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韩国把中国发源的端午习俗申遗成功,但海外华人却没想过去申遗

  • 韩国把中国发源的端午申遗成功,给中国人上了一课

每每到了端午节,就会莫名的想起韩国把“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这件事,今年特别好奇,一直觉得这件事情很蹊跷,网上的版本很多,各种情感色彩都很明显,但实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呢,所以专门查了官方的申报信息。

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专门的网站,各种申遗公开资料都很完整,有专门学术级的内部资源,也有公开发布的信息,从联合国网站上公开的信息来分析这个事件,也许是最不带偏见和最真实情况的写照。

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提交申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件事情在中国引起的巨大的社会轰动,也激发了中国对于端午节的正名活动。中国筹备多年后,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成为中国的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事件对于中影响深渊,韩国确实给人中国人上了一课。




  • 联合国网站资料上,两国的申报内容有何真实的差别

“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端午申遗端午申遗,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上,有2009年中国端午入遗的说明(提名文件号00225 ),也有2008年更新发布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入遗的说明(提名文件号00114) 。中国的申遗主要内容标签是“节日、传说中的人(Legendary creatures)、船”,而韩国的端午申遗内容主要标签是“节日,舞蹈、演出”。

中国端午节申遗的次要标签“饮料、酿造、日历、服饰、驱魔、民间艺术、食物、器乐、歌剧 、诗人、繁荣仪式、宗教信仰 、祭祀、体育比赛、声乐”,韩国的次要标签是“酿造、佛教、儒学、服饰、戏剧、手工艺品、器乐、市场、面具、诗歌、宗教融合、仪式用品、仪式、萨满教、体育比赛”。对比两者申报的差别,中国端午重视的是对屈原的纪念、粽子、龙舟,还比如挂菖蒲、艾叶,薰苍术,喝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等。而韩国重视的是宗教融合、节日市场、面具,具体有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两国很多端午相关的内容归类和属性都是相同的,可以说是同源同根的。

历史是很玄妙的,如果当年刘邦和项羽楚汉战争,胜利的如果是代表的楚国项羽的话,也许中国端午节关系始主的屈原,目前也许会是是如同孔子一般文圣地位吧,如果项羽胜利了,我们的文化主流也许不是汉文化,而是楚文化了吧,但历史是不能从来一次的。在中国的汉文化中,还保留了如此纯粹的楚地文化,而且还在韩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扎根发芽,是一件值得让中国自豪的事情。






  • 韩国端午习俗存留,和中国历史战争移民有很大的关系

韩国和楚国有很多相似地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韩国东部的江原道,这里有江陵、襄阳、洞庭湖等地名,江原道有周围群山围绕保护,所以这里遗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书很多,当地韩国人也深以为傲。据很每逢中国遇到的战乱,战败一国的遗民就会北迁或南迁,殷商灭亡后、秦灭六国后、汉灭楚之后,文献都有记载败国贵族和遗民流落朝鲜半岛,朝鲜半岛上文化传统的流传也验证,证明这种传说的事实存在。

从内心的看法,其实挺感谢韩国给中国对于历史文化上的这一课的。每每在国外旅行,都会去国外的唐人街转转,这里的都会过热闹的中国年节,但是海外的华人却不会把海外繁盛有趣的中国文化传承特殊模式去申遗,但实际情况,这些海外习俗完全是可以达到标准的,只是没有渠道和组织而已,从这点还是挺佩服韩国人的,不过最终端午节的正名归属还是中国始祖发源。

关于端午节,我觉得粽子是最有特点的食品,当我吃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粽子之后,觉得最有特点的还是碱粽,客家风味的碱粽,是我好过最好吃的碱粽。碱粽的做法是将糯米至少泡4个小时后再将水分沥干,加入碱油充分搅拌至米粒呈微黄色,取粽叶并将其折成三角袋口状,抹些油再加入大匙的米粒,包成粽子状后用棉绳绑好,不同于其他粽子,碱粽不会绑太紧,因为碱粽会膨胀,口感是果冻类的QQ的感觉,如果包太紧就很硬,好的粽子匠人会在粽叶里留好空隙,让粽子的膨胀Q弹刚刚好,所以粽子很像果冻,如果端午节想尝试不同口味的粽子,可以试试不一样的碱粽,不过这种碱粽市面上没有包装商品出售(或很不好吃),只有看运气,是不是能在一些传统老街上,遇到有卖碱粽的老手艺店铺才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