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
我想每一位海事法官,都是一艘扬起风帆的小船,航行在海事司法的征程上,用我们共同的努力守护着祖国的深蓝。
在海边长大,在海事法院成长,对海商法孜孜以求,致力于成为一名懂外语、懂航运、懂经贸、懂法律、懂信息化的海事“五懂”法官。她,是杨帆。
面对涉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海事审判,她不畏挑战,刻苦钻研,审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精品案件。每一个案件都见证着杨帆一路走来的成长与突破。
越艰难,越要打个漂亮仗
如果海运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进出口战略通道,那么海事司法就是为这个通道遮风挡雨的屏障。
1979年初夏,杨帆出生于沿海小城丹东,她与大海的缘分就此开始。求学伊始,她就是班里的模范生,英语成绩尤其突出,那时的杨帆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将与大海紧紧联系在一起。进入高中,杨帆将大连海事大学这所素有“航海家摇篮”之称的航海教育名校作为自己的目标。要迈进这所名校的大门并不容易,杨帆主动给自己加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最终,她拿到了大连海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这所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大学里,杨帆打开了新视角,一门门内容精深的课程,一位位学识渊博的教授,带领她走进了海事法律的殿堂。
初听海商法课程时,杨帆觉得:“如果海运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进出口战略通道,那么海事司法就是为这个通道遮风挡雨的屏障。”
从本科到研究生,七年关于海事法律的学习坚定了她对从事海事法律工作的信念。毕业后,面对多家单位的争相邀请,她坚定地选择了上海海事法院,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踏上工作岗位,杨帆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并非来自专业领域,而是语言。刚到上海,作为北方人的杨帆听不懂,更不会说沪语。
“小杨,侬伐用急,工作久了,耳濡目染就学会了。”同事们安慰杨帆。但早一点学会沪语,就能早一点融入工作环境。“那段时间,每次开会、吃饭,我都‘逮住’本地同事们,让他们做我的沪语‘陪练’。”短短三个月,杨帆就从这个“沪语速成班”中顺利“毕业”,能够熟练使用上海话和当事人交流。
对“新手”的考验并没有结束。2009年,杨帆升任助理审判员,按照当时的规定,新任助审员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需要在一年实习期内立案40起、结案40起。当时杨帆被借调到政治部工作,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完成立案、结案,其中的压力真是不小。
“越是艰难,越是要打个漂亮仗。”回忆起这段经历,杨帆说。
前三个月,白天她风风火火奋战在一系列急难杂重的任务里,傍晚一下班就拿上装满立案资料的文件袋赶到立案庭,仔细核对案件信息,确认无误后再录入系统。
后九个月,面对审结案件的要求,杨帆为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撰写了阅卷笔录、庭审提纲、庭审小结。在理清案件的争议焦点、双方当事人的主张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后,就开始撰写裁判文书。她还制作了时间任务表,为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过半,任务完成度必须达到80%,主动给自己加压,严格把握工作进度。
九个月过去,杨帆经受住了“实习考验”。
如今,杨帆的电脑里依然完整保存着十几年前的这些办案文件。 “虽然现在不会形成这么多详细的文件,但是这种将案子摸清,将案件关系彻底理清的办案方法已经内化于心了。”杨帆说。
相信“缜、慎、真”的力量
要有缜密的法律思维,要审慎审理每一起案件,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
“要有缜密的法律思维,要审慎审理每一起案件,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这是杨帆在2015年上海高院组织的入额法官座谈会上的一段分享,也承载着她办理每一起案件的初心。
工作后第一次登船令杨帆记忆犹新。那是一艘小渔船,雨天舷梯湿滑,她没扶稳,刚上船就摔了一跤。这个小插曲一直留存在杨帆记忆中,“它提醒我再小的船也有风险,办案中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要慎之又慎。”
2013年8月6日,一艘名为“嘉诚99”的货船装载着五千多吨焦煤,在从辽宁丹东港驶往山东潍坊港途中沉没。船舶所有人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请求。保险公司则主张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只有8级及8级以上大风造成的损失才属于承保范围,而事故发生时沉船点的风力并未到达8级。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双方提交的气象证据截然不同。船舶所有人嘉诚海运提交了一份长海县气象局于2013年9月2日出具的气象证明,记载:“8月6日受高空槽系统影响,海洋岛以南阵风可达8到9级。”保险公司则提交了一份同样由长海县气象局于2013年8月8日出具的气象证明,记载长海县海洋岛8月6日极大风力4级。
“尽管只是两份薄薄的气象证明材料,但它们是这个案件的突破口。尤其当证据材料的结论截然相反时,作为法官要慎之又慎。”
要查明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情况,就要弄清长海县气象局为何会出具两份看似“截然相反”的气象证明。于是,杨帆带着书记员赶到大连市后换乘轮渡,一路直奔长海县气象局。
她们没有白跑一趟。
通过向长海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咨询,杨帆了解到保险公司提交的气象证明记载的是陆地数据,而海上的风力级别往往大于陆地。虽然没有沉船点的直接观测数据,但不能排除事发时该点存在8至9级阵风的可能性。
