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北方人一听肉粽就害怕?桂林人表示没有肉粽就不算过端午!

鑫旭在线据舌尖上的桂林综合整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从古至今,南北差异“之争”一直在持续,

这不,眼看端午节又要来了,

南北“战民”又开始擦拳磨掌,

准备一较高下了!

那么南北端午节文化差异到底有哪些嘞?

跟着小桂一起去瞧瞧吧~

1、南咸北甜:粽子, 你吃咸的还是甜的?

南方:馅料丰富,主打咸。

北方:各种果类,主打甜。

南方粽子:单看形状,南方粽子就显得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先吊足你的胃口。

不同于北方的红枣甜粽,南方的馅料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总之就是咸口为主,完全可以和北方水饺的馅料相媲美☟

北方粽子:在北方,一到端午节,各种各样的苇叶、马莲草、枣、豆沙、糯米,仿佛一夜之间充斥市场。

北方的粽子是甜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者是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会加上白糖。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2、休闲:南船北马,陆地还是水上?

南方:端午赛龙舟。

北方:端午踏柳斗草。

赛龙舟是南方独一无二的过节习俗,随着船头鼓手或快或慢的鼓点,整条船的龙舟手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场面可以说是十分火热~☟

北方则不同,早前河北地方官府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山西等地,端午节时会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山东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北京的一些地方,端午“斗草”更是十分盛行~☟

3、辟邪:菖蒲、艾条 or 五毒兜

南方:菖蒲、艾条。

北方:穿戴五毒兜。

南方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这是南方的过节习俗,目的是辟邪。湖南省博物馆秦汉史专家王树金介绍,端午挂艾、悬菖蒲,相当于春节放鞭炮。古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以往汨罗江畔的居民还有“抢龙水”的风俗。村民们挑着水桶,来到汨罗江边抢水,谁抢到第一桶水,用这桶“龙水”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更好,洗脸能达到明目的效果,给孩子们洗澡还能驱邪。☟

北方,端午节北方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后来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习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

五毒肚兜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种毒物,据说可以驱毒辟邪。

北方还有在端午节吃桑葚樱桃的习俗,传说吃了桑葚和樱桃,一年不会误食苍蝇,大概是桑和樱的谐音缘故。☟

好啦好啦,南北端午节习俗差异已经奉上,

虽有差异,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大家要相亲相爱哈~

4、国外的粽子

当然,不止咱们中国人过端午,尽管叫法不同,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其实也都有过端午的习惯,习俗中最重要的,也是好料菌最关心的,自然就是“吃”!

新加坡:娘惹粽

端午节吃粽子,同样也是新加坡人的一件大事,除了正统的白米粽、八宝粽、鲜肉粽与梅菜肉粽之外,很有新加坡标志的算是带着浓浓香料味的娘惹粽(Nyonya Chang)。

娘惹粽来源于15世纪马六甲的峇峇娘惹饮食文化。虽然同样使用猪后腿肉作为主要馅料,但和鲜肉粽的味道却有很大不同之处,口感是偏甜带点微辣,芫荽等代表性南洋香料调出香味,据说让人吃得满足却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油腻。

地道的娘惹粽,会使用新鲜煸香的芫荽籽和白胡椒粒磨成香料粉,有时还会加入香菇、大蒜、红葱头、豆瓣酱与肉丁混炒,使用蝶豆兰花(Bunga Telang)与糯米混煮成蓝糯米,装点粽子表面。所以娘惹粽看起来带着青花瓷的颜色,格外好看。

越南:碱水粽、酒酿

端午节在越南叫做正阳节(Tet Doan Ngo),也是在农历年五月初五当天进行庆祝,有吃粽子及采草药驱虫的习俗。

其实越南街头会常见的方形粽、长粽,那是从农历新年餐桌上走向市井的日常吃食,而在正阳节这一天,更有代表性的小吃则是碱水粽、酒酿、水饺、糯米饭、紫米饭等等,其中的碱水粽和酒酿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标配。

越南的碱水粽(Banh u tro)的味道与闽南地区的碱水粽很像,但色彩缤纷,最常见的是一系列带着透明感的姜黄色、琥珀色、翠绿色的碱水粽。吃的时候另外还会配一碟砂糖蘸着吃。

越南的酒酿(Com ruou)其实是一碟浸泡在米酒中的发酵米团子,在越南人的传统观念里,酒酿跟含有酵素的酸味水果,可以对身体进行清洁,让接下来一年过得健健康康。

日本:槲叶糕

在日本,端午节又称菖蒲节、儿童节,一般认为脱胎于飞鸟时代的“五月忌”的祭祀活动,后来受到由中国唐朝时期传入的端午习俗影响,从而形成了具备本土特色的节庆文化。

日本不同地区对于端午吃什么有不同的讲究,关西地区多吃粽子,而关东地区多吃槲叶糕。日本粽子(Chimaki)在古时被称为“茅卷”, 形状比中国粽子细长且尖,呈锥形或长方形,只有新潟一带有将粽子包成三角形的传统。

与粽子相比,槲叶糕(Kashiwamochi)更多见,受欢迎程度也更高,它其实是和果子,也是麻糬的一种,大多使用红豆、蜜豆、栗子、味噌等馅料制作,会用一片槲栎叶子对折包住。槲栎是橡树的一种,在日本被叫做柏树,因此槲叶糕又有柏饼这个别称。

槲叶糕的叶子是不能吃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槲栎树叶在日本文化中有繁荣昌盛的寓意,象征着一代又一代的和谐流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槲叶本来就不可食用。

韩国:艾草糕

端午节在韩国被称为“上日”(Daro),这一天祭祀山神、海神和土地神,以祈求一年五谷丰登。

韩国人端午不吃粽子,但是重用艾草这一点,倒跟国内相仿,除了使用艾草装饰门户之外,用新鲜艾草制作粘糕(Tteok)也是节日传统。

更常见的是一种没有馅料的粘糕,通常加入嫩艾蒿、蜂蜜、生姜汁进行制作,因其外形酷似车轮又被称为“车轮饼”。

此外,喝醍醐汤、五味子甜茶也是韩国端午节的特色。醍醐汤属药饮口感接近现在的酸梅汤;五味子甜茶则使用五味子与梨、蜂蜜、水熬煮制成,都是适合夏季饮用的解渴消暑的饮品。

其实,不管是否叫端午,吃不吃粽子,好料菌发现,大部分国家在这天都会吃糯米制品或是适合夏季的食物,过了端午,正儿八经的夏天就要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