界各地,也迎来了四方游客。热柯觉乡丙乙底村集中安置点是凉山州第一个“大凉山旅游特色小镇”入选点,直通村口的公路让当地十万亩索玛花田、百草坡、熔岩漏斗天坑群等自然景观不再“藏在深山无人识”。

  热柯觉乡党委书记杨克哈介绍,该村2019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接待游客总数超3万人次,最多的一天同时迎来200余辆自驾游车辆。“去年依靠旅游业,全村共增收76万元,随着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我们预计今年旅游业收入将翻倍”。

  “要致富,先修路”。自脱贫攻坚以来,凉山打响“交通大会战”。2019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凉山州2019—2020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指出,2019年至2020年,四川将投入420亿元用于凉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大凉山“天堑变通途”。

  目前,凉山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2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均为100%。州府西昌通往各县的主干道全部改造完毕,县乡道得到提升。

  教育为“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读书不要紧,会做活路更重要”的观念曾一度在大凉山盛行,无数彝族娃被“困”于深山,还没看过世界便重复着上一代的生活。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难以“破局”。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唤醒”了大山深处的教育需求。金阳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尔古子合见证了当地的变化。他说,如今教育在凉山是“热门话题”,大家讨论的都是如何提高娃娃成绩,让孩子读大学、考研究生,甚至出国留学,从而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

  作为走出大凉山的大学生,今年28岁的阿史殷菊从成都师范学院毕业后选择回乡教书,成为金阳县红联乡中心校的一名老师。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室、宽敞整洁的操场,这位彝族姑娘不由得感慨,“学校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我读书时条件没这么好,一个班也就二三十个学生,现在我教的班有60多个学生,把教室坐得满满当当”。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一度严重滞后。2000年起,四川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通过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等举措,在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丰富教育体系,以教育为“桥”,打破贫困“壁垒”,助民族地区学生“飞更高”。

  不断夯实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凉山教育发展打好了“地基”。2012年以来,凉山州累计投入办学条件改善资金86.3亿元。截至2018年底,凉山州共有各类学校1572所。目前,凉山州在校学生达到117.83万人。

  彝族民众大多普通话(汉语)水平低下,听不懂老师说什么、跟不上学习进度曾是彝族学生进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后面临的一道“难关”。为此,凉山州级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一村一幼”“一乡一园”工程,修建348所乡镇幼儿园,大力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目前凉山有“一村一幼”村级幼教点3117个。

  这一举措成效显著,如今大凉山的学生基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金阳县红联乡中心校一年级学生赵文雯的母亲赵元兴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没有坚持读书,是人生的一大遗憾。现在赵元兴全力支持娃娃读书,“女儿能读多久我就供多久,最好考个博士”。



  从“要读书”到“读好书”,凉山还通过“互联网+教育”,不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目前凉山互联网接入学校1215所,建成“班班通”教室17000余间,普通高中采用成都七中优质资源、初中采用成都石室中学优质资源开展远程录播教学,小学则以“本土化”的优质教学资源为重点开展远程植入式教学。

  特色产业为民众脱贫致富“造血”

  凉山州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条件。以前受交通条件等限制,当地产业发展十分困难。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凉山州产业发展条件愈发完善。近年来,凉山持续发力,破解产业发展之困,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为脱贫致富不断“造血”的“凉山密码”,助民众持续增收。

  凉山州已脱贫人口中,一半以上都是通过农牧业实现脱贫。在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的帮扶下,当地特色农产品如“雷波脐橙”等还远销黑龙江、上海、北京等地,甚至走出“国门”。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凉山州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凉山州新建了5个省级培育园区,95个州县级园区,通过土地租金、园区务工、入股园区建设分股金等方式,辐射带动了7.64万人实现了脱贫,帮助10.3万人实现增收。

  计划总投资3.25亿元的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期于2019年4月投产,截至目前共销售各类蔬果6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800余万元。产业园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2亿元,销售利润5000万元,带动1500户贫困户增收。

  该产业园负责人赵继飞说,利用科技手段,土地亩产值从过去约2000元增至3万余元。“种植效率提高带动经济收入增长,同时还能改变民众观念,让他们逐步参与到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中来,实现长期增收。”

  在该产业园务工的吉勒阿呷从前仅靠种地勉强维持一家温饱,如今她不仅每月领着“大棚种植员”2500余元的工资,还有4亩土地在园区流转。谈及变化,这位彝族妇女喜上眉梢,“过去我家年收入不过万余元,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一年下来差不多挣4万元”。

  凉山州地广人稀,丰富的植被资源也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凉山出栏生猪、牛、羊、小家禽分别达444.53万头、38.54万头、435.38万头、2018.48万只。除了政策支持以外,数据背后还是当地民众对脱贫致富的期盼和对产业发展的信心。



  金阳县依达乡瓦伍村探索“高山生态种草养畜项目”,采取“放牧+补饲”方式科学化开展牛羊养殖,目前村里共有1650头羊和756头牛。村庄另一侧,5000余亩人工草场正茁壮生长,每亩出草量达4500至6000斤,同天然草场一道,保障牛羊的“口粮”。

  依达乡党委书记达久乌萨介绍,过去村民大多种植土豆、玉米等作物,每亩土地产值仅1000余元,通过该项目,亩产值增长近5倍。2019年瓦伍村总产值近2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110元。“大家积极性很高,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养殖规模,预计今年人均收入将超过1万元。”

  文明新风吹走“看不见的贫困”

  “娃娃亲”、高彩礼、爱攀比等陈规陋习曾让彝族民众面临“看不见的贫困”。婚丧嫁娶时,杀几十头牛“充场面”的情况比比皆是,哪怕到处借钱也要“充面子”,办一场婚事可能会掏空家底,甚至因此负债累累,使得脱贫致富“开倒车”。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在大女儿吉好有作小时候便为她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十几年前,这种定亲的行为在当地十分寻常。但去年,吉好也求主动联系对方,为吉好有作解除了“娃娃亲”,让女儿安心学习。

  “以前的想法太不成熟了,现在观念都进步了。”吉好也求不好意思地笑道,“女儿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我的孩子们只需要好好读书,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吉好也求一家的变化并非个例,在物质脱贫的过程中,文明新风吹遍大凉山。

  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于2016年创新设立“道德积分”。村干部定期到村民家检查,从环境卫生、爱老敬老、邻里互助等方面进行打分,1分等于1元钱,村民可从村中的“道德银行”将钱取出,也可用积分到商品齐全的“雄鹰基金超市”换取等值的生活用品。

  火普村第一书记马天告诉记者,从前火普村人畜同寝,地上到处都是牲畜的粪便和各种垃圾。“道德积分”刚推出时,村民们不相信爱干净、做好事就能赚钱。“现在大家早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习惯,见面还会讨论彼此又赚了多少分,得分高的人特别有面子”。

  除了巧用“道德积分”等举措外,凉山3745所农民夜校还采取集中教学、分片分组教学、上门送学、火塘夜话、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累计开展脱贫奔康技能、移风易俗、道德法制、扫黑除恶、环保生态等培训8.2万场次,培训民众123.6万人次。

  随着精神脱贫的不断深入,走出大山的年轻一代思想变得更加“时尚开放”。今年30岁的布拖县居民吉斯小鹰告诉记者,未来自己不会以彩礼数额的多少为儿女选择另一半,“这种观念早就过时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