尽管回程轮渡因天气恶劣停航,导致杨帆她们在物资匮乏的岛上被困了三天。但这趟出差使得案件审理迎来了转机,可谓不虚此行。
回到上海,合议庭经讨论得出一致意见,嘉诚海运已就“嘉诚99”轮沉没时存在海上8级风提供了初步证据,从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保险公司应承担事故发生时风力不足8级的举证责任。之后,立足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经过多次向原、被告释法明理,最终,在杨帆的主持下,原、被告逐渐缩小了分歧,对各自的权利义务重新进行了考量和确认,达成了调解方案。双方尽快投入到了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去。
结案后,杨帆收到了一封当事人手写的感谢信:“贵院为了查清事实,远赴事发地,路途艰辛……多亏法官细致地工作、耐心地调解,得以让本案一审就调解结案,让我们这种小船东能尽快得到理赔,在这个艰难的市场情况下有了继续撑下去的动力……”
“看到信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值得。”杨帆说。
用海事审判与世界对话
面对大量疑难复杂的涉外案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翻阅国内外资料,研究国内外类似案例,向专家学者求教,最后审慎作出裁判。
海事审判涉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面对大量疑难复杂的涉外案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翻阅国内外资料,研究国内外类似案例,向专家学者求教,最后审慎作出裁判。”杨帆坦言。
曾有一起难度较大的案件,上海某物流公司与香港某船务公司因租船产生争议,物流公司诉至法院。香港船务公司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认为根据双方在航次租船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因合同产生的纠纷应在香港进行仲裁,适用英国法律,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起诉。
两公司签订的航次租船合同中有一句话:“Arbitration, if any, in HONGKONG and English law to apply”,双方对这句话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原告认为,该条款的意思是“如果要进行仲裁,适用香港法律和英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约定纠纷必须提交仲裁;根据“if any”的表述,双方当事人应当就仲裁进行进一步协商,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该条款无效。被告则认为,该条款应解释为“若有任何纠纷产生,在香港仲裁,适用英国法律”;被告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选择在香港仲裁,故应驳回原告起诉,由香港仲裁庭对本案进行仲裁。
厘清“if any”后面省略的主语,成了解决这起纠纷的关键。杨帆辗转询问了多家租船公司,也咨询了许多海商法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杨帆一遍遍查找国外的案例和法规,最终从劳氏法律报告中找到了较为权威的参考。在劳氏法律报告1995年第一卷“Mangistaumunaigaz Oil Production Association 诉United World Trading Inc.”一案中,法官认为,关于“if any”的文义解释,应理解为“如有任何争议产生”的省略语或者是一个英语语法中的语气词。
综合案件的事实及英国的判例,杨帆形成了自己的审判思路,她在裁定书中写到:“if any”的理解,乃至仲裁条款的理解应放到整个合同中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原、被告签订的合同中单独订有仲裁条款,将纠纷提交仲裁解决的意思表示清楚。将“if any”解释为“如果要进行任何仲裁”需要另行达成仲裁一致意见,与租船行业的通常做法不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当事人选择上海海事法院作为诉讼“优选地”。杨帆也曾被选派参加上海法官赴美培训团,在参观法院、与法官和法院行政管理人员座谈、旁听庭审、参加专题培训的过程中,她近距离观察了美国法院管理、司法制度运行、裁决执行的情况。对杨帆来说,这既是一段拓展国际视野的经历,也是一段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经历。
2020年,杨帆在审理一起涉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时,准确适用新加坡法律,查证了审理所需的船舶抵押方面的成文法和民商事合同法律原则,据此确认了借款合同效力,展现了海事法官的专业化与国际化素质,为解决域外法查明和适用难题积累了经验,提升了中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
“我想每一位海事法官,都是一艘扬起风帆的小船,航行在海事司法的征程上,用我们共同的努力守护着祖国的深蓝。”
这是杨帆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她对未来的期许。
推荐人 宋秉章
前中国船级社副社长、上海分社总经理,上海海事法院专家陪审员
我认为杨帆法官是一个很专业、很敬业的法官。她除了有很扎实的法律功底,还有很广泛的金融、航运领域的知识。这是做好法官工作的重要基础。另外,她善于总结每次开庭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在审理涉外案件时她可以很好地运用法律方面的知识。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个当事人都一样公平、耐心,可以很公正地处理他们所表述的一些意见,给我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来源|上海海事法院
作者:陈凤 魏小欣
摄影:何蕊
责任编辑 | 张巧雨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